关于listen的第二个参数backlog的一些问答见解
Q: 網絡編程中listen()函數backlog的理解?
A:根據實際經驗, 在大量并發連接的服務器上, 這個參數必須設置得比較大, 如1024或者10240或者更大, 否則客戶端會頻繁收到connection refused的錯誤. 有時候, 我們情愿客戶端排隊等待幾秒鐘, 而不是讓客戶端立即報一個連接失敗的錯誤. 所以, 大部分情況下backlog參數要設置得比較大, 而不是使用默認的.
RE:嗯,我的說法不嚴謹,通常情況下不用設置,如果是在高并發的服務器上那么需要設置(具體到達什么樣的臨界連接量時會出問題,我沒有測試過,老兄你有相關的測試嗎?分享一下如何),但只設置listen中的backlog用處是不大的。因為backlog不能大于系統預定義的SOMAXCONN,如果backlog比SOMAXCONN將被重置為SOMAXCONN,這個值默認為了128,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同修改net.core.somaxconn并把backlog設置為SOMAXCONN。
A:是的, 要同時修改 net.core.somaxconn, 我們一般改為數十萬. 根據經驗, 我們有一類純內存操作的服務器是單進程單線程IO多路復用模式的, 因為每一次內存操作都很快, 所以即使是單線程的server也能達到數萬qps.
 
 但服務器的并發很高, 每秒會有1000+連接, 都是短連接. 所以, 如果偶爾有一兩個請求比較慢, 如達到100ms時, 就會堆積至少100個連接等待accept. 這時, 如果backlog太小, 就會有很多客戶端連接失敗. 但因為是突發的慢請求, 而且機率很小, 所以不希望客戶端連接失敗, 而是排隊等待, 所以要把backlog設置很大.
 
Q:總算明白了tcp/ip協議listen函數中backlog參數的含義。
RE:linux的實現是不一樣的,在Linux下,backlog指定的是complete queue的大小,而incomplete queue的大小可以由系統管理員在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下進行統一配置。
你可以看一看這篇文章。http://veithen.github.io/2014/01/01/how-tcp-backlog-works-in-linux.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listen的第二个参数backlog的一些问答见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sten()函数中backlog参数
- 下一篇: 使用gdb调试程序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