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M官方剛剛宣布,Michael Stonebraker因“對現代數據庫系統底層的概念與實踐所做出的基礎性貢獻(For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underlying modern database systems)”而獲得2014年圖靈獎。他也是數據庫領域自1973年[Bachman](http://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bachman_9385610.cfm)(數據庫與網狀數據庫)、1981年[Codd](http://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codd_1000892.cfm)(關系數據庫)、1998年Gray(數據庫與事務處理)之后的第四位圖靈獎得主。 另外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Google的贊助,這是圖靈獎歷史上第一次獎金提升到與諾貝爾獎相當(100萬美元),之前的金額只有25萬美元。 許多人包括我得知這一消息馬上的反應是:太實至名歸了。Michael Stonebraker在數據庫領域以多產而著稱,“發明了許多幾乎所有現代數據庫系統所用的概念,創辦了無數成功的數據庫技術公司”的確是他幾十年生涯很好的總結。 他的影響跨越學術界和產業界,很難有在世者能與之媲美。而且此前他已經斬獲美國工程院院士、IEEE軟件系統獎、馮諾依曼獎和第一屆SIGMOD Edgar F. Codd創新獎等多個重量級榮譽。 早在1970年代前期,Michael Stonebraker就在Edgar Codd的關系數據庫論文啟發下,組織伯克利的師生,開始開發最早的兩個關系數據庫之一Ingres(另一個是IBM System R),Ingres的基礎上后來發展出Sybase和SQL Server兩大主流數據庫。Ingres在關系數據庫的查詢語言設計、查詢處理、存取方法、并發控制和查詢重寫等技術上都有重大貢獻。 1980年代他又開發了POSTGRES項目,目的是在關系數據庫之上增加對更復雜的數據類型的支持,包括對象、地理數據、時間序列數據等。后來這個系統演變為開源的PostgreSQL,Greenplum、Aster Data、Netezza和Stonebraker自己創辦的Ilustra(后被Informix收購)等多個商業公司和開源的[產品](http://wiki.postgresql.org/wiki/PostgreSQL_derived_databases)都是基于PostgreSQL開發的。 1990年代,他啟動了聯邦數據庫Mariposa,基于此創辦了Cohera公司,后被PeopleSoft收購。Mariposa和稍早的[XPRS](http://db.cs.berkeley.edu/papers/ERL-M88-19.pdf)(與Randy Katz、David Patterson和John Ousterhout諸位大牛合作)和Distributed Ingres兩個項目開了一代分布式數據庫風起之先。[Shared Nothing架構](http://en.wikipedia.org/wiki/Shared_nothing_architecture)這一重要概念也是那個時期提出來的,這已經成為如今大數據系統的基石之一。 2001年到MIT后,他更是馬不停蹄,有段時間幾乎每年都會與多所大學合作開發一種新類型的數據庫或者數據處理系統,并創立一家公司: - 2002年,流數據庫Aurora,以此創辦StreamBase公司,產品用于許多金融機構的CEP系統。公司后被TIBCO收購。 - 2005年,并行的列式數據倉庫系統C-Store,創辦Vertica公司,后被HP以3.4億美元收購。 - 2006年,數據集成項目Morpheus,并據此創辦本地搜索公司Goby。 - 2007年,分布式內存OLTP系統H-Store,創辦VoltDB公司,已獲得1360萬美元投資。 - 2008年,數組數據庫SciDB,創辦Paradigm4公司。 - 2013年,70歲的他還與一個卡塔爾的年輕人共同創辦企業數據集成公司Tamr,次年獲得Google等1600萬美元投資。 看到這里,已經足夠讓人吃驚了吧。還沒完呢,再看看Stonebraker的學生列表: - Daniel Abadi (Hadapt聯合創始人) - Michael J. Carey (UC Irvine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ACM Fellow) - Robert Epstein (Sybase創始人) - Diane Greene (VMWare創始人) - Paula Hawthorn (Britton-Lee創始人,曾任Informix研發副總) - Marti Hearst (UC Berkeley教授,ACM Fellow) - Gerald Held (曾任Oracle研發副總) - Joseph M. Hellerstein (UC Berkeley教授,ACM Fellow) - Anant Jhingran (IBM信息管理部的副總兼CTO) - Mike Olson (曾任Sleepycat和Cloudera的CEO) - Margo Seltzer (哈佛大學教授,BerkeleyDB的作者) - Dale Skeen (Tibco副總,Vitria創始人) 如果再算上與他有過合作的同學,比如TokuDB的John Partridge,估計整個美國搞數據庫的公司和核心人物,無論是SQL、數據倉庫、NoSQL、大數據還是NewSQL,都免不了與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Michael Stonebraker的可貴之處正在于理論與實踐兩手都硬,而且他不局限在學術界,而是經常與技術社區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見。2007年,他[撰文](http://www.infoq.com/cn/news/2007/09/row-vs-column-dbs)告訴大家,現有通用數據庫的技術都過時了,普適技術將拼不過針對各種場景專門開發的技術。2010年MapReduce/Hadoop正火,他與Jeff Dean等針鋒相對[論戰](http://www.programmer.com.cn/4014/)。2011年,他又為NewSQL運動搖旗吶喊。很多時候他的觀點都引起了業界的激烈爭論,也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批評與指責。2013年,他在CACM博客里撰寫[系列文章](http://cacm.acm.org/blogs/blog-cacm/162095-what-does-big-data-mean-part-4/fulltext)解讀大數據。現在回過頭看Stonebraker的工作,才發現各種東西其實都是人家n年前玩過的,不僅有論文,還有公司和客戶,他當然有發言權! 他比較新的觀點[認為](http://www.csdn.net/article/2014-10-29/2822333),數據庫領域可以有很多贏家,“將有3到5個,甚至6個非常不同的數據庫系統架構成為贏家,而在每一類下都會有2到3個成功的供應商。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系統將慢慢收縮,這一切轉變也許需要十年。” Stonebraker教授作為數據庫界的權威,還編輯過一本紅寶書[Readings in Database Systems](http://redbook.cs.berkeley.edu/),收集了最有價值的數據庫領域論文,現在已經出到第4版,極具價值。(這個[網站](http://pages.cs.wisc.edu/~nil/764/)收集了老版論文的可下載鏈接) 圖靈獎頒獎儀式將于6月20日在舊金山舉行,讓我們向大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CM官方剛剛宣布,Michael Stonebraker因“對現代數據庫系統底層的概念與實踐所做出的基礎性貢獻(For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underlying modern database systems)”而獲得2014年圖靈獎。他也是數據庫領域自1973年Bachman(數據庫與網狀數據庫)、1981年Codd(關系數據庫)、1998年Gray(數據庫與事務處理)之后的第四位圖靈獎得主。
Michael Stonebraker的可貴之處正在于理論與實踐兩手都硬,而且他不局限在學術界,而是經常與技術社區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見。2007年,他撰文告訴大家,現有通用數據庫的技術都過時了,普適技術將拼不過針對各種場景專門開發的技術。2010年MapReduce/Hadoop正火,他與Jeff Dean等針鋒相對論戰。2011年,他又為NewSQL運動搖旗吶喊。很多時候他的觀點都引起了業界的激烈爭論,也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批評與指責。2013年,他在CACM博客里撰寫系列文章解讀大數據。現在回過頭看Stonebraker的工作,才發現各種東西其實都是人家n年前玩過的,不僅有論文,還有公司和客戶,他當然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