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小米撤回“不做卫生巾”微博,如果小米真的来了?
極目新聞評論員 石平
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劣質衛生巾和紙尿褲,且數量巨大。不少網友跑到雷軍評論區刷屏,希望小米能生產衛生巾和紙尿褲等產品。3月17日,小米生態鏈總經理陳波發布的“衛生巾真的做不了”的微博已經不可見。企查查App顯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此前已取得的“小米”商標中,包含消毒濕巾、救急包、衛生護墊、醫用眼罩等商品服務。(據3月17日新黃河客戶端報道)
小米一直很重視女性用戶的產品體驗,這無可置疑。他們在產品設計上,特別周到地考慮到了女性在美觀、防曬、化妝、方便使用等各方面的需求,受到了不少女性用戶的支持。所以,雷軍賬號成為“許愿池”,女性希望小米生產衛生巾,也就自然而然了。
相關截圖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衛生巾行業之恥。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除了“翻新衛生巾”這樣的惡劣事件之外,還有不少“濃眉大眼”的正規廠商都曾出事。2024年11月,多個知名品牌衛生巾產品被曝光存在“虛標長度”問題。另有媒體報道稱,市場上近三成衛生巾產品pH值超出女性健康皮膚耐受范圍(4.0-9.0),部分產品甚至達到10.5。
相關報道層出不窮,讓不少女性對這一隱私的剛需品產生了懷疑態度,于是求助科技型企業的領軍人物雷軍。她們希望雷軍能夠生產合格的衛生巾,品牌質量可控,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同時能夠將成本壓下來。應該說,這些和雷軍的營銷思路是一致的。
讓科技企業來生產放心的衛生巾,這很諷刺。畢竟,這個行業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更不需要很高的門檻,只需要廠商根據相關標準生產就好。難道,這么簡單的事情做不到嗎?
相關截圖
客觀來說,衛生巾行業里,并不是每一家企業都如此不堪,市場也需要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怕就怕在,消費者無從選擇,無法分辨好壞,只能寄希望于雷軍的信譽,來減少挑選和試錯的成本。
目前,小米生不生產衛生巾還是未知數。高管撤回相關微博或公司申請相關商標類型,并不等于要生產衛生巾。但是,小米做“人車家”相關的產品,衛生巾肯定不在這個生態鏈中。陳波也曾表示,女性許愿僅限于“家用電器”類。小米注冊相關商標類型,不排除是防止有企業蹭小米的品牌。當然,也不排除企業為了回應用戶需求,建立用戶黏度真的介入該行業。
事實上,零售終端一樣可以有所作為,來減少用戶的擔憂。
相關截圖
3月16日媒體報道,胖東來衛生巾銷售區域,每個品牌前都掛著厚厚的權威檢測報告,工作人員表示,廠家必須通過檢測才能進入賣場。此前,胖東來衛生巾上架10秒被搶空。京東超市同樣承諾,如售二等品、殘次品、質量不合格衛生巾和紙尿褲將100倍賠償。
這就表明,危機危機,危中也是有機會的。
讓女性用戶用上放心的衛生巾不能靠小米,要靠行業監管,要靠輿論監督,要靠零售商的質量把控,更需要企業真誠對待用戶。企業應該知恥而后勇,讀懂女性用戶的期待,用真誠和真心來換得市場選擇、贏得發展。否則,如果小米真的來了,眾多企業經得起打嗎?
(來源:極目新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3·15后小米撤回“不做卫生巾”微博,如果小米真的来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生态链总经理“删博”引猜想!小米要造卫生
- 下一篇: 苹果将出超薄新版本?iPhone17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