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80年代的农村人肩扛400斤,如今的人却不行了,是进化还是退化?
引言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龜雖壽》
西楚霸王項羽,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雖然在與劉邦的爭霸天下中遺憾落敗,最終自刎于烏江。可這并不妨礙歷代文人對他的推崇,不可否認,項羽是一個英雄。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強健體魄。傳聞項羽在行軍打仗中,以一敵抵百是常有的事情。相傳當時有人為難項羽,用言語刺激他,讓他去嘗試舉起一座大鼎,而這座鼎四個大漢合力也不能舉起,想借此羞辱他。可項羽卻僅憑一人之力,就舉起了這座大鼎,贏得了好大的名聲。
古代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勇猛驍將,哪怕當時他們的計量單位和現在不一樣,史書上也有過于夸贊的嫌疑,可是不能否認的一點就是他們的體魄確實是很強壯。我們國家,80年代的農村人可以肩扛400斤,如今的人卻不行了,那么這是進化還是退化?畢竟如今國人身體素質的下降,是有目共睹的。
伴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人類的腳步邁進了工業時代,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隨后更是第二次的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如此一來,在極大的促進了效率的同時,需要我們親力親為的勞動越來越少,更多的是腦力勞動。如今的智能時代更是如此,只要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控制著電腦,也許就可以做到以前幾十個人都做不完的工作量。時代在不斷的發展進步,如果只是和以前的工作量相比較的話,確實是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可是國人身體素質的下降,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新中國的青年身體素質一代不如一代,很多老一輩人年輕時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標準,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卻是比登天還難。雖然如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可這也不是我們忽視身體素質的理由。就拿我們的國家來說,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再上一個世紀,農民只要手里有地的話,是拿什么換都不換的。
有地就要有人耕種,而種地的活計是卻對不輕松的。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該做的事,播種插秧,收獲冬藏,沒有一天是可以有空閑時間的。而這就要求人有這健壯的體魄,不然還沒等到收獲的季節,自己的身體就要撐不住了。這也能很好的解釋,為什么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男輕女的陋習,還有一家要有好多孩子的習慣。有無男丁,對于靠力氣吃飯的那個時代來說,的確是重中之重。
在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里的年輕人不說有多么大的力氣,可是一袋就是小二百斤的糧食也是說背起來就可以背的起來的。不說輕若無物這么夸張,可背上后也是步履穩健,不至于磕磕絆絆的。而有一些天生身體素質就不錯的,遠遠去瞧上去反而不是健身房里面那些健壯的身材,更是以精瘦的居多,他們的力氣更是超乎常人。
有一些老人們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可以背著百斤的糧食走上幾十里路,有的路段還是磕磕碰碰的山路,這絕不是在夸大其詞。其實也不難解釋,過去的農民沒有那么多的工具可以借用,更多的還是出力氣,幾乎每一天都不得閑,這也是一種變相的鍛煉身體了。而長此以往,身體素質自然而然就就會拔高一籌不止。而如今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并不是很需要用體力來保證生存,尤其是年輕人,大多是在學校,再辦公室,難免的身體素質江河日下。
結尾
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還是茹毛飲血的生活,為了生存,我們不得不和各種各樣的野獸來搏斗,身體素質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好,而來到近代,除了靠天吃飯外,更多的也是靠著自己力氣來還錢,無論是走南闖北的商人,還是辛辛苦苦的農民,都是需要出一把子力氣的。如今的我們趕上了好時代,不用每天起來就是勞作,躺下就只想著休息。雖然這樣說,可這也不是我們就忽視自己身體素質的理由。國家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只是重視智力的發展也是不可以的,就如瘸腿走路,是萬萬行不通的。毛主席曾經說過“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我們當下要尤其注意的事情。
參考文獻:
《龜雖壽》
《體育之研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80年代的农村人肩扛400斤,如今的人却不行了,是进化还是退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当年清华才女为黑人男友远赴非洲生活
- 下一篇: 原创:法国黑历史:大革命时期连国王都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