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105:高中生学习状态不好时,最渴望父母做的三件事?
推薦家長與師生閱讀3105:高中生學習狀態不好時,最渴望父母做的三件事?
原創 心笛成長 心笛成長 2025年03月12日 18:40 江蘇
高中學習壓力大,人際關系復雜,競爭激烈,青春期孩子身心劇烈變化,稍有不順,孩子就容易一蹶不振。
孩子狀態不好時,很多家長急于讓孩子趕緊“好”起來:
孩子不上學,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趕快去學校;孩子躺平,不斷地說教催促,希望孩子趕緊行動起來;孩子情緒不好,焦急地讓孩子心情好起來;……這樣的愿望和初心本沒有錯,可是欲速則不達,父母越是火急火燎,孩子越是一動不動。
當孩子狀態不好時,父母做好這3件事,有助于孩子迅速調整好狀態。
1、看見并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說學習壓力大,一進教室就頭暈、惡心、肚子疼等各種不舒服。
父母卻說,上個學哪有那么多事,你就是懶,就是不想努力,找借口不想要上學。
也許孩子的確沒有生理上的疾病,但不舒服的感受是真實的。
如果得不到理解,這種難受的情緒就會一直積壓在孩子身體里,他也沒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也容易出問題。
當孩子吐槽抱怨、有負面情緒時,父母不要急著做判斷,先傾聽孩子。
有的時候,僅僅只是傾聽,就能化解孩子的情緒。
有個孩子學習特別好,在重點高中的重點班,這學期老師安排重點班的孩子多上一個晚自習。
孩子回家憤憤不平地跟媽媽說了這事,媽媽沒有說教,而是說:其他班周末不上晚自習,就你在的班級要上晚自習,要比別人多上一個玩自己,你是不是覺得很不公平?
孩子立即回應的:是啊,憑什么就讓我們上晚自習,其他班不上……
媽媽繼續引導:那怎么辦呢?
孩子說:還能怎么辦,上唄!
就這樣,孩子的對學校對老師的不滿情緒就被化解了。
孩子被看見被理解了,就能讓體內的負面情緒流淌出來,減少精神內耗,從而輕裝上陣。
2、做孩子的盟友而不是監工
有個孩子不上學,讓媽媽幫忙在親友間隱瞞這件,媽媽問我這事該不該幫他隱瞞?
孩子為什么要媽媽幫他隱瞞呢?是因為他知道不上學這件事不好,不想被大家知道,只是他目前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調整,在這期間他不想被人頻繁問及怎么不上學。
他不知道如何作答,而且每被問一次,就會加重一些他的內疚感甚至是罪惡感,這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能量和動力,他就更難走出當前的困境。
做孩子的盟友,讓他感受到父母是站在他這一步,是在幫他一起往前走的,他也更容易站起來。
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一起打倒孩子。
比如孩子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但還是沒取得理想的成績,父母就和孩子一起看看,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是策略不對等等;
孩子人際關系受挫了,是誤會還是認知偏差,幫孩子找到原因,再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做孩子的盟友而不是監工,跟孩子并肩前行,讓孩子有力量和勇氣面對生活的風雨。
3、持續鼓勵
孩子感覺好,才能做得好;而鼓勵是讓孩子感覺好起來,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始終抱著信任和欣賞的目光,孩子的狀態就會越來越好。
一個高三休學在家的孩子,經常跟媽媽說第2天去上學,可到第2天他又打退堂鼓了。
媽媽特別生氣,覺得孩子總是言而無信,孩子自己也很沮喪。
孩子跟媽媽說,你就不能無條件信任我嗎?媽媽說不能,你都多少次說去學校了,最后都沒去,我怎么信任你?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的確是想去學校的,但是內心的能量和動力不足,就邁不出那一步。
媽媽明白了無條件信任后,不再批評指責孩子言而無信,而是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還沒有準備好,等你準備好了,就會去學校的。
這樣的鼓勵和信任,給到了孩子力量和勇氣,慢慢的孩子開始學習開始寫作業了。
透過現象看本質,看見孩子好的點,并加以鼓勵,孩子的能量和狀態就會越來越好。
我們養育孩子的目標不是高考,而是讓孩子擁有持續奔跑的力量;不是讓孩子成為讓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而是讓孩子感受到,無論成敗,你都是我最值得驕傲的孩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105:高中生学习状态不好时,最渴望父母做的三件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小学校门口,如何更安全更有序?
- 下一篇: 什么是学历?什么是学位?专科、本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