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SaaS--管理软件夜未眠(五)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山寨SaaS--管理软件夜未眠(五)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山寨SaaS
今天又有一個人問我SaaS了,而且顯然看了不少資料,也總結與思索了許多。但他與我交流后,我覺得有些話我也要總結總結,我對SaaS的一些觀點和想法也清晰了不少,所以記了下來。
大家都把SaaS定位在中小企業的身上。這個觀點我也認同。因為我遇到的客戶恰恰層次比較清晰:
1進貨賣貨當渠道的經銷商。本身自己不生產不設計,只是他從廠家進貨,然后自己賣了,中間打個價差而已。他們主要的業務就是賣東西,所以IT這個玩意不太感冒。沒有服務器,沒有網絡和硬件和軟件維護人員,當然也就沒有什么機房,也不知道什么是服務器操作系統,更別提什么IIS和SQLSERVER。數據怎么定期備份,為什么要定期備份這樣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幾乎聽不懂。讓從某個目錄中COPY個文件也得費半天口舌。機器染了毒也不知道,上不了網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用電腦,一般是用EXCEL+WORD,再要么用個電子郵件和MSN。我見過不少這類企業的員工,很多不知道foxmail和outlook的,不管是寫信收信,都用IE打開WEB登錄上去。如果你去推銷軟件,他們一般都會認為在700-3000塊錢左右,2-3萬是最高的價格了。他們最關心的就是營銷推廣和銷售。效果好就用,效果不好就停。
2第二類的企業,IT投入不小。這類客戶,往往有不少窗口業務,需要快速處理,也需要復雜計算,沒有計算機不行。計算機能解決多人并發錄入和海量數據計算與存儲,所以業務窗口很依賴IT系統,但企業經營,和IT系統關系不大,計算機在他們眼里,就是個加快效率的東西。這類企業的IT信息人員技術也挺高,維護能力也挺強,軟件和軟件服務認為30萬-50萬是正常的。現在他們最關注上下游的信息整合和現有系統的業務變更完善。
3第三類企業,IT投入更大,而且投入的也持久,上的也早。一做業務變革,IT系統必然匹配跟隨。信息化部門還有定制開發人員,他們上系統,資金都在100萬以上,周期也長,對方案、設計、測試、文檔、項目管理、培訓、咨詢、服務、品牌、案例要求挺高。現在尤其在關注系統信息整合、信息門戶、海量數據分析。
所以,對于第二,第三類企業,不大可能使用托管型的軟件。對于大批量、小付費的第一類中小企業,能做的策略,只能是簡單的普遍適用的、對營銷推廣和銷售有好處的、對溝通交流有好處的、多次低付費的產品盈利模式。學學網游,學學手機短信增值業務的思路,可能對SaaS的發展比較有用。
在我和第一類企業接觸的感受中,我個人觀點,他們需要以下SaaS軟件服務:1基礎類:殺毒2OA類:企業郵箱、網絡硬盤3營銷類:企業電話彩鈴、企業短信、自助建網站、企業在行業門戶網站上的營銷網站如阿里巴巴、網絡傳真、企業名片、企業廣告投放聯盟如阿里媽媽之類、流量統計分析4通信類:企業VOIP通信、企業IM通信、企業視頻會議
至于客戶管理、銷售管理、工作流審批,采購、進銷存、財務之類,我感覺用戶群還不多。大多數SaaS潛在客戶,還停留在建立基礎信息化上。阿里巴巴做了這么多年,做的這么大,我還認為它和過去馬云的中國黃頁是一個路子的,就是給企業建個企業網頁,然后幫助企業推廣宣傳這個網頁和網址。給這個網頁加入溝通工具、交易支付工具、誠信資質工具,給個阿里媽媽和搜索的廣告投放口,最后給套客戶資料管理系統。
阿里巴巴定位的這個層次很準確,SaaS潛在客戶確實現階段就需要這些。這樣,很快就造成SaaS廠商和阿里巴巴的沖突。但阿里巴巴有股市資金和風險投資資金支持,有強大的品牌,有強大的銷售渠道,有強大的技術平臺儲備,有如今已經成現實的這么多的客戶量,所以,我個人觀點,SaaS能生存下來的,只有阿里軟件軟件一個。或者說,能生存下來的,只有類似阿里巴巴和阿里軟件這樣的SaaS企業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所以,我均不看好一開始就打SaaS的xtoolscrm、800crm之類,也不看好現在管理軟件廠商如金蝶、用友、金算盤推出的SaaS產品。
但是,半路殺出程咬金。電信行業也在摻乎這個SaaS渾水。電信有的是錢,也有的是穩定的、廉價、高技術集群與維護的服務器和帶寬,也有很擅長的通信類產品。找一些開發應用的合作伙伴開發些應用,再加上電信的推廣,還有電信的這個金字品牌,事情還是會比xtools、800CRM、金蝶、用友之類要好許多。
試想,現在大家都放心把錢放銀行,為什么?不就是銀行有國家信譽保障。把數據和錢類比,同樣,誰也不會把數據放在一個大家還不認識的人的手里。誰知道他會做出什么事情,誰會知道他某天突然倒閉關門怎么辦?
電信的服務器機房維護技術,肯定比xtools、800CRM、金蝶、用友之類要好許多,品牌保證也當然要好很多。而且電信是合作伙伴聯盟做,電信只是搭建了一個聯盟而已,傳統管理軟件做的SaaS,都是自己開發平臺、自己做應用、自己做運營維護,自己做銷售,累死還不專業,也無法放量。說電信不懂業務應用那是不對的,電信是不懂行業業務,但電信的合作伙伴都是過去一直做行業應用的,現在還在一直做,人家可都是行家里手。但電信有個缺點,就是電信總認為自己是個通信運營商,所以自己做好這個合作聯盟就OK,至于發展嘛,合作聯盟里的成員自己努力吧。所以,現在電信SaaS,推廣不太受重視,客戶群也就好不到哪里。所以說,電信和傳統管理軟件廠商出身做SaaS的,差不多打個平手,誰也不會成為最后的紫金之巔的決戰者。
有人問:是不是你是阿里巴巴的槍手?
我不是,我并沒有拿阿里巴巴的任何公關費,也不認識阿里巴巴的市場人員和高層人員。我個人只是感覺,中國互聯網,除了門戶媒體(因為我認為他們就是電子媒體行業,所以和傳統媒體一樣的操盤運營法,不算互聯網行業),我最推崇的就是百度、QQ、阿里三個企業,因為他們代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三個盈利模式,也代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三個支柱收入。攜程、如家、紅孩子、當當之類都是實體爬上了電子渠道而已,不算互聯網行業。而現在流行的社區、網絡游戲,會和QQ殊路同歸,所以在這里,我就歸為QQ一類。因為QQ最能代表這類的特性。大家不管做什么互聯網網站,不管形式和手段和運營宣傳多么不同,都能大致歸到這三類的盈利模式中。
SaaS,對于我個人自己來說,還有我個人自己的一個獨特看法。我做了這么多年管理軟件,我對這系統那系統的,并不敏感。我只知道客戶需要一個功能解決某個問題,這系統那系統的,只是軟件開發商為了宣傳和營銷而命名的。所以,我眼中,只有一個個的小功能,就像一個個的小工具,你可以把這些小工具掛在任何地方,如你的博客,你的網站,你的應用軟件中等等。你需要這個工具,你就把數據給它,它處理完,就把結果返回給你,就想一個計算方程式的軟件計算包一樣。各個行業各個客戶需要什么小工具,就召集開發合作伙伴做什么小工具。這種模式我相信也是未來。你看看facebook。我從來沒有把facebook當成一個SNS網站,facebook上面可以掛很多應用,不管是休閑的,還是商用的,還是學習的,還是娛樂的,都有。國內開心網也在學這個,sohu的blog也在學這個。所以我非常關注SOA、REST、ATOM APP、javascript。這不,微軟和google、yahoo,都在宣傳widget。對,這種思路,就是widget。所以說,我的技術體系中的關注技術,都是互相關聯的,有明確目標的,不是跟風追逐新技術新熱點的。
只有開放,只有合作伙伴聯盟,只有利用互聯網上的現有形式和用戶群,SaaS才能成功。
 
                        
                        
                        今天又有一個人問我SaaS了,而且顯然看了不少資料,也總結與思索了許多。但他與我交流后,我覺得有些話我也要總結總結,我對SaaS的一些觀點和想法也清晰了不少,所以記了下來。
大家都把SaaS定位在中小企業的身上。這個觀點我也認同。因為我遇到的客戶恰恰層次比較清晰:
1進貨賣貨當渠道的經銷商。本身自己不生產不設計,只是他從廠家進貨,然后自己賣了,中間打個價差而已。他們主要的業務就是賣東西,所以IT這個玩意不太感冒。沒有服務器,沒有網絡和硬件和軟件維護人員,當然也就沒有什么機房,也不知道什么是服務器操作系統,更別提什么IIS和SQLSERVER。數據怎么定期備份,為什么要定期備份這樣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幾乎聽不懂。讓從某個目錄中COPY個文件也得費半天口舌。機器染了毒也不知道,上不了網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用電腦,一般是用EXCEL+WORD,再要么用個電子郵件和MSN。我見過不少這類企業的員工,很多不知道foxmail和outlook的,不管是寫信收信,都用IE打開WEB登錄上去。如果你去推銷軟件,他們一般都會認為在700-3000塊錢左右,2-3萬是最高的價格了。他們最關心的就是營銷推廣和銷售。效果好就用,效果不好就停。
2第二類的企業,IT投入不小。這類客戶,往往有不少窗口業務,需要快速處理,也需要復雜計算,沒有計算機不行。計算機能解決多人并發錄入和海量數據計算與存儲,所以業務窗口很依賴IT系統,但企業經營,和IT系統關系不大,計算機在他們眼里,就是個加快效率的東西。這類企業的IT信息人員技術也挺高,維護能力也挺強,軟件和軟件服務認為30萬-50萬是正常的。現在他們最關注上下游的信息整合和現有系統的業務變更完善。
3第三類企業,IT投入更大,而且投入的也持久,上的也早。一做業務變革,IT系統必然匹配跟隨。信息化部門還有定制開發人員,他們上系統,資金都在100萬以上,周期也長,對方案、設計、測試、文檔、項目管理、培訓、咨詢、服務、品牌、案例要求挺高。現在尤其在關注系統信息整合、信息門戶、海量數據分析。
所以,對于第二,第三類企業,不大可能使用托管型的軟件。對于大批量、小付費的第一類中小企業,能做的策略,只能是簡單的普遍適用的、對營銷推廣和銷售有好處的、對溝通交流有好處的、多次低付費的產品盈利模式。學學網游,學學手機短信增值業務的思路,可能對SaaS的發展比較有用。
在我和第一類企業接觸的感受中,我個人觀點,他們需要以下SaaS軟件服務:1基礎類:殺毒2OA類:企業郵箱、網絡硬盤3營銷類:企業電話彩鈴、企業短信、自助建網站、企業在行業門戶網站上的營銷網站如阿里巴巴、網絡傳真、企業名片、企業廣告投放聯盟如阿里媽媽之類、流量統計分析4通信類:企業VOIP通信、企業IM通信、企業視頻會議
至于客戶管理、銷售管理、工作流審批,采購、進銷存、財務之類,我感覺用戶群還不多。大多數SaaS潛在客戶,還停留在建立基礎信息化上。阿里巴巴做了這么多年,做的這么大,我還認為它和過去馬云的中國黃頁是一個路子的,就是給企業建個企業網頁,然后幫助企業推廣宣傳這個網頁和網址。給這個網頁加入溝通工具、交易支付工具、誠信資質工具,給個阿里媽媽和搜索的廣告投放口,最后給套客戶資料管理系統。
阿里巴巴定位的這個層次很準確,SaaS潛在客戶確實現階段就需要這些。這樣,很快就造成SaaS廠商和阿里巴巴的沖突。但阿里巴巴有股市資金和風險投資資金支持,有強大的品牌,有強大的銷售渠道,有強大的技術平臺儲備,有如今已經成現實的這么多的客戶量,所以,我個人觀點,SaaS能生存下來的,只有阿里軟件軟件一個。或者說,能生存下來的,只有類似阿里巴巴和阿里軟件這樣的SaaS企業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所以,我均不看好一開始就打SaaS的xtoolscrm、800crm之類,也不看好現在管理軟件廠商如金蝶、用友、金算盤推出的SaaS產品。
但是,半路殺出程咬金。電信行業也在摻乎這個SaaS渾水。電信有的是錢,也有的是穩定的、廉價、高技術集群與維護的服務器和帶寬,也有很擅長的通信類產品。找一些開發應用的合作伙伴開發些應用,再加上電信的推廣,還有電信的這個金字品牌,事情還是會比xtools、800CRM、金蝶、用友之類要好許多。
試想,現在大家都放心把錢放銀行,為什么?不就是銀行有國家信譽保障。把數據和錢類比,同樣,誰也不會把數據放在一個大家還不認識的人的手里。誰知道他會做出什么事情,誰會知道他某天突然倒閉關門怎么辦?
電信的服務器機房維護技術,肯定比xtools、800CRM、金蝶、用友之類要好許多,品牌保證也當然要好很多。而且電信是合作伙伴聯盟做,電信只是搭建了一個聯盟而已,傳統管理軟件做的SaaS,都是自己開發平臺、自己做應用、自己做運營維護,自己做銷售,累死還不專業,也無法放量。說電信不懂業務應用那是不對的,電信是不懂行業業務,但電信的合作伙伴都是過去一直做行業應用的,現在還在一直做,人家可都是行家里手。但電信有個缺點,就是電信總認為自己是個通信運營商,所以自己做好這個合作聯盟就OK,至于發展嘛,合作聯盟里的成員自己努力吧。所以,現在電信SaaS,推廣不太受重視,客戶群也就好不到哪里。所以說,電信和傳統管理軟件廠商出身做SaaS的,差不多打個平手,誰也不會成為最后的紫金之巔的決戰者。
有人問:是不是你是阿里巴巴的槍手?
我不是,我并沒有拿阿里巴巴的任何公關費,也不認識阿里巴巴的市場人員和高層人員。我個人只是感覺,中國互聯網,除了門戶媒體(因為我認為他們就是電子媒體行業,所以和傳統媒體一樣的操盤運營法,不算互聯網行業),我最推崇的就是百度、QQ、阿里三個企業,因為他們代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三個盈利模式,也代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三個支柱收入。攜程、如家、紅孩子、當當之類都是實體爬上了電子渠道而已,不算互聯網行業。而現在流行的社區、網絡游戲,會和QQ殊路同歸,所以在這里,我就歸為QQ一類。因為QQ最能代表這類的特性。大家不管做什么互聯網網站,不管形式和手段和運營宣傳多么不同,都能大致歸到這三類的盈利模式中。
SaaS,對于我個人自己來說,還有我個人自己的一個獨特看法。我做了這么多年管理軟件,我對這系統那系統的,并不敏感。我只知道客戶需要一個功能解決某個問題,這系統那系統的,只是軟件開發商為了宣傳和營銷而命名的。所以,我眼中,只有一個個的小功能,就像一個個的小工具,你可以把這些小工具掛在任何地方,如你的博客,你的網站,你的應用軟件中等等。你需要這個工具,你就把數據給它,它處理完,就把結果返回給你,就想一個計算方程式的軟件計算包一樣。各個行業各個客戶需要什么小工具,就召集開發合作伙伴做什么小工具。這種模式我相信也是未來。你看看facebook。我從來沒有把facebook當成一個SNS網站,facebook上面可以掛很多應用,不管是休閑的,還是商用的,還是學習的,還是娛樂的,都有。國內開心網也在學這個,sohu的blog也在學這個。所以我非常關注SOA、REST、ATOM APP、javascript。這不,微軟和google、yahoo,都在宣傳widget。對,這種思路,就是widget。所以說,我的技術體系中的關注技術,都是互相關聯的,有明確目標的,不是跟風追逐新技術新熱點的。
只有開放,只有合作伙伴聯盟,只有利用互聯網上的現有形式和用戶群,SaaS才能成功。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javait03/archive/2008/09/19/2403693.html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山寨SaaS--管理软件夜未眠(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高效缓存Memcached 集成使用说明
- 下一篇: Accent-Insensi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