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专栏】共享单车那些事儿
共享單車那些事兒
每天早上騎著共享單車從華景這邊去暨南花園上班,雖然看似短短15分鐘的車程,但是路上也是驚險不斷。隨著共享單車使用人群的不斷擴大,沒有自行車道的廣州,騎單車的人只能往機動車道擠,共享單車和汽車的矛盾不斷在激化擴大著。一段時間的騎行后,我是越發感受到這種力量的博弈,遲早會改變著這個城市的規劃者,開始為單車行人而做點什么。而這其中每天的騎行中也發生看到了不少事情,留下了一些印象深刻的瞬間。
少不了的磕磕碰碰
中山大道和黃埔大道是廣州最繁忙的兩條大道之一,尤其是每天上下班的時候,滿滿的車子有時候堵得動也動不了。而現在隨著共享單車的加入,每天早上就更是一番壯觀的景象,汽車和單車都在你追我趕在上下班的征程上。中山大道的人行道上有一條小小自行車道,可因為修在人行道邊,經過單位、巷子口、自行車道就沒了,騎單車和步行者都要搶道。隨著騎單車的人越來越多,還有電動自行車、環衛車的加入。才不到1.5米寬的自行車車道就不夠了。所以共享單車都往機動車道跑,占據了慢車道的半邊車道。開始的時候,我是即使在所謂的自行車道上推著走,也是不敢去機動車道的。但是一次和一個迎面而來的騎行者稍微碰撞后,差點她直接就倒到下邊的機動車道上,還好她及時用腳墊了墊,不然后果都不堪設想。于是我也開始嘗試在機動車道上騎行,慢慢發現機動車道反而更安全些,不用擔心經過這個公司那個單位門口上上下下的躲躲閃閃,也不用擔心迎面而來的單車和行人磕磕碰碰,而至于對于那些汽車的擔憂,在一次一次的較量中發現他們也沒那么可怕。當共享單車多了,就是公交車都要讓著單車,更別說那些私家車。最搞笑的是,在廣州聯通門口開車來上班的人要進院子,打轉向燈,一般來說很快就可以拐進去,幾秒鐘的事情,但是現在有了共享單車,一群接著一群的,即使汽車在轉向,不轉到90度的時候,單車是根本不看的,還是照樣從你面前經過,這是在以往都不可想象的事情,這就是力量博弈的結果。廣州是一個超級節奏快的城市,我讓著你,我就可能遲到,我為何要讓著你呢。不怕我后面還有好多騎著單車的兄弟姐妹們,騎單車的時候肯定有人這樣想吧。
到了華景三叉路口,車進去的車輛要右轉,華景出來的車子要左轉,這里以前是經常堵車的地方。現在因為上下班的共享單車都要經過這里,所以以前等在路口的汽車基本都被共享單車給取代了。廣州這個城市的交通設計幾乎沒一點地方為行人考慮的,幾十上百的行人和單車等在那里,可綠燈時間才20秒。大家能沖都往前沖了,管你身邊有沒有車,黃色的OFO和橙色的摩拜匯聚的兩股單車洪流,幾乎淹沒了中山大道的最邊上的機動車道。除了高架橋共享單車不敢上之外,哪里都有共享單車的身影。沒有在廣州開過車,但是看著拿生命在騎單車的人們,開車的人估計都有點心驚肉跳吧!時刻都要注意著,不知道哪里突然冒出個單車來。
有了那么多的共享單車,在路上磕磕碰碰的事情幾乎每天都能見著,但是基本大家都是相安無事就走了。單車和汽車碰撞的事情,還沒遇到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一次下班回來,在暨南大學門口上坡的時候,看到一對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和一個騎共享單車的年輕人碰撞了一下。老人沒啥事,要求年輕人道歉,講的都是粵語。年輕人不道歉,嘀哩咕嚕的。老人說:你是不是人來的?年輕人馬上反駁說:我不就是人來的,怎么著。老人說:癡線啊!后來就不想看下去了,估計也就是不了了之。
單車圍城中村
住的旁邊靠近上社,所以有時候也會去廣州這個著名的城中村走走。有時候看一座城市,不能只看表面的光鮮,其實像廣州這樣的城市,很大一部分人都住在上社這樣的城中村里。看到城中村鋪面林立,人來人往,到處都是吃的,各式各樣的,這才是城市基層人民的真實生活。共享單車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是本來就擁擠的城中路道路就顯得更加不堪重負。任意停放的單車,被人收集在一起,像堆放垃圾一樣堆在垃圾推旁邊,真是很心疼,也許你剛剛騎得看起來很漂亮的單車就是從垃圾堆里撈起來的,每次騎完單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洗手,記得一定要這樣。
上社還沒有進行管理,因為不是封閉的城中村,所以也不好管理,單車能隨便進出,你放在巷子口,擋住了人家進出的路,人家肯定要把單車扔到一邊,你放在人家鋪位前,人家更是要一腳把單車踢開。城市城中村的管理本來就是一件很大的問題,而隨著共享單車的加入這樣的問題更嚴重了。上社的路本來還是平的,因為有上下陂,行人又多,估計怕出問題。現在上社的路好像專門弄豬八戒的鐵耙耙過一樣,都是一條一條場長痕掃過,顯得更是臟亂了。
國家在鼓勵共享單車的使用,但是對于城市公共建設的管理,好多城市還只是一片空白,而且基本都是考慮汽車,沒考慮過單車。自行車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去成都發現成都最吸引我的不是那紅通通的火鍋,而是專門的自行車道。隨便騎著一輛共享單車,騎行在成都的馬路上,對比廣州,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是這么美好。生命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去和機動車搶道的。但是回到廣州,這樣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小孩的危險沖刺
國家已經明文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是不允許騎共享單車的,每一輛共享單車上也在顯著的位置標明這一提示,但是在身邊還是經常看到有小孩騎共享單車,感覺這一規定的執行還是不夠到位。
一次下班回來,經過小區后門,有十級左右的臺階、跨度也有2米左右。三個小朋友,其中兩個已經打開了兩輛OFO的單車,站在了臺階上,而下面還有一個小孩正在打開一輛共享單車。這兩個在臺階上的小朋友,正在進行著一場飛車比賽。
左邊的小男孩說:你敢不敢這樣沖下去,哈哈。說完嘲笑般的看著右邊的小朋友。
右邊的小男孩不甘示弱說:哼,你敢下去我就敢跟著下去。
左邊的小男孩,開始準備騎上單車,往下沖,大聲啊了下,然后又停了下來。
右邊的小男孩看了看沒有動,左邊的小男孩又望著右邊的小男孩說:你敢不敢沖下去。
………………兩個人又重復著以上的對話。
我好奇地拍下了這張照片,左邊的小男孩看了看我,希望他們最后沒有做這樣危險的嘗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正一专栏】共享单车那些事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学习系列二十八】绘图库py
- 下一篇: 【正一专栏】内马尔请不要把球迷的爱当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