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评审方法和思路总结
版權聲明:本文由龔皓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原文鏈接: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article/202
來源:騰云閣?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
?
2015年延續2014年的架構和成本優化思路,運營管理部在15年組織各大BG開展了大量的架構評審和成本優化工作。作為規劃組的一員,在全年21個規劃產品的評審中我主要參與了其中11個。在前期和業務產品,開發及運維的交流和準備材料過程中,發現雖然已經經過了一年的評審,溝通和交流,但大家對為什么要做架構評審,怎樣做架構評審,其中的思路和流程都還存在一定的不了解的地方,所以這里自己先拋磚引玉,跟大家聊聊討該如何做架構評審。
先來說說設備
設備是支撐公司業務運營的最基本實體,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壯大,公司的設備總數也于去年突破了50w臺大關。評審一個業務的架構,首先得從其設備使用的合理性上來看。
總的設備架構評審思路可以簡單歸納如下4步:
第一點比較好理解,設備的需求動因,我們需要描述清楚涉及設備的關鍵業務指標以及業務指標的變化情況,通常這些指標在做年度預算的時候能夠定義清楚。如果當時沒有清晰的定義,我們這里可以根據業務的實際資源需求情況來定義清楚關鍵指標。后面3點是一個架構評審的關鍵所在,我們這里重點展開來講。
我們談一個產品的架構,最開始當然先要從一張總架構圖開始講起。比如下面這個手Q的消息交互架構圖。
一個清晰的架構圖至少需要具備如下要素:
定義出關鍵路徑和關鍵業務模塊后,這些模塊需求和架構是否合理,我們需要把這里面的內容給評委展開來重點解釋。
針對每一個關鍵模塊,我們首先需要:
比如下面手Q SSO模塊的描述
定義出核心關鍵模塊之后,我們需要進一步解釋其資源使用的合理性。這里我們主要針對最常見的處理類和存儲類兩類模塊來說明,其他比如吞吐量類,緩存類的模塊可以依此類推。
針對處理類模塊,我們通常需要說明:
而對于存儲類的模塊,我們通常需要說明:
同時,針對架構分布上,由于公司IDC資源的地理分布不平衡性,某些特定的地理區域由于歷史和儲備的原因,IDC資源會較為緊缺,所以我們在架構評審的過程中也要對業務模塊的物理分布情況來評估其合理性,比如如下兩點:
在Review過架構和模塊的現狀后,業務自己通常也會發現一些自己架構上的問題,這些可能是歷史原因的遺留問題,也可能是技術進步發展了有一些更優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在架構評審的最后可以針對這些問題來提出進一步的 優化,給自己定一個更優的目標,追求技術上更進一步。主要邏輯可以分為下面幾步:
而在優化手段上,我們也可以結合公司其他業務常用的優化手段,梳理總結出一套可能的優化方法,供大家參考。
好了,前面關于設備上的架構評審流程和方式講了這么多,相信如果大家都按這么思路來理解架構評審,再加上自己對業務和技術的充分理解,跟boss過的架構評審將不再是個問題,更多的是對大家技術的展現了。
設備先講到這里,有機會我們繼續來解析如何做帶寬的架構評審。See you again!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purpleraintear/p/605404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架构评审方法和思路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学习笔记--easy_ins
- 下一篇: Nginx 和 PHP的安装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