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南针到北斗……维也纳迎来了一场中国古代导航展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應聯合國外空司邀請,中國代表團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聯合,在維也納國際中心環形大廳成功舉辦中國古代導航展,并向聯合國外空司捐贈部分展品。根據捐贈協議,指南車與記里鼓車將在聯合國大樓展覽區永久展示。
此次舉辦的中國古代導航展面積約 200 平方米,主題為“從指南針到北斗”,分為“授時——欽若昊天、敬授人時”“導航——磁石司南、牽星過洋”“測繪——計里畫方、甄度四海”“交流——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北斗——服務全球、造福人類”五部分。
展覽通過文字展板、實物展品等形式,生動展現五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授時、測繪、制圖和導航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中國古代導航技術在指導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探索未知世界過程中所發揮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些展品有力證明了千百年來,以導航技術為紐帶,聯通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從未間斷,中國人民的智慧和貢獻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溝通,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同時,該展覽還向全球展示了我國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和國際合作進展,展現了我國積極倡導建立時空基準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態度和決心,讓“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中國古代導航展作為聯合國外空委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將從 6 月 11 日持續到 6 月 21 日。
此外,2019 年 6 月 10 日至 14 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第十四屆大會第二次預備會及系列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國際中心召開。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辦公室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上海天文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和專家,以及來自聯合國外空司,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會議。
2018 年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務,國際社會高度贊揚中國衛星導航事業取得的成就,密切關注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此次展覽及系列國際會議交流活動促進了世界各國深入了解我國深厚的導航技術文化與北斗系統最新建設成果,表達了北斗系統愿加強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同各國共享建設發展成果,共促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的愿景。
據介紹,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之所以命名為“北斗”,也意在傳承我國導航技術文化的傳統基因。在北斗系統標識的設計中,圓形構型象征“圓滿”,與太極陰陽魚共同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深藍色太空和淺藍色地球代表航天事業;北斗七星是自遠古時起人們用來辨識方位的依據,司南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導航裝置,兩者結合既彰顯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也寓意著衛星導航系統星地一體,網絡化地球和中英文標識也象征著我國的北斗系統開放兼容、服務全球的愿景。
  作者:許琦敏
  編輯:朱穎婕
  責任編輯:許琦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指南针到北斗……维也纳迎来了一场中国古代导航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华为Mate 20 X 5G版获认证:麒
- 下一篇: 你以为睡眠手机程序可以帮助你入眠,其实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