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到达永生?揭示科学之美
對于死的必然性,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的觀點不算錯,他曾寫道:“人一出生,便可以死了。”可生物是如何死亡的?如果死亡不是古人所信的眾神的意志,也不是因為某種生的力量于塵世的軀體中泯息,那么我們可否從生物學的角度精確地定義死亡?怎樣從荷爾蒙、細胞、分子的角度來看待生命的衰老直至最終脫離塵世? 我們能做些什么來停止這一進程呢?
?
生活是身體的負擔。攝入毒素,與病魔斗爭,壓力重重,骨折,日光浴,拒吃蔬菜,還有日常生活的種種,都讓我們的身體不同程度地付出代價。所幸人體內的各種細胞每分鐘都在進行自我修復。一旦出現險情,眾 多內部機制便立馬啟動,以殲滅***者,修復開裂的骨頭、皮膚和細胞核中受損的DNA。
然而,這些過勞的細胞并不能修復所有的東西。死亡的一種生物學定義就是不停損耗的最終結果:隨著機體老化,毛病越來越多,修復機制也"力不從心"了。這時,當某一DNA片段受損,就可能引發致命的×××。 或者,單個小毛病雖容易對付、沒有大礙,積少成多卻能破壞機體在某一特定時刻對病原菌的抵抗力,此時如果身體中的保護機制不能共同地及時應對,死亡則難以避免。
死亡或許不可避免,但不論生活中有多少困難,生命的旅程卻可以不慌不忙、沒有痛苦。現代醫學已使人類的壽命顯著延長,并且每時每刻都在"增長"明日此時,你的壽命就還會再延長。剛進入 20 世紀時,任何人只要到了 60 歲,就離死亡不遠了。100 年后,60 歲還不足以退休。
×××、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已取得了可觀的進展,除此之外, 科學家們致力于研制一系列抗衰老的藥品。目前已研制出可以減緩肌肉、骨酷衰老速度的藥品。研究人員正在找尋促進肌肉、骨髓等關鍵部位生長 的安全方位,好讓老年人能生活得更健康。
干細胞這種可以發育成體內任何組織的全能細胞也為人類帶來了希望。將來,意外或疾病造成的器官受損可以由專為病人定制的細胞來修復,當然,這是數十年后的光景。大腦疾病的治療方法則需要更長的研發時間一一我們至今仍無法治療智力衰退,連可能的方案都寥寥無幾,不過,誰知道未來的大腦掃描儀和神經藥物會如何呢?
不過,延年益壽并不只是未來幾十年內的熱門技術。要有長壽而健康的生命,實際只需一些簡單的行動,比如注重生活質量。年輕時有個好身 體(意味著你要多吃綠葉蔬菜、不吸煙、多做運動),即便不能長生不老, 也沒有理由不活到 100 歲以上。
——摘自《如何尋找外星人?35問揭示科學之美》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turingbook/863985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到达永生?揭示科学之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buntu 11.04上搭建Andro
- 下一篇: Windows 程序员必备的知识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