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今日实施 互联网企业对隐私政策重视不足
于今年6月1日生效的網絡安全法,首次在法律層面規定了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原則。網絡安全法明確指出,收集適用信息應經用戶明示同意,不得收集無關信息,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不得非法出售個人信息。
南方都市報與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用戶信息保護政策透明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在參與測評的1000家網站與APP中,沒有一個能夠達到隱私政策透明度“高”的標準。其中,透明度“較低”和“低”的平臺個數相加多達806個,超過總數的80%,透明度為“低”的超過五成。
在隱私政策透明度“較高”的84個平臺中,既有小米、騰訊、阿里、京東、網易等大型互聯網公司旗下的產品,也有一些不太知名的網站或APP。《報告》認為,這些公司制定的隱私政策相對完善,能夠覆蓋大部分必要的隱私保護條款。“在隱私政策透明度方面,互聯網企業大小與最終的表現并沒有直接關系。”《報告》稱。
而在透明度低的548個平臺中,有近157個得到零分,即不提供隱私政策。其中,教育文化行業最為突出,有32個平臺沒有隱私政策。
對此,《報告》披露,除了有相當一部分平臺沒有提供隱私政策,還有一部分盡管提供了隱私政策,但主要內容在于約束注冊用戶的行為,沒有提及隱私保護的相關條款。
令人擔心的是,一些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手機應用,如摩拜、ofo 等共享單車類APP,餓了嗎、百度外賣等叫餐APP,甚至會大量收集用戶信息的趕集網、智聯招聘等求職類APP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分數基本都處在“較低”層級。
《報告》還把1000個網站和APP平臺按照十大行業劃分,平均得分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社交交友、生活服務、休閑娛樂、購物導購、互聯網金融、醫療健康、新聞資訊、體育健身、教育文化和旅游交通。
然而,即使是排名最高社交交友類平臺,平均分也只有50.5分,處于隱私政策透明度較低的層級。除了排名前四的行業,剩余六個行業的整體得分都低于40分,隱私政策透明度低。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网络安全法今日实施 互联网企业对隐私政策重视不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成为数据中心最佳“伴侣
- 下一篇: 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三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