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内存区域划分总结
發現網上有兩個版本的JVM內存劃分,一個是按照《深入理解JVM虛擬機》上的版本,包含程序計數器等,按照是否線程共享劃分。
另一個我覺得更好記一些,也更適合我自己,在這里記錄一下。
首先上思維導圖:
一個個來說道吧。
堆內存 heap
堆內存主要被劃分為新生代和老年代(叫法不一,差不多的意思)。JVM默認Yong和Old分配比例為1:2,即新生代的內存大小為堆內存的1/3。
(調整參數:–XX:NewRatio)
基本上所有對象實例都在堆中創建,因此堆內存經常發生GC回收操作。新的對象首先分配在Eden區,兩個Surviior區僅作為Eden區的緩沖使用。每次GC回收一次,對象的age值就+1,當Survivor區對象age值大于15時,就被轉移到老年代。
(age值調整參數:-XX:MaxTenuringThreshold)
新生代下又劃分為三個區,即Eden Space,To Survivor ,From Survivor。新生代占用堆內存的1/3,而三個區的內存占用情況如下圖:
?
?
新生代中,Eden、from、to的默認比例為8:1:1,一般來說,當Eden區內存將要被占滿時,才會進入其中一個Survivor區。JVM每次只會使用一塊Survivor區來為對象服務。所以,不論何時,都存在一個空閑的Survivor區域
(調整參數:–XX:SurvivorRatio )
?
老年代存放JVM認為生命周期較長的對象,內存大小也比較大,GC回收相對來說不太頻繁,所以分配給老年區的內存大小為堆內存的2/3
堆內存回收規則:
當一個對象小于Eden區內存時,直接放入Eden區,若大于Eden并小于老年代,則直接放入老年代。若大于老年代,則直接內存溢出
如此分區的目的:
新生代由于對象產生的比較多并且大都是朝生夕滅的,所以直接采用標記-清理算法。而老年代生命力強,采用復制算法,針對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算法
?
非堆區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uan-zhou/p/11311210.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VM内存区域划分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ractical Lessons fr
- 下一篇: [Spring cloud 一步步实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