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r命令详解诊断网络路由
首先安裝mtr
?
#?yum -y install mtr
?一般在windows 來判斷網絡連通性用ping 和tracert,
ping的話可以來判斷丟包率,tracert可以用來跟蹤路由,
在Linux中有一個更好的網絡連通性判斷工具,它可以結合ping nslookup tracert 來判斷網絡的相關特性,這個命令就是mtr
[root@10.10.90.97 ~]# mtr -h
usage: mtr [-hvrctglspni46] [--help] [--version] [--report]
[--report-cycles=COUNT] [--curses] [--gtk]
[--raw] [--split] [--no-dns] [--address interface]
[--psize=bytes/-s bytes]
[--interval=SECONDS] HOSTNAME [PACKETSIZE]
mtr -h 提供幫助命令
mtr -v 顯示mtr的版本信息
mtr -r 已報告模式顯示
[root@10.10.90.97 ~]# mtr -r 202.108.33.94
?
FOCUS9097 Snt: 10 Loss% Last Avg Best Wrst StDev
?
220.181.61.252 0.0% 6.8 3.3 1.8 7.4 2.2
220.181.17.217 0.0% 0.4 0.5 0.4 0.7 0.1
220.181.16.17 0.0% 0.6 0.5 0.5 0.6 0.0
202.97.53.14 10.0% 0.7 0.7 0.7 0.8 0.0
219.158.35.1 0.0% 0.8 0.8 0.8 0.9 0.0
219.158.5.81 0.0% 1.2 1.3 1.2 1.6 0.1
123.126.0.138 0.0% 1.2 1.1 1.1 1.3 0.1
61.148.153.126 0.0% 1.9 10.5 1.5 89.9 27.9
61.148.143.22 0.0% 1.5 1.6 1.5 1.7 0.0
210.74.178.198 0.0% 1.6 1.6 1.5 1.9 0.1
202.108.33.94 0.0% 1.5 1.5 1.4 1.5 0.0
報告說明:
第一列:顯示的是IP地址和本機域名,這點和tracert很像
?
第二列:snt:10 設置每秒發送數據包的數量,默認值是10 可以通過參數 -c來指定。
[root@10.10.90.97 ~]#?mtr -r -c 15 202.108.33.94
?
FOCUS9097 Snt: 15 Loss% Last Avg Best Wrst StDev
220.181.61.252 0.0% 1.9 3.4 1.8 12.9 3.1
220.181.17.217 0.0% 0.5 0.5 0.4 0.8 0.1
220.181.16.17 0.0% 0.5 0.6 0.5 2.3 0.5
202.97.53.14 0.0% 0.7 0.7 0.7 0.7 0.0
219.158.35.1 0.0% 0.9 0.8 0.8 0.9 0.0
219.158.5.81 0.0% 1.3 2.8 1.2 22.8 5.5
123.126.0.138 0.0% 1.1 1.1 1.1 1.2 0.0
61.148.153.126 0.0% 13.8 7.4 1.6 60.4 15.5
61.148.143.22 0.0% 1.7 1.6 1.5 1.8 0.1
210.74.178.198 0.0% 1.6 1.6 1.4 1.7 0.1
202.108.33.94 0.0% 1.5 1.5 1.4 1.7 0.1
其中-c的說明是:–report-cycles COUNT
?-n ?不用主機解釋
?
-c ? 發送多少個數據包
?
--report ?結果顯示,并不動態顯示。
?
第三列:是顯示的每個對應IP的丟包率
第四列:顯示的最近一次的返回時延
第五列:是平均值 這個應該是發送ping包的平均時延
第六列:是最好或者說時延最短的
第七列:是最差或者說時延最常的
第八列:是標準偏差
接下來接著說相關參數:
mtr -s 用來指定ping數據包的大小
?
mtr -n no-dns不對IP地址做域名解析
?
mtr -a 來設置發送數據包的IP地址 這個對一個主機由多個IP地址是有用的
?
mtr -i 使用這個參數來設置ICMP返回之間的要求默認是1秒
?
mtr -4 IPv4
?
mtr -6 IPv6
?
?
?其中Host列是途經的IP或本機域名
Loss%列就是對應IP行的丟包率了,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最后的目標丟包才算是真正的丟包
Last列則是最后一次返回的延遲,按毫秒計算的
Avg列是所有返回時延的一個平均值
Best列是最快的一次返回時延
Wrst列是最長的一次返回時延
StDev列是標準偏差
接下來就是命令參數了:
?
mtr -s 用來指定ping數據包的大小
?
mtr -n no-dns不對IP地址做域名解析
?
mtr -a 來設置發送數據包的IP地址 這個對一個主機由多個IP地址是有用的
?
mtr -i 使用這個參數來設置ICMP返回之間的要求默認是1秒
?
mtr -c 是ping的次數。使用方法跟ping命令一樣
?
mtr -4 IPv4
mtr -6 IPv6
所謂的IPv4和IPv6,現在基本上用不到呢還,我們基本上來測試鏈路連通性都是這么打的
?
mtr -i 0.1 -n -c 100 IP或域名
這么打的意思是每0.1秒返回一次結果,ping100次,并且不對IP地址做域名解析
?
?
?
?
speedtest-cli是一個用Python編寫的輕量級Linux命令行工具?在Python2.4至3.4版本下均可運行 它基于Speedtest.net的基礎架構來測量網絡的上/下行速率
?
如何測試也很簡單 使用
?
?
他會尋找與你最近的一臺服務器 ?
?
如下
?
?
如果你要指定某臺服務器 可以使用
?
如:speedtest-cli --server 5300
?
測試結果如下:
?
我們經常會遇到數據傳輸延遲 失敗的問題 這時候經常需要檢測丟包率? 在windows中跟蹤路由一般用tracert命令,在linux中我們可以使用mtr
?
?
來查看mtr的所有參數??
?
這個工具默認是安裝的? 當然有些版本的liunx是沒有自帶該工具 比如centos6.5就沒有? 通過yum apm等安裝即可 當然 源碼安裝也可以?
mtr默認使用ICMP報文探測
?
mtr -r -c?30?-s?1024?www.baidu.com
?
?
第二列 Loss%:是顯示的每個對應IP的丟包率。
第四列 Last:顯示的最近一次的返回時延。
第六列?Best:最好或者說時延最短的時間。
第八列?StDev:標準偏差。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qiaoyanlin/p/1012997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tr命令详解诊断网络路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7.Linux 输入子系统分析
- 下一篇: win7+centos7.2双系统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