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Linux命令的学习
相關(guān)命令如下:
- cd????????????????? ?切換目錄
cd - # 切換到上一次的目錄
?
- pwd?????????? ?查看當(dāng)前的工作路徑
?
創(chuàng)建目錄:?
# mkdir 目錄名 mkdir my_dir# - p 參數(shù) : 遞歸創(chuàng)建目錄,用于同時創(chuàng)建多級目錄 mkdir a/b/c/d?
?
獲取幫助?
- ????????????? ?-h ?? --help??? ?info ? ?? man?
?
?
創(chuàng)建文件
- touch??????????????????????? ?改變文件或目錄的時間,文件不存在時會創(chuàng)建一個空文件。
?
注意: 如果文件以 ”.“ 開頭,則表示文件是隱藏文件。?
?
?
- ?rm?????????????????? ?刪除? 刪除命令?
?
- mv?????????????????? ?移動或重命令文件或目錄
?
- cp????????????????? ?復(fù)制
?
- stat???????????????? 查看文件相信信息
?
- cat???????????????? 鏈接文件后輸出文件內(nèi)容到屏幕上,其實就是查看文件內(nèi)容
- tac???????????????? 反轉(zhuǎn)行的輸出
?
- wc?????? 統(tǒng)計指定文件中的字節(jié)數(shù)、字?jǐn)?shù)、行數(shù),并將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輸出
?
- sort??????? ?排序
?
- uniq???????? ?忽略或報告重復(fù)行
?
- cut 命令可以從一個文本文件或者文本流中提取文本列。
?
- tee????????????? ?讀取標(biāo)準(zhǔn)輸入的數(shù)據(jù),并將其內(nèi)容輸出成文件。
?
- history??????????? ?查看執(zhí)行過的命令。
?
- more????????? ?? 查看文件內(nèi)容
- less????????????? ?查看文件內(nèi)容
- head??????????????輸出文件的開始的部分, 可以指定行數(shù) , 默認(rèn)顯示10行
- tail??????????? ?? 查看文件尾部的內(nèi)容。默認(rèn)顯示最后10行
- which # 查找其他命令的位置
?
?
- ls??????????? 列出目標(biāo)目錄中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
格式:ls [選項] [目錄名]?
-a 用于顯示所有文件和子目錄(保羅點文件)。
-l 除了文件名之外,還將文件的權(quán)限、所有者、文件大小等信息詳細(xì)列出來。
-r 將目錄的內(nèi)容清單以英文字母順序的逆序顯示。
-t 按文件修改時間進行排序,而不是按文件名進行排序。
-A 同-a,但不列出“.”(表示當(dāng)前目錄)和“..”(表示當(dāng)前目錄的父目錄)。
-F 在列出的文件名和目錄名后添加標(biāo)志。例如,在可執(zhí)行文件后添加“*”,在目錄名后添加“/”以區(qū)分不同的類型。
-R 如果目標(biāo)目錄及其子目錄中有文件,就列出所有的文件。
.與..?
. 表示當(dāng)前目錄
.. 表示父目錄
ls # 列出當(dāng)前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 ls . # 列出當(dāng)前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 ls .. # 列出當(dāng)前目錄的父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 ls /etc # 列出/etc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 ls -l # 以長格式顯示文件信息 總用量 76 -rwxrwxrwx 1 will will 78 5月 13 18:11 ss_start.sh?
文件類型
- ?普通文件
d ?目錄文件
b 塊設(shè)備文件
c ?字符設(shè)備文件
l ?鏈接文件
p 管道文件
s ?socket文件
ls -l /dev # 可以查看字符設(shè)備文件和塊設(shè)備文件 ls -l /run # 可以找到socket文件 ls -l /run/systemd/inhibit/ # 可以查看到管道文件?
文件權(quán)限
rwxrwxr-- : 三組rwx 分別表示 所有者、所有組、其他人 的權(quán)限。
r : 表示可讀, 可以用數(shù)字 4 來表示 w : 標(biāo)識可寫 ,可以用數(shù)字 2 來表示 x : 表示可執(zhí)行 , 可以用數(shù)字 1 來表示 - :表示沒有相應(yīng)權(quán)限??可以用數(shù)字 0 來表示
修改權(quán)限的方法:?
chmod o+w file1 chmod g-w file1 chmod go-w file1 chmod u=rwx file1chmod 755 file1 # -rwxr-xr-x (755) 只有所有者才有讀,寫,執(zhí)行的權(quán)限,組群和其他人只有讀和執(zhí)行的權(quán)限 chmod 644 # -rw-r--r-- (644) 只有所有者才有讀和寫的權(quán)限,組群和其他人只有讀的權(quán)限 # 其中: # u 代表所有者(user) # g 代表所有者所在的組群(group) # o 代表其他人,但不是u和g (other) # a 代表全部的人,也就是包括u,g和o目錄上的權(quán)限:?
r : ?表示是否可以讀取目錄下的文件名
w : ?表示是否可以在目錄下創(chuàng)建修改文件
x ?: 表示目錄是否可以被搜索
有x權(quán)限后,就可以使用 ?./a.py 的方式執(zhí)行文件。
?
chown : 更改文件的所有者和所有組
chown root:root file chown root file chown :root file?
?
?
特殊權(quán)限
SUID: ???讓一般用戶在執(zhí)行某些程序的時候,能夠暫時具有該程序擁有者的權(quán)限,SUID對目錄是無效的
SGID : ?文件:如果SGID設(shè)置在二進制文件上,則不論用戶是誰,在執(zhí)行該程序的時候,它的有效用戶組(effective group)將會變成該程序的用戶組所有者(group id); ? ?目錄:如果SGID是設(shè)置在某目錄上,則在該目錄內(nèi)所建立的文件或目錄的用戶組,將會是該目錄的用戶組。 ?SGID多用在特定的多人團隊的項目開發(fā)上,在系統(tǒng)中用得較少
STICKY :?只針對目錄有效,在具有SBit的目錄下,用戶若在該目錄下具有w及x權(quán)限,則當(dāng)用戶在該目錄下建立文件或目錄時,只有文件擁有者與root才有權(quán)力刪除。
?
rwsrw-r-- ?表明有suid標(biāo)識,
rwxrws---?表明有sgid標(biāo)識,rwxrw-rwt 表明有stick標(biāo)識,當(dāng)設(shè)置了特別權(quán)限位時,如果原來這個位上有x,那么這個特殊標(biāo)示就顯示為小寫字母s,s,t ,否者就顯示為大寫S,S,T,此時他們不生效。?
?
?
用戶和用戶組
linux使用文件保存用戶信息 :
文件 # ?? ??/etc/passwd? 用戶賬戶信息。 # ?? ?? /etc/shadow? 安全用戶賬戶信息。 # ?? ?? /etc/group? 組賬戶信息。 # ?? ?? /etc/gshadow? 安全組賬戶信息。 # ?? ?? /etc/default/useradd? 賬戶創(chuàng)建的默認(rèn)值。 # ?? ?? /etc/skel/? 包含默認(rèn)文件的目錄。 # ?? ?? /etc/login.defs?? Shadow 密碼套件配置。
?
useradd: ?添加用戶
# -c 備注 加上備注。并會將此備注文字加在/etc/passwd中的第5項字段中 # -d 用戶主文件夾。指定用戶登錄所進入的目錄,并賦予用戶對該目錄的的完全控制權(quán) # -e 有效期限。指定帳號的有效期限。格式為YYYY-MM-DD,將存儲在/etc/shadow # -f 緩沖天數(shù)。限定密碼過期后多少天,將該用戶帳號停用 # -g 主要組。設(shè)置用戶所屬的主要組 www.cit.cn # -G 次要組。設(shè)置用戶所屬的次要組,可設(shè)置多組 # -M 強制不創(chuàng)建用戶主文件夾 # -m 強制建立用戶主文件夾,并將/etc/skel/當(dāng)中的文件復(fù)制到用戶的根目錄下 # -p 密碼。輸入該帳號的密碼 # -s shell。用戶登錄所使用的shell # -u uid。指定帳號的標(biāo)志符user id,簡稱uid useradd user1 # 添加用戶 user1 useradd -d /home/userTT user2userdel : 刪除用戶
userdel user1 # userdel -r user1# -r, --remove 用戶主目錄中的文件將隨用戶主目錄和用戶郵箱一起刪除。在其它文件系統(tǒng)中的文件必須手動搜索并刪除。 # -f, --force 此選項強制刪除用戶賬戶,甚至用戶仍然在登錄狀態(tài)。它也強制刪除用戶的主目錄和郵箱,即使其它用戶也使用同一個主目錄或郵箱不屬于指定的用戶?
usermod : 修改用戶信息
# -c<備注> 修改用戶帳號的備注文字。 # -d登入目錄> 修改用戶登入時的目錄。 # -e<有效期限> 修改帳號的有效期限。 # -f<緩沖天數(shù)> 修改在密碼過期后多少天即關(guān)閉該帳號。 # -g<群組> 修改用戶所屬的群組。 # -G<群組> 修改用戶所屬的附加群組。 # -l<帳號名稱> 修改用戶帳號名稱。 # -L 鎖定用戶密碼,使密碼無效。 # -s<shell> 修改用戶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 -u<uid> 修改用戶ID。# -U 解除密碼鎖定。 usermod -G staff user2 # 將 newuser2 添加到組 staff 中 usermod -l newuser1 newuser # 修改 newuser 的用戶名為 newuser1 usermod -L newuser1 # 鎖定賬號 newuser1 usermod -U newuser1 # 解除對 newuser1 的鎖定
groupadd : 添加組
groupadd group1 groupadd -g 1000 group1 # 指定gidgroupdel : 刪除組
groupdel group1 # 刪除組?
?
su與 sudo
?su ?: 切換用戶,沒有參數(shù)時,默認(rèn)切換為root用戶;
su # 切換為root## 推薦 su - # 切換為root 并加載user1的環(huán)境配置 su - user1 # 切換為user1 并加載user1的環(huán)境配置sudo : ??讓當(dāng)前用戶暫時以管理員的身份root來執(zhí)行命令。
Ubuntu 默認(rèn)沒有啟用root用戶, 普通用戶執(zhí)行一些特殊的操作時,使用sudo就可以讓普通用戶以root用戶的身份執(zhí)行命令
?sudo有一個配置文件:?/etc/sudoers ?; ?通過修改配置文件可以讓指定用戶使用sudo命令
man sudoers # 查看man手冊 看下面幾行: # Host alias specification # 配置Host_Alias:就是主機的列表 Host_Alias HOST_FLAG = hostname1, hostname2, hostname3 # User alias specification # 配置User_Alias:就是具有sudo權(quán)限的用戶的列表 User_Alias USER_FLAG = user1, user2, user3 # Cmnd alias specification # 配置Cmnd_Alias:就是允許執(zhí)行的命令的列表,命令前加上!表示不能執(zhí)行此命令.命令一定要使用絕對路徑,避免其他目錄的同名命令被執(zhí)行,造成安全隱患 ,因此使用的時候也是使用絕對路徑! Cmnd_Alias COMMAND_FLAG = command1, command2, command3 ,!command4 # 配置Runas_Alias:就是用戶以什么身份執(zhí)行(例如root,或者oracle)的列表 Runas_Alias RUNAS_FLAG = operator1, operator2, operator3 # User privilege specification # 配置權(quán)限的格式如下: # USER_FLAG HOST_FLAG=(RUNAS_FLAG) COMMAND_FLAG root ALL=(ALL:ALL) ALL 如果不需要密碼驗證的話,則按照這樣的格式來配置 USER_FLAG HOST_FLAG=(RUNAS_FLAG) NOPASSWD: COMMAND_FLAG 格式為:用戶名(用戶別名) 主機名(主機別名)=[(運行用戶或是Runas_Alias)可選] [tag可選] 可以執(zhí)行的命令(或Cmmd_Alias) 這樣描述語法很生硬,不易理解,舉例子 user1 host1 = /bin/kill # user1 可以在host1上使用命令/bin/kill user1 host1 = NOPASSWD: /bin/kill # user1 可以在host1上使用命令/bin/kill 同時可以不必輸入密碼(這里就是使用了NOPASSWD # 這個tag,默認(rèn)是PASSWD) user1 host1 = NOPASSWD: /bin/kill , PASSWORD: /bin/ls # user1 可以在host1上使用命令/bin/kill無需輸入密碼,但是使用/bin/ls則需要輸入密碼 user1 host1 = (opterator) /bin/kill # user1 可以在host1上使用命令/bin/kill但是必須是以operator用戶運行這個命令,等價于# su -u opertor /bin/kill user1 host1 = (:group_name) /bin/kill # user1 可以在host1上使用命令/bin/kill,且必須以group_name這個用戶群組里面的用戶來運行。 %group_name host1 = /bin/kill # 所有g(shù)roup_name里面的用戶都可以在host1上執(zhí)行/bin/kill(Linux中一般代表整個用戶群組用# %group_name) 再舉個實際例子,我之前對sudo su這個命令不理解,為什么我可以直接就su到root用戶了呢,連密碼都不需要?查看了一下sudoers文件才知道原來里面有這么一行: xxx ALL=NOPASSWD: /bin/su?
?
?
alias : 給命令起別名
alias ll='ls -alF' alias la='ls -A' alias l='ls -CF'如果需要別名永久生效,需要保存到?.bashrc 文件
?
?
我們用到的終端默認(rèn)使用的shell 是bash ?其他的shell 有dash ?、csh 、tcsh、zsh等等
Shell本身是一個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它是用戶使用Unix/Linux的橋梁,用戶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過Shell完成的。Shell既是一種命令語言,又是一種程序設(shè)計語言。作為命令語言,它交互式地解釋和執(zhí)行用戶輸入的命令;作為程序設(shè)計語言,它定義了各種變量和參數(shù),并提供了許多在高級語言中才具有的控制結(jié)構(gòu),包括循環(huán)和分支。
自定義賬戶的個性化環(huán)境的三個重要文件
.bash_history ?.bash_logout ? .bashrc?
剛登錄Linux時,首先啟動 /etc/profile 文件 ,?~/.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如果 ~/.bash_profile文件存在的話,一般還會執(zhí)行 ~/.bashrc文件。
關(guān)于各個文件的作用域,在網(wǎng)上找到了以下說明: (1)?/etc/profile:?此文件為系統(tǒng)的每個用戶設(shè)置環(huán)境信息,當(dāng)用戶第一次登錄時,該文件被執(zhí)行. 并從/etc/profile.d目錄的配置文件中搜集shell的設(shè)置。 (2)?/etc/bashrc:?為每一個運行bash shell的用戶執(zhí)行此文件.當(dāng)bash shell被打開時,該文件被讀取(即每次新開一個終端,都會執(zhí)行bashrc)。 (3)?~/.bash_profile:?每個用戶都可使用該文件輸入專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當(dāng)用戶登錄時,該文件僅僅執(zhí)行一次。默認(rèn)情況下,設(shè)置一些環(huán)境變量,執(zhí)行用戶的.bashrc文件。 (4)?~/.bashrc:?該文件包含專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當(dāng)?shù)卿洉r以及每次打開新的shell時,該該文件被讀取。 (5)?~/.bash_logout:?當(dāng)每次退出系統(tǒng)(退出bash shell)時,執(zhí)行該文件.?另外,/etc/profile中設(shè)定的變量(全局)的可以作用于任何用戶,而~/.bashrc等中設(shè)定的變量(局部)只能繼承 /etc/profile中的變量,他們是"父子"關(guān)系。(6)?~/.bash_profile: 也可能是 .profile ?是交互式、login 方式進入 bash 運行的~/.bashrc 是交互式 non-login 方式進入 bash 運行的通常二者設(shè)置大致相同,所以通常前者會調(diào)用后者。
PATH變量的設(shè)置
?
env : 查看當(dāng)前環(huán)境變量
export ?: ?設(shè)置或顯示環(huán)境變量。
source :?在當(dāng)前bash環(huán)境下讀取并執(zhí)行FileName中的命令。該filename文件可以無"執(zhí)行權(quán)限"
env export name = "SN" source /etv/profile?
?
echo?echo會將輸入的字符串送往標(biāo)準(zhǔn)輸出。輸出的字符串間以空白字符隔開并在最后加上換行號。
-n 不要在最后自動換行 -e 若字符串中出現(xiàn)以下字符,則特別加以處理,而不會將它當(dāng)成一般 文字輸出: \a 發(fā)出警告聲; \b 刪除前一個字符; \c 最后不加上換行符號; \f 換行但光標(biāo)仍舊停留在原來的位置; \n 換行且光標(biāo)移至行首; \r 光標(biāo)移至行首,但不換行; \t 插入tab; \v 與\f相同;
?
?
管道符
管道符 就是 | ?:他的作用是 將前一個命令的結(jié)果 交給后一個命令使用
?
重定向 ?
> ? 重定向,如果的文件存在,則覆蓋文件內(nèi)容,文件不存在時創(chuàng)建文件
>>?重定向,如果的文件存在,則向文件追加內(nèi)容,文件不存在時創(chuàng)建文件
1> ?標(biāo)準(zhǔn)正確輸出,同上
1>> 標(biāo)準(zhǔn)正確輸出,同上??
2>?標(biāo)準(zhǔn)錯誤輸出,同上
2>>?標(biāo)準(zhǔn)錯誤輸出,同上
&>?標(biāo)準(zhǔn)正確輸出和標(biāo)準(zhǔn)錯誤輸出,同上
?
locate # 查找文件
locate /etc/sh # 搜索etc目錄下所有以sh開頭的文件。 locate ~/a # 搜索用戶主目錄下,所有以a開頭的文件。 locate -i ~/a # 搜索用戶主目錄下,所有以a開頭的文件,并且忽略大小寫。?
find
使用方法: find path -option [-print ] [ -exec -ok command ] {} \;###### 根據(jù)文件名查找 ####### find / -name filename 再根目錄里面搜索文件名為filename的文件 find /home -name "*.txt" find /home -iname "*.txt" # 忽略大小寫 ###### 根據(jù)文件類型查找 ####### find . -type 類型參數(shù) f 普通文件 l 符號連接 d 目錄 c 字符設(shè)備 b 塊設(shè)備 s 套接字 p Fifo ###### 根據(jù)目錄深度查找 ####### find . -maxdepth 3 -type f # 最大深度為3 find . -mindepth 2 -type f # 最小深度為2 ######### 根據(jù)文件的權(quán)限或者大小名字類型進行查找 ########### find . -type f -size (+|-)文件大小 # +表示大于 -表示小于 b —— 塊(512字節(jié)) c —— 字節(jié) w —— 字(2字節(jié)) k —— 千字節(jié) M —— 兆字節(jié) G —— 吉字節(jié) ######### 按照時間查找 ############ -atime(+|-)n # 此選項代表查找出n天以前被讀取過的文件。 -mtime(+|-)n # 此選項代表查找出n天以前文件內(nèi)容發(fā)生改變的文件。 -ctime(+|-)n # 此選項代表查找出n天以前的文件的屬性發(fā)生改變的文件。 -newer file # 此選項代表查找出所有比file新的文件。 -newer file1 ! –newer file2 # 此選項代表查找比file1文件時間新但是沒有file2時間新的文件。 # 注意: # n為數(shù)字,如果前面沒有+或者-號,代表的是查找出n天以前的,但是只是一天之內(nèi)的范圍內(nèi)發(fā)生變化的文件。 # 如果n前面有+號,則代表查找距離n天之前的發(fā)生變化的文件。如果是減號,則代表查找距離n天之內(nèi)的所有發(fā)生變化的文件。 # -newer file1 ! –newer file2中的!是邏輯非運算符 ######### 按照用戶/權(quán)限查找 ############ -user 用戶名:根據(jù)文件的屬主名查找文件。 -group 組名:根據(jù)文件的屬組名查找文件。 -uid n:根據(jù)文件屬主的UID進行查找文件。 -gid n:根據(jù)文件屬組的GID進行查找文件。 -nouser:查詢文件屬主在/etc/passwd文件中不存在的文件。 -nogroup:查詢文件屬組在/etc/group文件中不存在的文件 -perm 777: 查詢權(quán)限為777的文件 來自: http://man.linuxde.net/find ######## 查找時指定多個條件 ############ -o:邏輯或,兩個條件只要滿足一個即可。 -a:邏輯與,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find /etc -size +2M -a -size -10M ######### 對查找結(jié)果進行處理 ############# -exec shell命令 {} \; -ok shell命令 {} \; 其中-exec就是代表要執(zhí)行shell命令,后面加的是shell指令,再后面的“{}”表示的是要對前面查詢到的結(jié)果進行查詢,最后的“\;”表示命令結(jié)束。需要注意的是“{}”和“\”之間是要有空格的。而-ok選項與-exec的唯一區(qū)別就是它在執(zhí)行shell命令的時候會事先進行詢問,-print選項是將結(jié)果顯示在標(biāo)準(zhǔn)輸入上 find /home -name “*.txt” -ok ls -l {} \; find /home -name “*.txt” -ok rm {} \;?
?
df
-T : 顯示文件系統(tǒng)類型 -h : 以能顯示的最大單位顯示df -Th?
du
-s : 如果后面是目錄,只顯示一層 -h : 以能顯示的最大單位顯示du dirname # 顯示dirname下所有目錄及其子目錄的大小 du -sh dirname 顯示dirname的大小?
?
mount / umount 3 掛載和卸載設(shè)備
mount # 查詢掛在設(shè)備及屬性# 掛載光盤 mount -t iso9660 /dev/cerom /mnt mount /dev/sr0 /mnt # 重新掛載設(shè)備 mount -o remount,rw /mnt # 重新掛載設(shè)備并設(shè)置rw屬性 # 掛載iso文件 mount a.iso -o loop /mnt umount /mnt # 卸載設(shè)備 umount -l /mnt # 強制卸載?
crontab
* * * * * command to be executed - - - - - - | | | | | | | | | | | --- 預(yù)執(zhí)行的命令 | | | | ----- 表示星期0~7(其中星期天可以用0或7表示) | | | ------- 表示月份1~12 | | --------- 表示日期1~31 | ----------- 表示小時1~23(0表示0點) ------------- 表示分鐘1~59 每分鐘用*或者 */1表示-u user:用來設(shè)定某個用戶的crontab服務(wù); -e:編輯某個用戶的crontab文件內(nèi)容。如果不指定用戶,則表示編輯當(dāng)前用戶的crontab文件。 -l:顯示某個用戶的crontab文件內(nèi)容,如果不指定用戶,則表示顯示當(dāng)前用戶的crontab文件內(nèi)容。 -r:從/var/spool/cron目錄中刪除某個用戶的crontab文件,如果不指定用戶,則默認(rèn)刪除當(dāng)前用戶的crontab文件。 -i:在刪除用戶的crontab文件時給確認(rèn)提示?
?tar
-c :建立一個壓縮文件的參數(shù)指令(create 的意思); -x :解開一個壓縮文件的參數(shù)指令! -t :查看 tarfile 里面的文件! 特別注意 c/x/t 同時僅能存在一個,因為不可能同時壓縮與解壓縮。 -z :是否同時具有 gzip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壓縮? -j :是否同時具有 bzip2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壓縮? -v :壓縮的過程中顯示文件!這個常用,但不建議用在背景執(zhí)行過程! -f :使用檔名,請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文件名 -p :使用原文件的原來屬性(屬性不會依據(jù)使用者而變) -P :可以使用絕對路徑來壓縮! -N :比后面接的日期(yyyy/mm/dd)還要新的才會被打包進新建的文件中! # 將當(dāng)前目錄下所有.txt文件打包并壓縮歸檔到文件this.tar.gz tar czvf this.tar.gz ./*.txt # 將當(dāng)前目錄下的this.tar.gz中的文件解壓到當(dāng)前目錄 tar xzvf this.tar.gz ./ # 將整個 /etc 目錄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為 /tmp/etc.tar tar -cvf /tmp/etc.tar /etc # 僅打包,不壓縮!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 打包后,以 gzip 壓縮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 打包后,以 bzip2 壓縮 # 解壓文件 tar -xf a.tar.gz # tar -xf a.tar.gz -C /tmp # 指定解包路徑?
grep
格式: grep [OPTIONS] PATTERN [FILE...] grep [OPTIONS] [-e PATTERN] [FILE...] 參數(shù): -c --count #計算符合樣式的列數(shù) -l --file-with-matches #列出文件內(nèi)容符合指定的樣式的文件名稱。 -v --revert-match #顯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 -i --ignore-case #忽略字符大小寫的差別。 -o # 只顯示匹配到的關(guān)鍵字 -n # 現(xiàn)實行號 -E 使用正則表達式?
?
初識正則表達式 ^ : 匹配開頭 $ : 匹配結(jié)尾 [] : 范圍匹配 [a-z] : 匹配有小寫字母 [A-Z] : 匹配所有大寫字母 [0-9] : 匹配所有數(shù)字 . : 匹配單個字符 * : 表示*前面的內(nèi)容出現(xiàn)0次或多次 + : 表示+前面的內(nèi)容出現(xiàn)1次或多次 ? : 表示?前面的內(nèi)容出現(xiàn)0次或1次
cat a.txt |grep hat$ # 匹配以hat結(jié)尾的行 cat a.txt |grep ^hat # 匹配以hat開頭的行 cat a.txt | grep -E "[0-9]*" # 匹配有0到多個數(shù)字的行 cat a.txt | grep -E "[0-9]+" # 匹配有至少有1個數(shù)字的行 cat a.txt | grep -E "[0-9]?" # 匹配有0到1個數(shù)字的行?
sed : 流編輯器,一次處理一行內(nèi)容
sed [-nefr] [動作] [文件] 選項與參數(shù): -n :使用安靜(silent)模式。在一般 sed 的用法中,所有來自 STDIN 的數(shù)據(jù)一般都會被列出到終端上。但如果加上 -n 參數(shù)后,則只有經(jīng)過sed 特殊處理的那一行(或者動作)才會被列出來 -e :直接在命令列模式上進行 sed 的動作編輯 -f :直接將 sed 的動作寫在一個文件內(nèi), -f filename 則可以運行 filename 內(nèi)的 sed 動作 -r :sed 的動作支持的是延伸型正規(guī)表示法的語法。(默認(rèn)是基礎(chǔ)正規(guī)表示法語法) -i :直接修改讀取的文件內(nèi)容,而不是輸出到終端。 動作說明: [n1[,n2]] 動作: n1, n2 :不一定存在,一般代表選擇進行動作的行數(shù),比如,如果我的動作是需要在 10 到 20 行之間進行的,則10,20[動作行為] 動作: #a :新增, a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而這些字串會在新的一行出現(xiàn)(目前的下一行) #c :取代, c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這些字串可以取代 n1,n2 之間的行! #d :刪除,因為是刪除啊,所以 d 后面通常不接任何咚咚; sed "3d" file # 刪除第三行 sed "1,3d" # 刪除前三行 sed "1d;3d;5d" # 刪除1、3、5行 sed "/^$/d" #刪除空行 sed "/abc/d" #刪除所有含有abc的行 sed "/abc/,/def/d" #刪除abc 和 def 之間的行,包括其自身 sed "1,/def/d" #刪除第一行到 def 之間的行,包括其自身 sed "/abc/,+3d " # 刪除含有abc的行之后,在刪除3行 sed "/abc/,~3d" #從含有abc的行開始,共刪除3行 sed "1~2d" # 從第1行開始,每2行刪除一行, 刪除奇數(shù)行 sed "2~2d" # 從第2行開始,每2行刪除一行, 刪除奇數(shù)行 sed "$d" # 刪除最后一行 sed "/dd\|cc/d" 刪除有dd或者cc的行 #i :插入, i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而這些字串會在新的一行出現(xiàn)(目前的上一行); #p :列印,亦即將某個選擇的數(shù)據(jù)印出。通常 p 會與參數(shù) sed -n 一起運行 sed -n "3p" file # 顯示第三行 sed -n "1,3p" # 顯示前三行 sed -n "2,+3p" # 顯示第二行,及后面的三行 sed -n "$p" # 顯示最后一行 sed -n "1p;3p;5p" # 只顯示文件1、3、5行 sed -n "$=" # 顯示文件行數(shù) #s :替換,可以直接進行取代的工作。通常這個 s 的動作可以搭配正規(guī)表示法,例如 1,20s/old/new/g 's/old/new/g' sed "s/\(all\)/bb/" sed -r "s/(all)/bb/"?
?
awk : ?一個強大的文本分析工具,相對于grep的查找,sed的編輯,awk在其對數(shù)據(jù)分析并生成報告時,顯得尤為強大。簡單來說awk就是把文件逐行的讀入,以空格為默認(rèn)分隔符將每行切片,切開的部分再進行各種分析處理。
# 命令行調(diào)用方式 awk [-F field-separator] 'commands' input-file(s) # commands 是真正awk命令,[-F域分隔符]是可選的。 input-file(s) 是待處理的文件。 在awk中,文件的每一行中,由域分隔符分開的每一項稱為一個域。通常,在不指名-F域分隔符的情況下,默認(rèn)的域分隔符是空格。 # awk工作流程: # 讀入有'\n'換行符分割的一條記錄,然后將記錄按指定的域分隔符劃分域,填充域,$0則表示所有域,$1表示第一個域,$n表示第n個域。默認(rèn)域分隔符是"空白鍵" 或 "[tab]鍵",所以$1表示登錄用戶,$3表示登錄用戶ip,以此類推。 cat /etc/passwd |awk -F ':' '{print $1}' cat /etc/passwd |awk -F ':' '{print $1"\t"$7}' awk 常用內(nèi)置變量 ARGC 命令行參數(shù)個數(shù) ARGV 命令行參數(shù)排列, ARGV[0] ARGV[1] ENVIRON 支持隊列中系統(tǒng)環(huán)境變量的使用 FILENAME awk瀏覽的文件名 FNR 瀏覽文件的記錄數(shù) FS 設(shè)置輸入域分隔符,等價于命令行 -F選項 NF 瀏覽記錄的域的個數(shù) NR 已讀的記錄數(shù) OFS 輸出域分隔符 ORS 輸出記錄分隔符 RS 控制記錄分隔符 # 統(tǒng)計/etc/passwd:文件名,每行的行號,每行的列數(shù),對應(yīng)的完整行內(nèi)容: #awk -F ':' '{print "filename:" FILENAME ",linenumber:" NR ",columns:" NF ",linecontent:"$0}' /etc/passwd # 使用printf替代print,可以讓代碼更加簡潔,易讀 awk -F ':' '{printf("filename:%10s,linenumber:%s,columns:%s,linecontent:%s\n",FILENAME,NR,NF,$0)}' /etc/passwd轉(zhuǎn)載于:https://www.cnblogs.com/ruichow/p/9499224.html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shù)字化實踐50位技術(shù)專家共同創(chuàng)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相关Linux命令的学习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开源】SpringBootNetty聊
- 下一篇: Vue入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