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st库学习(0)
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最近看了C++11標準,感覺C++的變得更強大了,連語法都有了點變化。(最后一次用C++可能還是在學校時,工作中一直用的是C,偶爾也用Perl/Python寫點工具。)
實際試用了一下C++的新特性,有點失望。不是C++11的特性不好,而是編譯器不完全支持。聽說C++14的標準都要出來了,而C++11都沒有完全支持。
例如:
多線程,Linux下要在鏈接時手動加入pthread才行,不然運行出錯;Windows下好像不用特別做什么。(也可能是IDE自己做了,我不知道而已。)
正則表達式,Linux下GCC編譯支持,運行不支持。(也可能是沒有鏈接某個庫)
我實在不喜歡這種明明是標準,卻還要滿世界找鏈接庫的事情,所以決定用Boost庫。(雖然也要鏈接Boost的庫,但是卻明明白白。)
在正式開始學習Boost庫之前,先介紹幾個要用到C++11新特性。
匿名函數
?????? STL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函數作為參數,為了傳一個參數而在老遠的地方定義一個函數實在有些不爽。
[capture-type](param-list)?{?function?body?}????? capture-type有3種,空白,=和&。空白的話,function body里只能使用傳入的參數(可能也能用全局變量,這個沒試過);=表示可以用外部的變量(值傳遞);&表示可以用外部的變量(引用傳遞)。
void?funcX() {std::vector<int>?vec;...int?factor=3;/*?使用=,可以用外部的變量factor?*/int?cnt=std::count_if(vec.cbegin(),vec.cend(),[=](int?elem){?return?elem%factor;?}); }for
?????? C++一直遭人詬病的沒有foreach,現在終于彌補了這個遺憾。
void?funcX() {std::vector<int>?vec;...for(int?elem:vec){...}/*?相當于下面的代碼?*//*?for(std::vector<int>::iterator?it=vec.begin();it!=vec.end();++it)*?{*?????int?elem=*it;*?????...*?}*/ }auto
??????自動推測變量的類型,這是個好東西,又省心又省力。
?for(std::vector<int>::iterator?it=vec.begin();it!=vec.end();++it)/*?相當于下面的代碼?*/for(auto?it=vec.begin();it!=vec.end;++it)shared_ptr
????? 用于自動delete內存空間。內部自動計算引用次數(即有幾個指針指向這塊空間),當引用次數變成0時,自動調用delete處理。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u/2002913/blog/30650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oost库学习(0)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3D图形图像处理软件HOOPS介绍及下载
- 下一篇: CCpp.Call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