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同步数据
在兩臺服務器間同步數據的方法有很多種,我的原則一向是夠用就行,使用rsync對付目前的項目完全綽綽有余,沒有必要搭建更復雜的框架。這里記錄的rsync用法那是相當山寨,只是把平時摸索出來的心得稍微記錄下,如果以后真的要嚴謹的使用rsync,再回頭整理。現在,您就先湊合著看吧。
假設應用場景:從172.30.27.23同步數據到172.30.27.24
步驟1:簡單的同步腳本;該腳本運行在172.30.27.23上,加入到crontab定時同步數據
#!/bin/shrsync -vrtopg --progress /home/kevin/attached/ rsync_user@172.30.27.24::attached >> /home/kevin/logs/rsync.log
?
將該腳本保存為/home/kevin/rsync.sh
解析:rsync -vrtopg –progress 發送文件目錄 服務端允許用戶@服務端IP::服務端配置項
步驟2:發送端的定時同步
命令:crontab –e
寫入:*/2 * * * * sh /home/kevin/rsync.sh
步驟3:服務端的配置
命令:vi /etc/rsyncd.conf
編輯允許地址:hosts allow = 172.16.71.78 172.30.27.23
172.16.71.78是原來存在的IP地址,如果此處有多個地址,使用空格分隔即可
在配置配置:
?
attached:即是前面提及的“服務端配置項”
path:接收文件的存放路徑
read only=no:讀寫允許
uid:用于同步的用戶名稱
gid:用戶所屬組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motadou/archive/2010/02/14/1668308.html
總結
- 上一篇: .NET 2.0防止同用户同时登陆实例
- 下一篇: 有线路由器与无线路由器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