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性能优化系列总篇
目前性能優化專題已完成以下部分:
性能優化總綱——性能問題及性能調優方式
性能優化第四篇——移動網絡優化
性能優化第三篇——Java(Android)代碼優化
性能優化第二篇——布局優化
性能優化第一篇——數據庫性能優化
性能優化實例
?
后續計劃性能優化——診斷及工具(目前只有關于TraceView的介紹)、性能優化——內存篇、性能優化——JNI篇,性能優化——電量篇。
?
2、何為性能問題
在性能測試中存在兩個概念:
(1). 響應時間
指從用戶操作開始到系統給用戶以正確反饋的時間。一般包括邏輯處理時間 + 網絡傳輸時間 + 展現時間。對于非網絡類應用不包括網絡傳輸時間。
展現時間即網頁或 App 界面渲染時間。
?
響應時間是用戶對性能最直接的感受。
?
(2).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為每秒處理的事務數,是系統吞吐量的指標,在搜索系統中也用QPS(Query Per Second)衡量。TPS一般與響應時間反相關。
通常所說的性能問題就是指響應時間過長、系統吞吐量過低。
?
對后臺開發來說,也常將高并發下內存泄漏歸為性能問題。
對移動開發來說,性能問題還包括電量、內存使用這兩類較特殊情況。
?
3、性能調優方式
明白了何為性能問題之后,就能明白性能優化實際就是優化系統的響應時間,提高TPS。優化響應時間,提高TPS。方式不外乎這三大類:
(1) 降低執行時間
又包括幾小類
a. 利用多線程并發或分布式提高 TPS
b. 緩存(包括對象緩存、IO 緩存、網絡緩存等)
c. 數據結構和算法優化
d. 性能更優的底層接口調用,如 JNI 實現
e. 邏輯優化
f. 需求優化
?
(2) 同步改異步,利用多線程提高TPS
?
(3) 提前或延遲操作,錯峰提高TPS
?
對于數據庫優化、布局優化、Java代碼部分優化、網絡優化都可以歸納到上面的幾種方式中。具體見:
性能優化第四篇——移動網絡優化
性能優化第三篇——Java(Android)代碼優化
性能優化第二篇——布局優化
性能優化第一篇——數據庫性能優化
性能優化實例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wxishang1991/p/5235404.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ndroid性能优化系列总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Base 1.1.2 优化插入 Reg
- 下一篇: css盒子模型、文档流、相对与绝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