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Linux操作系统深入应用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59)Linux操作系统深入应用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目錄: 第一部分:嵌入式的含義 第二部分:DOS命令 第三部分:linux的發展歷史(與unix的關系) 第四部分: 基于ubuntu下的linux命令詳解大全 第一部分:嵌入式的含義 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學習路線: 1、什么是嵌入式? 除PC外的一切以應用為中心的專用計算機系統。(滿足人們特定需求) 專用的、可裁剪性的嵌入式設備。 2、嵌入式技術的特點: 低功耗、? 聯網化? 、RISC精簡指令集CPU 、? OS(linux、Android、RTOS)、分層(感知層、底層硬件、OS層、應用層)、跨度大,知識雜 3、三次信息化浪潮:個人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我們現在正處于的時代)--->物聯網 4、嵌入式開發用到哪些知識? 編程語言:第一層次:C語言 第二層次:ARM匯編 shell腳本 C++ JAVA 操作系統:第一層次:linux移植 第二層次:RTOS Android ((RTOS是一類操作系統,Andriod系統就是基于linux內核) 硬件方面:會看懂硬件手冊、原理圖,懂得串口,usb等常見通信原理及編程,懂得LCD,觸摸屏等常見原件的工作原理及編程、傳感器等 5、嵌入式開發以軟件為主,但是需要對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嵌入式涉及面廣,需要能夠持續學習;細節較多,需要耐心和細致的洞察力。 6、嵌入式總結: 嵌入式是處理軟硬結合的部分 嵌入式軟件開發并不需要會設計硬件電路和自己畫PCB(印刷線路板) 嵌入式軟件開發以C語言和linux系統為主 7、朱老師嵌入式學習路線: 完全學習:1、嵌入式核心課程----->2、Android擴展----->3、物聯網項目擴展 (1)、嵌入式核心課程: 0.基礎預科 ? ? ? ? ? ? ? ? ? ? ? ? ? ? ? 包括C語言基礎? linux命令基礎:已經完結 1.ARM裸機全集? ? ? ? ? ? ? ? ? ? ? ? 需要理解? 匯編 硬件圖 2.C語言專題精講篇? ? ? ? ? ? ? ? ? ? 數據結構 算法 C語言 3.uboot和linux內核移植(uboot移植 linux-kernel移植 rootfs制作) 4.linux應用編程和網絡編程? ? 5.linux驅動開發 6.階段項目篇 (2)、Android擴展 Android HAL驅動? ? ? 基于linux Android 系統定制? ? ?基于linux Android 應用開發 (3)、物聯網擴展 GPS和地圖查詢服務 wifi 藍牙接口 zigbee RFID(射頻卡) 8、嵌入式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關系: (1)物聯網包括三個層次:應用層(人的反應,客戶端)、網絡層(人的大腦處理層,服務器端)、感知層(各種處理器,底層硬件) 嵌入式是一種技術,物聯網是一種具體應用(物聯網的基礎就是嵌入式) (2)云計算作用于物聯網的應用層,云計算依賴于物聯網的聯網能力,當前的模式是賣產品,云計算是賣服務,未來=瘦客戶端+云計算、大數據 (3)大數據:物聯網的主要功能就是產生監測數據,傳播數據,分析數據(大數據來源于物聯網感知層,即各種嵌入式設備) 大數據源于嵌入式設備,傳播于物聯網絡,分析于云計算。 第二部分:DOS命令 (1)DOS系統概述 1、現在家用電腦的操作系統大多都是用的 Windows 95,但在1995年Windows 95推出以前,占統治地位的操作系統是DOS(Disk Operation System 磁盤操作系統)。 2、注意,在DOS下電腦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做完以后才能開始下一件事,所以人們把DOS稱為單任務的操作系統。 和 Windows 95中用鼠標尋找圖標來運行程序不同,DOS中是通過輸入英文命令加回車鍵這種方式來執行程序的。 3、在DOS中,文件與目錄是最重要的概念,這和95一樣,不同的是,“目錄”在95中叫做“文件夾”。 如果我們想查看電腦中的目錄和文件,可以輸入dir命令,然后回車。 帶有<dir>的是目錄,沒有的則是文件,這些目錄里都分門別類地存放著許多不同用途的文件。 4、在DOS中,文件名的規則是8.3形式,即一個文件名由文件基本名和文件擴展名組 成,中間用點“.”隔開, 文件基本名由不超過8個英文字母或數字組成,文件擴展名由不超過三個英文字母或數字組成,文件基本名必須有,擴展名可以沒有。 5、如果我們要看看某個目錄里的文件,那么我們可以敲dir 某個目錄名回車,也就是查看某個目錄的意思。 6、 用dir命令來查看磁盤上文件時,你會發現文件后綴(即文件擴展名)有很多種,它們當中大部分都是有一定含義的。 其中凡后綴為exe、com或bat的文件都是可以直接執行的。 這些以exe為后綴的文件叫可執行文件;以com為后綴的文件叫命令文件;以bat為后綴的文件叫批處理文件。 如果我們要執行這些文件,只需在提示符下敲入文件基本名然后回車即可,不需輸入文件后綴。 所謂批處理,就是一下可以執行很多條命令,當我們想讓電腦完成一系列任務時,可以一個一個命令的執行,也可以將這些命令都裝入一個文件中,只要敲一下這個文件名,電腦就會將這一批命令一次執行完畢。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經常會建立一些批處理文件,來完成許多有著固定步驟的煩瑣工作。 7、小結? 用dir 查找某個目錄? 用文件基本名查看文件? dir命令就是相當于linux中的ls -al命令 (2)DOS目錄及子目錄 8、在DOS中,有個當前目錄的概念,就是提示符:后所顯示的目錄,如果要更改當前目錄,那么可以用cd命令,目錄是樹形結構的。 輸入cd .. 返回上一級目錄,在DOS中,這個兩點就表示當前目錄的上一層目錄,一個點表示當前目錄,有時,我們叫上一級目錄為父目錄。 在子目錄中用dir命令列文件列表時,我們會發現,.和..都算作文件數目,但大小為零。 9、進入一個目錄的子目錄并不需要用CD命令一層一層進入,可以用一行命令完成, 比如要進入 WINDOWS目錄下的SYSTEM子目錄,只要輸入CD WINDOWS\SYSTEM就可以了,也可以輸入CD C:\WINDOWS\SYSTEM, 如果要回到根目錄,那么也不必多次輸入CD ..來完成, 可以直接輸入CD \,\就表示根目錄。 10、實際上,要完整地表達一個子目錄應該是盤符加目錄,比如C: \DOS\TEMP,那么完整地表達文件呢? 就是盤符加目錄加文件名,比如C:\DOS\TEMP\ME.TXT,C:\DOS\TEMP\就叫做ME.TXT的路徑。 11、如果我們要更換當前目錄到硬盤的其它分區該怎么辦呢?當然不是使用CD,否則我就不用說了,這時應該輸入盤符然后回車。 比如要到D盤,那么就輸入D:,然后回車,瞧,現在提示符就變成D:\>了。 再用dir命令,就是列出D盤的文件了。 12、DOS系統的啟動 電腦剛啟動時,要先從某個磁盤上將一些系統程序讀入內存后才能正常工作,我們將這個磁盤叫做啟動盤。 通常,我們用A盤或C盤作為啟動盤,在特殊情況下,硬盤的其它盤符和少數電腦的光盤也可以作啟動盤。制作啟動盤需要使用sys命令. 13、DOS系統的啟動過程? ?開機--->IO.SYS--->MSDOS.SYS--->CONFIG.SYS--->COMMAND.COM--->AUTOEXEC.BAT DOS系統啟動時,要先從啟動盤中讀取兩個系統文件IO.SYS、MSDOS.SYS,然后在啟動盤的根目錄下尋找并執行 CONFIG.SYS、COMMAND.COM、AUTOEXEC.BAT三個文件。 14、其中IO.SYS、MSDOS.SYS和 COMMAND.COM這三個文件缺一不可,否則電腦將無法正常啟動。 CONFIG.SYS和AUTOEXEC.BAT這兩個文件是用來配置系統運行環境和自動執行一些命令,它們對電腦的運行性能以及許多設備的驅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它們的內容進行修改, autoexec.bat叫做自動批處理文件,它是批處理文件的一種,因為DOS啟動時會自動運行它,所以叫做自動批處理文件。你可以把自己每次啟動電腦時都要運行的程序放在里面。 如果電腦在根目錄下找不到這兩個文件,也是可以運行的,但有許多復雜的軟件和設備將無法正常工作。比如光驅、聲卡以及Windows程序等。 (3)DOS常用命令? ? DOS的命令分為內部命令和外部命令,內部命令是隨command.com(cmd)裝入內存的,而外部命令是一條一條單獨的可執行文件。 內部命令都集中在根目錄下的command.com文件里,電腦每次啟動時都會將這個文件讀入內存,也就是說在電腦運行時,這些內部命令都駐留在內存中,用dir是看不到這些內部命令的。 而外部命令都是以一個個獨立的文件存放在磁盤上的,它們都是以com和exe為后綴的文件,它們并不常駐內存,只有在電腦需要時,才會被調入內存。 1、dir命令(相當于linux系統下的ls -al命令,directory(目錄)的縮寫) ----dir/p 使得計算機在顯示完一屏內容后先停下來,等看完后可以按任意鍵繼續瀏覽 ----dir/w 所有文件在一屏內都顯示出來,文件的大小和生成時間都被省略 ----dir命令不但可以查看目錄中有什么文件,還可以查看目錄中某個文件的信息(例如輸入dir abc,就是查看當前目錄中文件abc的信息,包括它的大小和生成時間。) ----dir命令不但可以查找和顯示一個特定的文件,還可以顯示一類文件。(例如輸入dir *.bat,顯示的就是所有擴展名是bat的文件。) ----dir +基本名.exe 可以直接執行文件 ----dir/as命令? 作用是查看系統文件。 ----/*那這里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DOS命令中,*在文件名中出現是代表任意字符的意思。 例如,A.*就代表了文件基本名是A,擴展名是任意的所有文件。 那么dir a.* 就是把文件基本名是a的所有文件都顯示出來。 如果用dir A*.*,將會出現什么結果呢?結果是顯示了文件基本名以A開頭的所有文件。 再深入一點,dir *.*是什么意思呢?在這里文件基本名和擴展名都是任意的,那就等于代表了所有文件,所以這和只輸入dir的作用是相同的。 因為*可以代替任意字符,所以我們稱之為通配符。*/ ----/*另一種通配符----? ?和*有什么區別呢?區別就在于*可以代替文件名中的多個字符,而?只能代替文件名中的一個字符。 比如a*.*是代表所有文件基本名以a開頭的文件,而a?.*是代表文件基本名只有兩個字符,并且第一個字符是a的所有文件, 同理a??.*是代表文件基本名只有三個字符,并且第一個字符是a的所有文件。 兩者還有一個區別,在文件名中出現*后,其后的所有字符都不起作用, 比如A*.*和A*b.*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為*后的b已經不起作用了,但A*.*和A*.com就不一樣了,因為中間隔了一個分隔符“.”,*的作用不能超過分隔符。 在作用不超過分隔符這一點上,?和*是一致的,但是,無論在文件基本名或擴展名中出現在?后,后面的字符仍然起作用。 例如,a?.bat和a?b.bat是不同的意思,前者代表了文件擴展名是bat,而文件基本名是兩個字符,且第一個字符是a的所有文件,后者代表了文件擴展名是bat,而文件基本名是三個字符,且第一個字符是a,第三個字符是b的所有文件。*/ ----在使用通配符時,文件基本名和擴展名中最多只能各出現一個*,而?可以在不超過文件名和擴展名長度的前提下出現多個。 例如:這三個文件名a???.b??、 a????b?.?c?及??a?b??c.??d 都是可以的。 總結,dir命令最大的用途就是讓你了解磁盤到底都有些什么,還剩下多少存儲空間。 最后還有一個小竅門,如果你想知道A盤上都有什么,你不必先輸入a:,變換當前驅動器為A盤后,再敲dir;你可以直接在當前磁盤中鍵入dir a:. 2、cd命令(change directory(改變目錄)的縮寫) ----提示符是c:\>的含義是:c:說明現在的工作盤是c盤,即當前盤是硬盤。這個緊接著c:后面的\告訴我們,當前的工作目錄是根目錄。這個>的作用只是為了把工作目錄和我們要輸入的命令分隔開來,沒有其它的意義。 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提示符上看出當前的工作盤和工作目錄是什么。 ----進入子目錄就輸入cd+空格+子目錄名,想返回上一層目錄,就輸入cd ..(兩點)。 cd命令的用途就是讓我們可以到任何一個目錄去。 我們把不同功能的文件分別安排在不同的目錄內,是為了管理方便,可是當我們要使用某個文件時,我們就得到該文件所在的目錄中去。 3、md和rd命令 ---磁盤里的目錄都是我們自己創建的,我們建立這些目錄的目的,就是為了分類組織文件,如果我們有一類新的文件,就需要再建立一個新的目錄。 ----直接在某個磁盤下 md +目錄名 ----既然能建立目錄,當然也就可以把它刪除,rd命令就是干這活的。rd +目錄名 /*使用rd刪除命令的幾個注意點: 1、要刪除的目錄里不能再有子目錄 2、要刪除 的目錄里不能再有任何文件 3、不能刪除當前目錄,需要退到上一級刪除 4、根目錄不能被刪除 */ 4、copy命令 ----復制文件的主要目的有兩條,一是為重要的文件作一個備份,以免被刪除后追悔莫及;二是在不同計算機之間交換信息。 ----copy命令格式: copy 源文件名 目的文件名 注意:無論源文件還是目的文件 1、如果不指明驅動器名,即為當前驅動器 2、如果不指明目錄,即為當前目錄 3、如果不指明文件名,即為相同的文件名 5、del命令(delete(刪除)的縮寫,顯然它的作用就是“干破壞”刪除文件。注意是刪除文件) ----del命令的格式:del 文件名 ----要刪除一類文件,可以使用通配符。例如del *.tmp,就是把所有擴展名是tmp的文件都刪除。 ----你也可以刪除當前目錄中的所有文件,命令很簡單:del *.*或del . ----del命令還可以刪除非當前目錄中的文件,例如del a:\bmp\sea.bmp,就是把A盤上bmp目錄下的sea.bmp文件刪除。 /*刪除無用的文件,可以使磁盤的可利用空間增大。 但在刪除文件之前,你最好知道此文件的用途,確定沒有用之后,才可以刪除,否則追悔莫及。 尤其使用del .和del *.*時要更加注意,因為一個目錄中的文件都將被刪除。 */ 6、ren和type命令 ----如果想給一個文件改個名字,可以用ren(rename)命令。 ----ren命令的格式是:ren 源文件名 目的文件名。(例如把abc.txt改成bne.dat,就可以輸入ren abc.txt bne.dat。) 注意:如果用ren命令更改非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名,那么源文件名和目的文件名要在同一個目錄內。 ----type命令,可以知道文件里寫了什么東西。 ----type命令的格式就是:type 文件名 type 命令也可以使用通配符 7、format命令 /*軟盤在使用前需要先格式化,在軟盤上作出許多位置標記,然后才能向上面填寫數據和文字,這就好象在一張白紙上畫格子,然后再在這些格子中寫字一樣。 這個在軟盤上打格子的過程,就叫格式化。給軟盤格式化,要使用format命令。*/ ----format命令的格式很簡單: 格式化A盤,就是format A:,格式化B盤,就是format B:。 8、diskcopy 命令(磁盤復制。所謂復制磁盤就是復制出一個和原來磁盤內容一模一樣的磁盤,其實和復制文件也差不多。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備份) ----diskcopy命令的格式:diskcopy 源驅動器名 目的驅動器名。(eg:diskcopy a:? b:) 9、deltree和mem命令 ------快速刪除目錄的命令--deltree,這條命令不管目錄下面有多少子目錄和文件,都會一次性刪除。 ------mem是memory的縮寫,該命令用來查看你的計算機內存有多少,以及內存的使用情況。 10、chkdsk命令(chkdsk是check disk的縮寫,用來檢查你的磁盤的使用情況。) ----chkdsk命令的格式是: chkdsk 磁盤名,例如要檢查A盤使用情況,就輸入chkdsk A: ,檢查c盤使用情況,就輸入chkdsk C: ,如果直接輸入chkdsk,就檢查當前磁盤的使用情況。 11、sys命令 -----DOS為制作啟動盤專門提供了一條命令,這就是sys命令。 -----sys命令的格式很簡單: sys 驅動器名 -----例如在C盤提示符下輸入: sys a:,就是將C盤上的系統文件傳輸到A盤上,把A驅動器中的磁盤制作成啟動盤。 -----使用format a:/s命令在格式化磁盤的同時制作系統盤。如果一張軟盤具有啟動功能,那么它的根目錄下一定有io.sys、msdos.sys和command.com三個文件,而且,前兩個文件必須處于磁盤最前面的磁道上。 /*當我們用dir命令查看剛制作的啟動盤時,我們可以看到根目錄下有COMMAND.COM文件,卻看不到IO.SYS、MSDOS.SYS這兩個文件。 其實,這兩個文件是系統文件,直接用dir命令是看不到的,如果我們用dir/as命令就可以看到它們了,這個命令的作用是查看系統文件。 另外提一下,我們不能簡單地用copy命令來制作啟動盤,因為用copy命令拷貝的系統文件并不一定能放置在最前面的磁道上。 */ 12、path命令 /*在DOS提示符下,如果我們要執行某個可執行文件,電腦會在磁盤上尋找這個文件, 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它只在當前目錄下尋找,如果沒有找到則提示出錯。 這也就是說,如果要執行某個文件前,都要將當前目錄轉換到它所在的目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OS提供了一條Path命令, 如果在Path命令中定義了某個目錄,那么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執行Path中指定目錄里的文件. path命令的格式很簡單: path 目錄名,如果有很多目錄,中間就用;(不要記錯了,是分號不是逗號)隔開。 要加入新的目錄,就在最后一個目錄的后面加一個; 然后再輸入新的目錄名就可以了。 講個例子吧,比如,path=c:\dos;c:\windows;c:\ 這條命令就是說,當我們執行一個文件時,電腦先在當前目錄下查找這個文件,找到則執行, 如果沒有找到,則電腦按照path命令所指定的目錄順序去查找,先在C盤dos目錄下,然后在windows目錄下,最后在C盤根目錄下尋找這個文件。*/ 13、edit命令 14、tree命令 (4)DOS命令集錦 1、cd 改變當前目錄 ? ? ?sys 制作DOS系統盤 copy 拷貝文件 ? ? ? del 刪除文件 deltree 刪除目錄樹 ? ? ? dir 列文件名 diskcopy 磁盤復制 ? ? edit 文本編輯 format 格式化磁盤 ? ? ? md 建立子目錄 mem 查看內存狀況 ? ? ? type 顯示文件內容 rd 刪除空文件目錄 ren 改變文件名 2、新的命令 -----cls 清屏 [適用場合] 屏幕上太亂了,或是屏幕上出現亂碼了, 清除屏幕上顯示內容但不影響電腦內部任何信息 [用 法] cls 回車 -----help? ? ? ?它可提供所有命令的幫助。 [適用場合] 當您想具體了解DOS命令的使用方法時使用 [用 法] help 提供所有DOS命令幫助 help [DOS命令] 提供有關命令的幫助 如果你只大致記得某個命令,可以在提示符后直接輸入help命令 -----move 移動文件,改目錄名 [適用場合] 移動文件到別的目錄 [用 法] move [源文件名] [目的目錄] 移動文件至新目錄下 move [源目錄名] [目的目錄名] ? ? ? 改目錄名 [例 子] c:\>move c:\autoexec.bat c:\old 移動autoexec.bat文件至old目錄下 c:\>move c:\config.sys c:\temp 移動config.sys文件至old目錄下 -----xcopy 拷貝目錄和文件 [適用場合] 在進行連同子目錄一起拷貝時很有用,在拷貝大量文件時比COPY命令要快得多 [用 法] xcopy [指定文件名] [目的目錄] 把指定文件拷貝到指定目錄 xcopy [源目錄] [目的目錄] ? ? ? ? ? ? ?將源目錄連子目錄考到目的目錄下 xcopy *.* [目的目錄]? /s ? ? ? ? ? ? ? 將文件與非空子目錄拷貝到指定目的目錄 -----date /time 顯示及修改日期 [適用場合] 想知道或修改時間和日期 [用 法] date 顯示和改變當前日期 [例 子] C:\>date 09-20-1996 將日期改為1996年9月20日 C:\>date Current date is Tue 08-20-1996 Enter new date (mm-dd-yy):09-20-1996 按月-日-年的順序修改當前日期 直接按回車鍵忽略修改日期 -----defrag 磁盤碎片整理 [適用場合] 磁盤讀寫次數很多,或磁盤使用時間很長了,可能需要使用這條命令 整理磁盤。磁盤碎片并不是指磁盤壞了,而只是由于多次的拷貝和刪 除文件后,磁盤使用會很不連貫,致使速度變慢。 [用 法] 1. C:\>defrag ? ? ? ? ? ? ? 2. 選擇要整理的磁盤 -----undelete 恢復被刪除的文件 [適用場合] 當不小心刪錯了文件時,它可以用得上。 DOS刪除文件時,只是將文件從分配表中去除,在磁盤存儲區內將文 件名的第一個字母刪除,文件內容并未馬上從磁盤中刪除,所以能恢復。 [用 法] undelete 恢復已刪除的文件 undelete /all 恢復文件且不再詢問是否恢復, 以"#%&-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的順序為第一個 字母來恢復文件 undelete /list 列可恢復的文件名 undelete /s 可將undelete駐留內存,但幾乎沒人這樣使用 慎用命令: del *.* 刪除當前目錄所有文件 [建 議] 在C盤根目錄使用del *.*會使電腦找不到鼠標、光驅、不能使用 windows,甚至不能啟動。 事實上在任何目錄中使用這條命令,都需 要好好考慮。 deltree *.* 刪除當前目錄下所有目錄與文件 [建 議] 在C盤根目錄中使用這條命令,那你必須要保證你的頭腦是清醒的, 而且你保證這樣做是有必要的,但我們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這 樣使用這條命令。 在任何目錄下使用deltree *.*都會產生與 del *.*一樣甚至更壞的結果。慎之!慎之! format c:/u 格式化C盤 [建 議] 除非你的硬盤被病毒感染得很深,或者有一個真正電腦專家告訴你應 該這樣做,否則不要將C盤格式化,它會使你丟失一切信息,還需要 花幾個小時來重新安裝所有的軟件。 fdisk 硬盤分區 [建 議] 硬盤分區時,一定要讓一個曾經使用過這條命令的人來幫助你使用, 否則你將失去所有信息,甚至連硬盤都不能使用了。 recover 覆蓋磁盤 [建 議] 在DOS 6以后就不再有這條命令了,如果你使用的是老版本的DOS,勸 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要使用它,它除了將你的硬盤所有的信息破壞掉就 沒有其它作用了。 (5)? 使用批處理文件 1、后綴是bat的文件就是批處理文件,是一種文本文件。 簡單的說,它的作用就是自動的連續執行多條命令,批處理文件的內容就是一條一條的命令。 2、此外電腦每次啟動時都會尋找autoexec.bat這條批處理文件,從而可執行一些每次開機都要執行的命令, 如設置路徑path、加載鼠標驅動mouse、磁盤加速smartdrv等,可以使您的電腦真正自動化。 第三部分:linux的發展歷史(與unix的關系等)? ? clear命令用來清屏 1、linux的應用在 1、服務器架設工作站 2、桌面計算機 3、嵌入式系統移植裸機 2、linux中的各種配置均以文檔文件形式存在。 3、在linux內核中,主要內核模塊包括: 進程管理、 定時器、中斷管理、內存管理、模塊管理、虛擬文件系統接口、文件系統、設備驅動程序、進程間通信、 網絡管理、系統啟動等 4、linux思想:一切都是文件、每個軟件都有確定的用途 5、linux與Unix的區別:linux是廣大黑客、軟件開發者遵循GNU原則開發的模仿Unix的操作系統,兩者的根本區別是Unix 的核心是有版權的,而linux的內核源代碼是免費開源的。 6、存儲器表示計算機存儲信息的能力,存儲器系統包括主存儲器(內存儲器)、輔助存儲器(外存)、高速緩沖存儲器。 7、GRUB是一個多重操作系統啟動管理器,既能引導linux,同時也可以引導windows。 8、x-windows與全shell環境切換: (1)在ubuntu系統中,當選擇圖形模式啟動,屏幕上出現鼠標的時候,按Ctrl+Alt+F2直接進入命令行模式。 (2)也可以用Ctrl+Alt+F7切換回圖形模式。 9、root用戶與普通用戶的切換: 切換到root用戶,使用sudo -i命令,接著輸入密碼即可;切換到普通用戶,使用命令:su +用戶名即可 10、使用help命令輸入想要獲得幫助的命令名即可: eg:help kill或者是help -s kill只提供被查詢命令的簡單語法 11、使用man命令獲得手冊頁幫助: man -f XX只顯示命令的功能而不顯示其中詳細的說明文件 man -a XX顯示所有的手冊頁,而不是只顯示第一個 12、x-windows是類Unix系統中圖形操作界面標準用法。 x并不是特指某一個具體軟件,而只是一種控制用戶怎樣使用圖形界面的協議簇,它規定了一個滿足這種協議的產品應該具有怎樣的功能。 第四部分:基于ubuntu下的linux命令詳解大全 Ctrl+Alt+T調出命令模式 Ctrl+Alt+enter使命令窗口全屏顯示 1、linux是一種類unix系統,它的源代碼都是開源的,linux認為每一個用戶都是專業人士,操作命令麻煩,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同時它擁有比較好的設計理念,可移植性較好,性能夠好。像Android這種移動式操作系統就是基于linux內核的。 2、進入ubuntu終端的方法:ctrl+alt+t 3、windows中:文件隱藏與不隱藏是通過設置文件屬性來實現的。在windows中查看隱藏文件的方法:菜單欄-->工具-->文件夾類型-->查看-->顯示所有文件。 在linux中,linux的隱藏文件的特點是文件名以點開頭,跟文件屬性無關,在linux中查看隱藏文件用ls -al命令。 4、相對路徑與絕對路徑:路徑(pathname)? ? ? ? ? ? ?全路徑=路徑+文件名 絕對路徑:路徑是從絕對位置開始的,在windows中的絕對路徑是從某一個盤符開始(eg:c:\)而linux中是從根目錄‘/’開始的,eg:/abc/123/def.txt, /abc/123/def.txt就是一個一個絕對路徑。 路徑分為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相對路徑就是指明路徑的時候不一定是從根目錄開始的,是從當前路徑開始的) linux中../代表上一層目錄。 5、linux的內核版本與發型版本的關系:linux本身指的是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或者說是一個操作系統的主要文件),但是只有內核是無法直接使用的,我們所需要的可以使用的操作系統是一個包含了內核和一批有用的應用程序的一個集合體----linux發行版本。eg:ubuntu、centos系列、redhat等? 6、人與計算機交互的兩種方式:(1)GUI(圖形用戶界面)? ? (2)cmdline命令行方式 ---------------------------------------------------------------------------------------------------------------------------------------------------------- 7、linux常用命令: (1)ls(list 列表) 作用:使用列表把當前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顯示出來 ls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ls -l? 顯示詳細信息(包括字節大小等) ls? ? ?普通顯示列表 ls -al 把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的詳細信息列出來 補充:man手冊的使用(通過查詢man手冊來獲得離線幫助信息的linux命令的詳細使用方法) man 1 ls(其中1表示查詢) man 2 ls(查詢linux系統內核提供的api文件) man 3 ls(查詢c庫) (2)cd(change directory更改目錄) 作用:用來切換目錄,涉及到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 ?.代表當前目錄? ?..代表上一層目錄 cd .. 返回上一層目錄 cd XX 進入下一層目錄(當不知道要進入的下一層目錄是啥時,先用ls命令調出信息,再用cd xx進入) cd ../../ 進入上上層目錄 cd - 顯示當前路徑是從哪一個路徑進來的 cd .與cd ./命令一樣,都是顯示當前目錄 cd ./abc.out 進入當前目錄下的一個文件(或者cd ./*.*) 補充:以d開頭的為文件夾,以-開頭的為某一個文件 如果不想打出完全的命令行,可以輸入開頭的時候加上TAB? ? 。 (3)mkdir命令(make directory,創建文件夾) 作用:創建空文件夾 mkdir -p 級聯創建文件夾? ? eg:mkdir -p h/j/kd/t.c? ? ?//注意反斜杠的存在 (4)touch 作用:創建空文件 (5)vi編輯空文件內容 作用:使用vi來編輯一個文件內容 vi pathname vi的2種模式: 1、命令模式:當vi打開時默認為命令模式,這時候只能輸入命令 2、輸入模式:需要由默認命令模式轉換為輸入、編輯模式時,按a或者i鍵 輸入完成后如果要保存,先退回到命令模式(在輸入、編輯模式下按ESC鍵退出),在回到命令模式后,輸入(:wq 保存并且退出) (:w只保存退出) (:q不保存退出) *(:wq!保存并強制退出)* *(:q!不保存并強制退出)* vi的高級使用: 1、設置顯示行號: 在命令模式下輸入? :set nu(在命令模式下輸入? :set nonu 會不顯示行號) 2、快速切換行: 在命令模式下輸入 :行數 3、查找某個內容xxx? ? 在命令模式下輸入? /xxx 4、設置永久顯示行 修改vim的配置文件? ~/.vimrc,在其輸入set nu即可 5、行刪除: 命令模式下,先把光標移動到要輸入的行,然后輸入dd;如果要刪除連續多行,把所需要刪除的行數 xdd (6)cat 作用:直接在命令窗口下顯示文件內容,也可以直接向文件中輸入內容。 使用ctrl+D推出cat命令。 (7)mv(move 移動) 作用:在目錄間移動文件或者是文件夾,或者是重命名文件(包括文件基本名或者是擴展名) mv? 源文件pathname(絕對路徑)? ?目的文件pathname(絕對路徑)? ? // 移動文件 mv? 原文件? ?目的文件? ? ? ? ? ? ?//在同一路徑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文件名稱 (8)cp(copy 復制命令) 作用:復制文件或者文件夾 cp 源文件pathname(絕對路徑)? ?目的文件pathname(絕對路徑)? ? // 復制文件 cp -r 復制文件夾 cp -f 強制復制 cp -rf 強制復制文件或文件夾 (9)rm(remove 移除,刪除命令) 作用:用來刪除文件或者文件夾 rm? ?文件pathname? ? ?//刪除文件 rm? -r? 文件夾pathname? ?//刪除文件夾 rm? -f? ? ? ? ? ? ? ? ? //強制刪除并強制執行 rm -rf //刪除有內容的文件夾 (10)rmdir(remove directory刪除文件夾) 注意:rmdir只能刪除無內容的空文件夾? 當然使用rm -rf刪除也是可以的 (11)pwd(print work direcory 打印工作目錄) 作用:打印出當前的絕對路徑(注意與cd -命令的區別) (12)ln(link,連接文件,在linux中才有連接文件的概念) 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例如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實際上快捷方式和它指向的源文件是獨立的2個文件,兩個都會占有硬盤空間,效果相當于在用戶訪問快捷方式時,快捷方式中存有指向源文件的地址,等效于訪問它所指向的文件,刪除了快捷方式對于源文件沒有影響。 在linux中,有兩種連接文件: (1)一種叫做軟連接(符號連接),效果等同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但又不是快捷方式(軟連接是一種主從關系,源文件是一種主,快捷方式是一種從) 創建一種軟連接:? ln -s 原文件名 目標文件(符號連接文件名,目標文件指向原來文件名) (2)一種叫做硬連接:硬連接是一種平等關系刪掉其中任意一個,還有一個剩余(硬連接實際上和源文件在硬盤中是同一個東西,好比是一個東西的兩種叫法,效果類似于硬盤上的一個文件) 創建一種硬連接:? ln 源文件名 連接文件名 13、linux中文件類型表示方法 ‘d’開頭,代表這是一個文件夾,是directory的縮寫 ‘l’開頭,表示這是一個符號連接文件,后面會用->打印出它指向的原文件 ‘-’開頭,代表這是一個普通文件 eg:- rw- r-- rw- 一共有10個字符,第一個字符表示文件類型,后面9個表示文件操作權限(注意:其中普通文件指文本文件和二進制文件 eg:a.c a.txt a.out,其中的-表示沒有操作權限,而三類管理級擁有這個權限) ‘s’開頭,表示是socket文件 ‘p’開頭,表示管道文件? pipe (13)apt-get命令 作用:在ubuntu系統中用來在線安裝、卸載軟件的程序(注意是在線) apt-get? install? ?xx apt-get? remove? ? xx (14)虛擬機下的ubuntu上網問題 VMware虛擬機中網絡的三種配置: 1、橋接(適合無線使用) 第一步:菜單欄,找到虛擬機設置--->設置--->硬件--->網絡適配器--->橋接模式 第二步:橋接到可以上網的網卡(菜單欄--->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選擇橋接到自己windows中可以上網的網卡上) 第三步:設置DHCP并重啟網卡 2、NAT (適合插有線時使用) 第一步:菜單欄,找到虛擬機設置--->設置--->硬件--->網絡適配器--->NAT模式 3、hostonly(僅主機可以上網,虛擬機不可以上網) (15)linux命令行中的一些符號的含義: . 代表當前目錄 ..代表上一層目錄,是當前目錄的父目錄 -代表前一個目錄。至于是從哪一個目錄到哪一個目錄是不確定的(注意與..的區別) ~代表當前目錄的宿主目錄(操作系統為當前用戶所設計的用來存放文件、工作的默認目錄,相當于windows中的我的文檔,我的視頻之類的目錄) /代表根目錄 ¥命令提示符(代表普通用戶) #超級用戶(root用戶) *萬能匹配符號,起代替作用 普通用戶的宿主目錄在 /home/username/下,快捷鍵cd ~進入 root用戶的宿主目錄在:/root下 (16)超級用戶與普通用戶的轉換 普通用戶轉為超級用戶? 輸入命令 sudo -i? 然后輸入設置的密碼 超級用戶轉換為普通用戶? 輸入命令 su +用戶名即可 (17)rwx與權限表示 d rwxr-xr-x 一共有10個字符,第一個表示文件類型,是一個文件夾,剩下的9個分成3組,表示文件權限 rwx解析:r:可讀 w:可寫 x:可執行 eg:rwx可讀可寫可執行? ? ? r--可讀不可寫不可執行 前三個表示此文件的屬主(所有者)對文件的權限 中間三個表示此文件屬主所在的組對文件的權限 最后三個表示其他用戶對文件的權限 (18)linux高階命令 1、find? ? 功能:在linux文件系統中,查找這個文件在哪里(注意是linux所有文件中) 用法:find 路徑 -name ‘文件名’? ? eg: find / -name wzxiao 2、grep 功能:在一個文本文件中查找某個詞 用法: grep -nr ‘要查照的某個詞’? ? ?其中-n表示查找結果中顯示行號? -r表示遞歸查詢 3、which 功能:查找一個應用程序(二進制文件)在哪個目錄下? ?eg:which ls 4、uname 功能:查看系統版本信息等 用法:uname -ar 5、tree/lstree 功能:顯示文件和目錄由根目錄的開始的樹型結構 6、開機和關機 shutdown -h now 立即關機 init 0 關機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啟 reboot 重啟 7、磁盤空間查詢 df -h 顯示已經掛載的分區列表 du -h 文件夾/文件名? ?列出文件或者文件夾的大小 8、mount/umount(卸載) 功能:用來掛載磁盤(U盤、sd卡)到文件系統中 9、權限管理: 切換到root用戶,使用sudo -i命令,接著輸入密碼即可;切換到普通用戶,使用命令:su +用戶名即可 10、網絡配置命令: ifconfig eth0 IP? 設置IP地址 ifconfig eth0 UP? 啟動網卡 ifconfig eth0 down 禁用網卡 ifconfig eth0 IP? ?netmask ip? 同時設置IP和子網掩碼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wycBlog/p/761168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59)Linux操作系统深入应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解决spark中遇到的数据倾斜问题
- 下一篇: iOS如何在iTunes网站查看并下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