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5G基站年底不少于7000个 5个市辖区连续覆盖
作為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南昌5G建設基礎堅實、5G應用場景豐富。記者從政府部門獲悉,南昌市印發《南昌市5G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加速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助推我市構建“4+4+X”新型產業體系。截至2019年底,南昌市已有超過1000個5G基站。
現狀:5個市轄區實現連續覆蓋
2019年,南昌市成立了全市5G發展工作推進小組,統籌推進我市5G通信網絡布局和基站建設,全力打造全國5G應用示范城市。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5G基站共開通1346個。已實現紅谷灘新區、東湖區、西湖區、青山湖區、青云譜區等5個市轄區的連續覆蓋,整體覆蓋率95%以上;其余縣區重點區域覆蓋,整體覆蓋率60%以上;建成紅谷灘中心區、八一廣場區域、省行政中心區域、VR產業基地、機場快速路(楓生高速、金山大道)、昌北機場、南昌火車站等精品5G覆蓋區,覆蓋率99.5%以上。
同時,包括“中石化5G+VR教育實訓”、“南大一附院5G+智慧醫療”、重點區域“5G+VR”智慧安防、“5G+VR”智慧社區、“5G+VR”交通整治等5G應用項目超過200個。高新區“5G+VR”產業示范園已初具規模,集聚了一批5G相關企業,新引進了大唐網絡和深圳捷豹電波等5G企業,努比亞和龍旗信息已經開始布局5G手機生產。
“2020年,我們計劃新建6000個左右5G基站,到年底全市5G基站不低于7000個,同時向基礎電信企業無償開放全社會公共資源。”南昌市工信局局長助理王綠春表示,未來,南昌市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重點攻克觸摸屏、高清攝像模組等關鍵元器件技術,全面推動5G與VR、移動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深入融合創新,培育一批本地5G“瞪羚企業”,招引一批國內外重點知名企業,形成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發展:5G產業規模力爭達到500億元
《規劃》分2020年、2023年、2025年三個時間節點,進行了“三步走”的目標設計。到2025年,初步建成國內“網絡供給位居前列、行業應用深度融合、核心產業高度匯聚、安全體系支撐有力”的5G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一極,將南昌打造成全國有重要影響力和省內率先引領的5G融合創新應用和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
“南昌市將催生新產業、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動能,構建符合南昌特色的5G應用和產業生態體系。”南昌市工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伍秋平說,南昌市將力爭實現重點城鎮以上5G網絡全覆蓋,實現4G/5G/NB-IoT/eMTC多張網絡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打造5個以上有全國重要帶動力的5G示范應用標桿,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5G融合創新應用生態圈;引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30家以上,全市5G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5G網絡安全綜合保障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5G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資源具備高效先進的安全防御能力。
記者注意到,《規劃》確定以紅谷灘新區、高新區和小藍經開區為核心,向全市范圍梯次輻射帶動的“三核四地五區”5G產業發展總體空間布局。其中,紅谷灘新區、高新區和小藍經開區為5G發展核心引領區;經開區、新建區、青山湖區、青云譜區為5G產業發展集聚區;東湖區、西湖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等區域為5G創新應用區。
展望:實施十個重點工程
伍秋平表示,南昌市將大力實施5G精品網絡建設工程、5G+VR+科教文旅示范工程、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5G+智能駕駛示范工程、5G+智慧農業示范工程、5G+智慧城市示范工程、5G+智慧醫療示范工程、5G基礎產業培育工程、5G關聯產業發展工程、5G產業補鏈強鏈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
記者了解到,南昌市將以5G融合科教文旅、工業互聯網、智能駕駛、智慧農業、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應用示范為抓手,打造5G技術及成果轉化全產業鏈條,推動5G與垂直行業融合創新,充分發揮5G應用對全市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賦能作用。同時,在產業集聚、資金支持、人才培育等方面做出部署,為國內外更多5G優質產業資源、創新要素、人才團隊在南昌先行先試、落地生根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南昌在中部六省區域率先建成5G產業生態匯聚先導區。
此外,南昌市將“布局基礎產業、賦能關聯產業、培引產業集聚”三條產業路徑作為切入點,以5G通用型技術為依托,培育壯大虛擬現實(VR)、移動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聯網無人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南昌市建設“4+4+X”新型產業體系,進而推動全省“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支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南昌市5G基站年底不少于7000个 5个市辖区连续覆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G商用加速5G园区建设 2020年全国
- 下一篇: 华为与联通合作,“5G城市”首个联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