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曲阳北岳庙:存吴道子壁画真迹 揭皇家祭山之谜
[原標題]探訪河北曲陽北岳廟:存吳道子壁畫真跡揭皇家祭山之謎
河北曲陽北岳廟朝岳門(圖片來源:中新網攝影:于俊亮)
曲陽北岳廟吳道子壁畫《云行雨施》微縮圖(圖片來源:中新網攝影:于俊亮)
河北省曲陽縣北岳廟是歷代封建皇帝祭祀古北岳恒山之地,距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其主體建筑德寧之殿是中國目前尚存最大的元代木結構建筑,而殿內巨幅壁畫《天宮圖》更是唐代畫圣吳道子所創真跡僅存。
北岳廟位于保定市曲陽縣城西南,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間,至清初期一直為祭祀古北岳之所。該廟原占地南北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17.4萬平方米。現存遺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139米。據記載,歷代皇帝和地方官吏曾在北岳廟進行過300多次隆重的祭祀。1982年,北岳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站在北岳廟門口看到,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岳廟”的石碑立于廟門口右側。從導游平面圖上可見,整座建筑格局呈“田”字形,所有主體建筑在南北一條中軸線上,由南往北依次為神門、朝岳門、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石殿、德寧之殿。此外,還有碑樓、碑亭等數處,散建于中軸線兩側。
沿中軸線向北走約100米,即到達北岳廟朝岳門,該門單檐歇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兩間。
據曲陽縣文物保管所長王麗敏介紹,古代帝王祭祀北岳,跨過此門,就預示著隆重的祭祀活動正式開始。以宋代為例,祭祀時,北岳廟中軸線兩側全部有皇家衛隊把守,皇帝在古樂隊演奏中率眾臣步入朝岳門,在御香亭焚香三柱,沐浴更衣,經凌霄門、三山門、飛石殿,登上德寧之殿進行祭拜。祭拜之時,祭臺上會依次擺放好五谷,豬、牛
、羊三牲,三杯祭酒和三支長香,祭臺兩邊放編鐘和編磬。皇帝站在祭臺前,內侍錯位居后,文武群臣分列兩側。隨著執事官的引導,皇帝撣塵、正衣冠,拜香三次。拜香完成,皇帝開始祭酒,第一杯酒敬皇天、第二杯酒敬后土、第三杯酒敬神明。祭酒結束,當朝中書侍郎謹誦祭文,隨后皇帝登臺檢視群臣,在群臣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儀式結束。在王麗敏所長的引領下,記者來到德寧之殿。該殿坐北朝南,高30米,面闊九間,進深六間,外帶回廊環繞,重檐九脊殿頂的正脊兩端各有一對用琉璃彩瓦拼作而成的鴟吻,高3米有余,正脊的裝飾則采用了“九脊封十龍”的樣式,愈顯尊貴與莊重。整個大殿建在2米多高的石砌臺基之上,殿前有寬大月臺,臺基和月臺四周設有漢白玉石欄板和望柱,部分望柱頂端雕刻有石獅子,九十九只石獅子千姿百態,無一雷同,“德寧之殿為中國內地現存元代最大的木結構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規格最高的古建筑”,王麗敏說。
走進殿內,正中央供奉的是北岳恒山之神——崔瑩的神像,左右兩邊分別是輔神風伯、雨師,另有四位陪侍像。東西兩壁搭建有腳手架,并用綠色紗布遮蓋。王麗敏稱,所遮蓋處即為唐代畫圣吳道子創作的巨幅壁畫《天宮圖》。該兩側壁畫各高8米,長18米,總面積504平方米。由于年代久遠,出現了顏色失真、開裂起鼓、酥粉脫落等現象。為對壁畫實施有效保護,該縣于2006年聘請西安文物保護中心對壁畫現狀進行現場勘查,并制訂了《曲陽縣北岳廟壁畫保護修復方案》。2010年,又委托具有古代壁畫保護修復技術甲級資質的敦煌研究院實施修復工程。此項工程共計投資490萬元人民幣,2011年完成了前期調查工作,2012年至2013年開始對壁畫實施修復保護,現已竣工并等待專家驗收。而目前德寧之殿內展出的分別是東西兩幅壁畫的微縮圖。
據王麗敏透露,東壁畫《云行雨施》圖所繪為天宮中眾天神興云布雨、普降甘霖的具體情節和人物形象。畫作正中間有一條長達6.4米的巨龍,它體態蜿蜒,兩目晶瑩,須發柔眉,四爪蒼勁有力,若浮若動,幾欲破墻而出,頗具運動感。“東壁畫原畫上龍體使用了瀝粉,貼了金箔,遇到強烈閃電情況下,還會閃閃發光”。西壁畫《萬國咸寧》內容為諸天神在完成為民降福的任務后得勝回宮以及世間風調雨順的場景。最高處“飛天神”是全幅壁畫的精華,它相貌猙獰,肌肉粗健,橫空飛奔,氣勢逼人。兩幅壁畫均為鐵線描法,緊密的線條表達仕女的秀麗艷姿,長而流利的線條描繪出稠密重疊的衣紋、飄舉如飛的衣帶。畫中上百人物著色濃淡相宜,輕重得當,形象無一雷同,個個形神兼備。縱觀兩幅畫作,畫風灑脫流暢,“吳帶當風”之神韻躍然畫面之上。
沿德寧之殿西側臺階而下,則為北岳廟石刻館,館內保存古雕刻100多件,涉及人物、動物、佛像、經幢等,造型千姿百態。其中,一尊北齊年間的石佛尤為引人注目,該佛像高5米,寬1.7米,頭冠發髻、身著袈裟,彎眉曲目,神態溫柔慈祥,生動傳神,所雕衣飾飄飄欲舉,自然流暢,巧奪天工。
王麗敏說,石刻館內所有石雕均是從曲陽不同地方征集而來。曲陽石雕始于漢朝,興于唐宋,及至清朝就有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盛名。在清朝末年巴拿馬舉行的世界石雕藝術賽會上,曲陽石雕曾獲得世界第二名。“這些石雕充分展示了曲陽石雕藝術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風格和特點。”
北岳廟內另一瑰寶是保存完好的近200通碑文、石刻,其分布于中軸線兩側的東西碑廊內,是河北省最大的碑群之一。碑刻內容大多是歷代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重修北岳廟記及文人墨客的詩詞賦等,真、草、隸、篆和行書等字體均有。碑刻中最早的是北魏和平三年刻制,該碑刻是中國現存碑刻中的稀世珍品。
王麗敏表示,這些碑刻來自南北朝、唐朝、明朝、清朝和民國等各個時期,跨越1500多年,堪稱書法藝術的寶庫,為當代學者研究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演變,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史料記載,漢武帝天漢三年北岳祠始建于曲陽縣,漢宣帝神爵元年頒詔,確定東岳為泰山、西岳華山、南岳霍山(后改為衡山)、北岳恒山(現曲陽境內大茂山)、中岳嵩山。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年間曲陽建北岳廟,直至清順治十七年,才移祀北岳于山西渾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探访曲阳北岳庙:存吴道子壁画真迹 揭皇家祭山之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PPO Reno10 Pro+ / R
- 下一篇: 比亚迪认证二手车商城界面曝光,即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