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5 年科技成果大盘点,有几大重要领域不得不看
提起 1995 年,許多人都感覺似乎已經十分遙遠,那時炙手可熱的科技產品,比如 DVD 播放機、移動電話等現在看來顯得如此笨重。然而在那之后的 25 年里,科技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科技產品和技術永遠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讓我們與信息、娛樂和彼此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1. 蘋果手機
圖 1: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 · 喬布斯在 2007 年 1 月 9 日發布 iPhone 時,稱其為 “革命性的、神奇的產品,比任何其他手機都要領先 5 年”
蘋果手機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機,但 2007 年的問世的確 “一炮而紅”。它具有強大的功能,能夠運行數千個應用程序,將我們前所未見的諸多功能集成到一臺設備上,實現社交、通訊、移動網絡全球互聯。蘋果發起的移動通信革命也結束了傻瓜相機、GPS 儀表盤、攝像機、掌上電腦以及 MP3 播放器時代。現在人們使用手機購物、照明等,蘋果手機成為科技界的瑞士軍刀。在 iPhone 推出 13 年后的今天,全球有超過 35 億人使用智能手機,幾乎占地球人口的一半。
2.WI-FI
圖 2:Wi-Fi 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術
如果沒有 Wi-Fi 等無線通信技術,我們今天使用的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就不可能實現。1995 年,當你想在家 “網上沖浪”時你需要一根網線,1997 年,WI-FI 技術問世并投入使用,人們終于可以擺脫網線束縛,享受在家或辦公室可以隨意走動上網的方便快捷。多年來,Wi-Fi 變得越來越快,并進入了電腦、移動設備甚至汽車領域。
3. 物聯網
圖 3:物聯網允許設備在沒有人類互動的情況下連接和共享信息
Wi-Fi 不僅讓我們可以查看電子郵件或逃避無聊,它還使大量無需人與人互動就能連接和共享信息的消費設備成為可能,創造了名為物聯網的系統。物聯網這個詞出現在 1999 年,但直到最近十幾年才嶄露頭角。今天,全球有數百億臺聯網設備,可以讓我們執行智能家居任務,比如打開燈,檢查前門等。以及工業應用,例如在醫療保健和市政服務管理方面。今年在物聯網技術上的支出預計將達到 2480 億美元,是三年前的兩倍多。在五年內,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 1.5 萬億美元。
4. 語音助手
圖 4:語音助手會告訴用戶天氣預報、播放音樂以及幫你澆灌草坪
對大多數用戶而言,智能家居的核心是語音助手,如亞馬遜 Alexa、谷歌助手和蘋果 Siri。“小語音助手們”連上網就能主動為你播報天氣、新聞,播放各種音樂等。截止 2019 年,全球有超過 32.5 億臺設備在使用語音識別技術,預計在 2023 年該數字將增至 8 億。但這項技術同樣存在隱私問題,會將用戶信息傳輸給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等。三大公司均承認,為了提高軟件的準確性,他們使用人工承包商來監聽語音助手對話。
5. 藍牙
圖 5:藍牙技術使我們能夠在雙手緊握方向盤的同時進行電話通話
另一項必不可少的無線通信技術當屬藍牙技術,這是一種短距離連接設備的無線電鏈路。1999 年問世的藍牙技術,可實現短距離信息無線交互,幫助用戶騰開手邊通話邊干活,如開車時打電話等。之后,藍牙技術還可與無線藍牙耳機、便攜式無線揚聲器、智能手機、電腦和汽車短距離互聯。2012 至 2018 年間,全球藍牙用戶超過百億。現在,藍牙技術還被廣泛使用于智能家居中,用藍牙技術控制門鎖、燈光等。
6. 虛擬專用網
圖 6:VPN 幫助員工遠程工作
虛擬專用網(VPN)本質上是用于在互聯網上傳輸數據的加密隧道,這對萬千企業私人用戶來說至關重要。1996 年,該技術問世,最初僅用于公司內網,這樣他們的遠程員工就可以安全地訪問公司的內部網。到 2018 年,超過四分之一的網絡用戶使用 VPN 技術。
7. 比特幣
圖 7:比特幣融合了技術、貨幣、數學、經濟學和社會動力學等知識
比特幣是一種 P2P 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2017 年 1 月 1 日,比特幣價值突破 1000 美元,同年 12 月價值超過 19000 美元,2018 年上半年其價值跌落了 50%。比特幣集科技、貨幣、數學、經濟、社會動力學等多學科知識于一體,比特幣不通過用戶名、ID 或社會安全號碼連接買賣雙方,而是使用加密密鑰。比特幣交易風險大,同時會有數千 “淘金者”競爭。
8. 區塊鏈
圖 8:區塊鏈可作為一種安全的數字賬簿工作
比特幣起源于區塊鏈技術,后者是加密貨幣背后的加密技術。由于區塊鏈作為一種安全的數字賬簿工作,許多初創公司希望將其應用于投票、彩票、身份證和身份驗證、圖形渲染、福利支付、求職和保險支付等方面。分析公司 Gartner 估計,到 2025 年,區塊鏈將為企業提供 1760 億美元的價值,到 2030 年將達到驚人的 3.1 萬億美元。
9.MP3
圖 9:MP3 技術使音樂設備變得攜帶更方便
在過去的 25 年里,娛樂設備變得更加便攜,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 MP3 和 MP4 壓縮技術的引入。對高質量、低比特率編碼的研究始于 20 世紀 70 年代。這個想法是將音頻壓縮成數字文件,而音頻質量幾乎沒有損失。我們今天所知的 MP3 標準是在 90 年代中期出現的,但第一個移動 MP3 播放器直到 1998 年才開始為消費者所用,當時韓國 Saehan 公司發布了 MPMan,這是一款基于 Flash 的播放器,可以容納大約 12 首歌曲。
1999 年,當時 19 歲的學生肖恩 · 范寧 (Shawn Fning)創建了一個軟件一款,允許用戶在互聯網上免費交換 MP3 文件。然而此舉削減了唱片行業和藝術家的利潤,他們提起訴訟,最終導致 Napster 破產,但這種形式幫助催生了 Spotify、蘋果音樂 (Apple Music)等許多流媒體音樂服務。
10. 面部識別
圖 10:面部識別技術可幫助解鎖設備并追蹤個人
新興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其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可通過用戶面部特征進行核實和識別身份。這項技術幫助我們解鎖設備并將數字相冊中的照片分類,但監控和營銷可能才是其最終的主要用途。連接到面部識別數據庫的攝像頭包含數百萬張面部照片和駕照照片,用于識別犯罪嫌疑人。
此外,當你走進超市或商店,人臉識別還可根據你日常喜好推薦滿足用戶需求的特定商品。不過,這些活動都會引發隱私問題,從執法越權,到帶有隱藏種族偏見的系統,再到黑客獲取您的安全信息,不一而足。而且有些系統并不總是非常準確。即便如此,人臉識別技術市場前景依舊廣闊,單在美國,這個市場規模預計能從 2019 年的 32 億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70 億美元。
11. 人工智能
圖 11:在互聯網上,AI 可被用于從語音識別到垃圾郵件過濾等
人工智能(AI)過去僅限于科幻小說中,但近幾十年來,它已經進入現實世界,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除了充當面部識別背后的大腦,AI 還幫助解決交通、零售和醫療保健方面的關鍵問題。在互聯網上,它被用于從語音識別到垃圾郵件過濾等。華納兄弟甚至計劃使用 AI 來分析其潛在的電影,并選擇哪些電影進行開發。
但也有人擔心,隨著包括無人機、導彈防御系統和哨兵機器人在內的自主武器的發明,反烏托邦的未來迫在眉睫。行業領袖呼吁對這項技術進行監管,以防止像深度偽造(deepfakes)這樣的工具帶來的潛在危害,這些工具可以偽造視頻,讓人們看起來好像說了或做了他們沒有說過或做過的事情。
12. 無人機
圖 12:無人機已被用于拍攝電影片段、遞送包裹和為農作物上噴灑農藥以保護農場
無人機在最近幾年取得長足進步,這個最初只是業余愛好者的設備已經改變了許多行業,包括利用無人機拍攝電影,向交通不便的地方遞送包裹,勘察建筑工地,并為農作物噴灑殺蟲劑等。無人機現在分為多個種類,從四軸飛行器到攜帶有效載荷的迷你飛機。在美墨邊境,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使用價值 1600 萬美元的軍用捕食者無人機,飛行高度可達 15000 米,配備了足夠強大的雷達,可以探測沙子中的腳印。在可見的將來,無人機預計將擠滿天空,充當私人空中出租車,并執行運送藥品、幫助搜救和滅火等救生職責。
13.DNA 檢測試劑盒
圖 13:DNA 測試有助于識別未知的親屬和犯罪嫌疑人
通過簡單的臉頰拭子或唾液樣本,DNA 檢測試劑盒幫助加深了我們對祖先的了解及確定親子關系,并揭示了特定健康問題和疾病易感性。在過去的幾年里,這些工具包已經變得相當實惠和受歡迎。執法機構尤其喜歡這類工具,基因系譜技術幫助他們破獲了多起謀殺、強奸和襲擊案件,其中有些是數十年的懸案。調查人員使用傳統的家譜研究來確定可能的嫌疑人,然后測試這些嫌疑人是否與犯罪現場的 DNA 匹配。但這種做法依賴于調查人員能夠接觸到大量的 DNA 圖譜,這引發了隱私監管機構的擔憂。
14. 量子計算
圖 14:量子計算每年都在計算能力上實現巨大的飛躍
公司和國家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量子計算的研發,他們打賭這會帶來豐厚回報,在化學、航運、材料設計、金融、AI 等領域開辟新的能力。這項技術開始顯示出研究人員幾十年來始終預測的前景。去年,谷歌設計的 Sycamore 量子處理器在 200 秒內完成了驚人任務,需要世界上最快超級計算機運算 1 萬年。曾經銷售過大量大型機的霍尼韋爾預測,在未來五年中,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將以每年 10 倍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到 2025 年,它們的速度將提高 10 萬倍。
15. 社交網絡
圖 15:社交媒體越來越多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20 年前,網絡世界是個非常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可能還記得成立于 2002 年的 Friendster,它允許人們填寫在線個人資料,并與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聯系。但兩年后,馬克 · 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改變了一切,他推出了面向大學生的社交網站 Facebook。Facebook 在 2006 年向公眾開放,很快就把 Friendster 和 MySpace 遠遠甩在了后面。如今,Facebook 幫助人們聯系和保持聯系,但它真正的業務是廣告。去年,其廣告收入達 320 億美元。它還為人們聊天、分享照片和找工作等活動鋪平了道路。Facebook 現在有 23.7 億用戶,幾乎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16.3D 打印
圖 16:正在工作的 3D 打印機
3D 打印正在逐漸發展成為主流技術,家用 3D 打印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3D 打印作為設計任何東西的原型的簡便方式,很早就站穩了腳跟。這項技術允許制造商制造比金屬替代品更輕、形狀不同尋常的塑料部件,這是傳統注塑方法無法實現的。這些設備被用來在足球頭盔和阿迪達斯跑鞋內制造材料,保時捷計劃推出新的 3D 打印程序,允許客戶對他們的汽車座椅進行部分 3D 打印。有人稱 3D 打印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咨詢公司德勤 (Deloitte)估計,美國大公司在該領域的支出正以每年約 13% 的速度增長,2020 年可能達到 20 億美元。
17. 視頻流服務
圖 17:對許多消費者來說,視頻流服務正在迅速取代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訂閱
25 年前,一種新的媒體存儲格式席卷了娛樂界,DVD 的畫質和音質都優于 VHS 錄像帶,而且它們在貨架上占用的空間更少。電影租賃商店拋棄了 VHS,轉而使用 DVD,Netflix 等在線租賃服務應運而生,提供了將租來的光盤直接郵寄給用戶的便利。然后 Netflix 推出了流媒體服務,允許人們在互聯網上觀看影視節目。消費者愛上了點播的便捷性,開始了 “掐線”現象。隨著亞馬遜 Prime Video、Hulu 和 YouTube 等更多流媒體服務的出現,消費者開始取消有線和衛星訂閱,百視通 (Blockbuster)等租賃服務也紛紛倒閉。eMarketer 的數據顯示,到明年,預計將有超過 1/5 的美國家庭取消有線和衛星服務。
18. 音樂流媒體服務
圖 18:流媒體音樂占美國所有音樂消費的 85%
黑膠唱片將永遠受到發燒友的歡迎,但流媒體服務仍是音樂收聽的未來。流媒體音樂很便宜,甚至是免費的,而且在便利性方面超過了任何物理格式。統計數據顯示,流媒體現在占美國所有音樂消費的 85%,比 2018 年增長了 7.6%。2019 年,點播音頻流媒體服務消費達到創紀錄的 7050 億次,比上年增長 32%。RIAA 的數據發現,2019 年音樂行業總收入增長了 13%,達到 111 億美元,其中流媒體收入占總收入的近 80%。但與此同時,2019 年專輯銷量下滑 23%,歌曲銷量下滑 26%。
19. 應用程序
圖 19:市場上有數以百萬計的應用程序,幫助你完成幾乎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任務
移動應用改變了我們消費媒體和溝通的方式,從新聞和流媒體服務到短信和社交媒體應用都是如此。它們還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幫助我們獲得按需乘車、短期和長期租賃以及食品外賣服務等。蘋果應用商店中有 200 多萬個應用程序,創造了大約 500 億美元的收入。
20. 自動駕駛汽車
圖 20:Uber 改裝的無人駕駛汽車福特 Fusion
自動駕駛汽車的前景已經被吹捧了十多年:支持者說,如果沒有人類司機,汽車將會更安全、更舒適,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中。長期以來,科技公司始終致力于將其變成現實。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 Waymo 的無人駕駛車隊自 2009 年成立以來,已在公共道路上行駛了超過 3200 萬公里。雖然全自動駕駛汽車可能在未來十年內依然不會成為現實,但我們已經從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技術中受益,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前向碰撞制動、自動停車、自動駕駛和車道保持輔助等。
21. 射頻識別
圖 21:射頻識別技術幫助許多汽車用戶不用鑰匙就能打開和啟動汽車
零售商在大約 20 年前就愛上了射頻識別跟蹤,吹捧這種小芯片是控制庫存和減少盜竊的便捷方式,而人們不必接觸標記的物品。如今,它們有各種各樣的應用,包括跟蹤汽車、計算機設備和書籍。它們被植入動物體內,幫助識別走失的寵物身份,農民用它們來監控莊稼和牲畜,它們還幫助食品公司追蹤包裝商品的來源。由于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在醫療和保健行業,跟蹤技術被用來監控患者和標簽藥物,RFID 標簽行業的支出預計將達到 170 億美元,是 2018 年 82 億美元的兩倍多。
22. 虛擬現實
圖 22:虛擬現實技術不僅僅可用于游戲
許多公司已經開始使用虛擬現實(VR)技術,它將用戶帶到計算機生成的世界。VR 曾經僅存在于華特迪士尼的《創世紀》(Tron)等科幻電影領域,現在已經成長為價值約 180 億美元的現實世界產業。雖然視頻游戲行業預計將從 VR 中獲得經濟提振,但科技行業看到了這項新興技術更廣泛的應用,包括教育、醫療保健、建筑和娛樂。
23. 視頻會議
圖 23:這名舊金山灣區男孩用 Zoom 視頻會議應用與學前班同學和老師見面
隨著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世界,迫使我們避免與他人接觸,視頻會議的普及程度呈爆炸式增長。可視電話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始終以某種形式呈現,但直到網絡出現后這項技術才開始騰飛。與網絡攝像頭一起,Skype 和 iChat 等免費互聯網服務在 21 世紀頭 10 年普及了這項技術,將視頻會議帶到了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隨著公司和學校實施在家工作和學習的政策,視頻會議應用越來越受歡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近 25 年科技成果大盘点,有几大重要领域不得不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魅族推出 Lifeme PD 快充线:C
- 下一篇: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谢是谁(梦幻西游 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