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电商节竞争空前激烈,昭示电商已呈多头格局
今年“6·18”電商年中大促銷競爭激烈的程度已經在趕超傳統的“雙十一”,目前看,百億補貼、大額消費券、超值優惠等構成了京東、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吸引消費者的利器,優惠也更明白直接,而不是疊加計算等復雜形式,而更加“暴力”優惠的是直播帶貨。
受到疫情沖擊,今年上半年中國消費下滑較大,在復工復產后急需提振消費,通過促銷回補消費,既是電商平臺與實體商業提升銷售額與利潤率的需要,也是國家為了重振經濟而積極促進消費的宏觀經濟政策,更是企業消化產能和庫存、走出困境所希望的。因此,這次“6·18”大促銷,成為后疫情時期政府、電商、制造業、消費者都積極參與的一次重振市場的集體行動。
電商領域競爭加劇是導致此次“6·18”大促銷異常激烈的主要原因。在 5 月底幾大電商的促銷廣告就開始鋪天蓋地,為“6·18”預熱。此前,電商平臺競爭主要發生于京東和阿里巴巴兩家企業之間,但是,現在行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兩家行業龍頭的地位受到沖擊。
兩家巨頭本以為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各自向線下實體零售發展和賦能,即發展新零售。但是,沒有想到拼多多作為社交電商突然崛起,搶占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大有對兩巨頭展開農村包圍城市之勢。與此同時,美團也開始拓展到線下生鮮零售、金融支付、餐飲供應鏈、即時物流等領域,做起同城零售的生意。拼多多搶占底部市場,美團則進軍線下市場,對阿里和京東形成邊緣競爭,考慮到拼多多目前已經高達 930 億美元的市值,美團市值則超過 1 萬億港元,已經成為新的巨頭,將對阿里與京東的核心業務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此外,風靡全球的抖音結束與淘寶的合作,從 7 月 1 日開始也推出自己的電商,與淘寶形成競爭關系。
可以看出,原本似乎形成兩強相爭的穩定格局,隨著拼多多、美團以及抖音等崛起,電商重新進入一個不穩定的多強爭奪時代。對京東和阿里而言,市場最大的變化還在于直播帶貨的崛起,市場顯然進入一個依靠新打法重建新模式的階段。因此,不管是守成的巨頭平臺,還是崛起的新軍,都必須在“6·18”全力拼殺,也因此,各大平臺又開始進行補貼大戰,優先搶占市場流量。
另一方面,參與促銷的企業也面臨同樣困境。受到疫情影響,尤其是始自春節的居家隔離期,人們無法上街購物,大部分網購也受物流中斷影響,因此,商家積累了大量庫存,工廠則因為銷售不暢而產能閑置,甚至有些可能會倒閉。現在,電商企業急需銷售庫存回收貨款,增加現金流;制造業工廠等也希望消費轉暖開動機器,讓工廠運轉起來才有錢賺,才能保住就業。因此,工廠和一些企業家已經積極參與遍地開花的直播帶貨活動,參與“6·18”大促只不過是促銷活動的繼續。這意味著以前可能不積極參與促銷的品牌,這次因為疫情影響了銷售,也會熱情參加活動。毫無疑問,在消費有限的背景下,會迫使絕大部分電商和工廠必須參與促銷,爭奪顧客和銷量。
地方政府的加入為這場激烈的商戰增加了熱度。與電商平臺主要補貼商品不同,各地方政府主要是通過京東、阿里等平臺針對本地區線下服務業向本地市民提供現金消費券和補貼,比如飲食、住宿、旅游等。也有地方政府補貼本地品牌的商品等等,主要是促進本地消費為主,這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6·18”活動,尤其是臨近端午節,很多消費券和補貼可以在假期中使用。
雖然中國經濟受到疫情嚴重沖擊,但是,從直播帶貨、“6·18”等一系列活動看,中國經濟充滿活力,企業都通過各種方式積極自救,競爭則是起到關鍵的作用,既能刺激被疫情抑制的消費,又能倒逼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和生存能力。當然,增加消費需要經濟逐步恢復增長,生產與消費步入良性循環,人們收入提高。當前,我們更需要活力和信心,各種促銷活動有助于增加市場活力,增強企業和個人的信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6·18”电商节竞争空前激烈,昭示电商已呈多头格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万能句(高中语文
- 下一篇: 粉丝大头菜怎么做好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