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市场又喊你背锅了!“加强私募量化监管”传闻再起,实情如何?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量化,市場又喊你背鍋了!“加強私募量化監管”傳聞再起,實情如何?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財聯社8月29日訊(記者 閆軍)無論漲跌,這幾天的量化基金被各種找原因的矛頭對準。
印花稅減半超預期等利好之下,8月28日A股反高開低走,一時間,找原因的矛頭對準了量化投資,8月29日市場低開高走,亦有人感慨“量化拉盤也猛”。一時間,關于量化交易“助漲殺跌”的爭議再次塵囂甚上。
震蕩市之下,主動管理基金表現不佳,量化以穩健的凈值上漲,確實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今年二季度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的量化基金管理規模已經突破千億,私募量化規模大約突破1.5萬億,并且已經形成了量化頭部梯隊,30家百億量化私募手握約7000億元資金。還有數據顯示,國內量化交易在A股占比已經超過20%,更有激進的統計遠超過這個數據,認為四五成交易來自量化。
近期有一種觀點很有傳播度。認為當前市場交易量越小,量化交易帶來的影響會越大。當前A股成交量低迷,而萬億量化在市場上T+0高頻交易,判斷周期極短,給市場帶來極致的波動,嚴重影響長期投資者在價值基準上的中長線投資,更有甚者,給量化投資戴上了“擾亂市場”“收割散戶”的帽子。
但這一觀點也遭到另一派的堅決反對。多家頭部量化私募以及券商的相關從業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這個鍋不背。頭部量化換手率基本上在100倍左右,并非能夠做到秒級高頻,規模較小的3億到5億的量化私募換手率可能較高,但因規模較小,對市場沖擊也不會太大。
“T+0交易在國內并非主流交易策略,我們換手率僅有50倍上下,平均持倉約在8天左右,有的策略甚至長達兩周。”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另有某頭部量化私募人士表示:“滿倉運行,根本不存在助漲殺跌的問題。”
“加強私募量化的監管”氣氛又烘托起來了
量化是否“助漲殺跌”是老生常談,在印花稅降半的“史詩級”利好面前,高開低走顯然不符合多數投資者的預期。這個“鍋”又一次砸在量化頭上。
28日開盤滬指大漲5個多點,結果開盤一分鐘之后,空頭賣單壓住了多頭,指數急速下殺,“量化賣出”的言論愈演愈烈。持這一觀點的人士指出,在市場重大利好情況下,按照以往印花稅下調的暴漲經驗,主觀不可能賣出,只有量化才可能逢高出貨兌現收益。還有觀點認為,國內量化交易策略趨同,加劇了殺跌的波動。
此外,量化基金賣出席位也在網上流傳,某個股龍虎榜顯示,當前賣出席位第一的就是量化基金。買入137.41萬,賣出3495.01萬,凈賣出額為3357.6萬。
對此,有券商金融科技部門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年來,每逢大跌,總有投資者質疑與指責量化,原因有三個:一是量化近來年規模擴張較快,“樹大招風”,尤其是業績上和主觀多頭相比,業績較好,在震蕩市場中賺到了錢引發質疑;二是某些游資可能使用量化交易,尤其是程序化交易,的確讓投資者受損;三是,客觀來講,量化模型不透明,不公開,外界并不知道量化采用的是何種模型、何種策略,引發市場的各種猜測。
“當然,不能忽視還有一點,國內量化模型趨同性較高,存在同漲同跌的風險。參考海外,也有必要制定相關的規則進行監管。”上述人士認為。
當下的市場,從不缺謠言。8月29日中午,“下周協會召開量化閉門會議,10月份前出政策”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市場上又引發討論,事實上,多家量化私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沒有收到通知。”
此外,也有市場人士透露,監管已有動向顯示限制股指期貨方向交易,此舉也有被解讀為對量化交易進行限制。
有量化機構反諷:“有些人虧錢就怪量化”
不及預期的市場讓參與主體截然分成兩派,批評量化者認為,量化放大了市場的波動,是助漲殺跌的元兇;量化從業者則回懟“量化是失意主觀的假想敵”。
8月29日,量化私募靖奇投資合伙人唐靖人在公司公號發文《對不起,是量化的錯!》,以“道歉體”反駁市場對量化的誤解。
該文章表示,量化一直滿倉為市場提高流動性和有效性,近三年、五年業績均不錯,并在投研、設備上下重金,量化是堅定的做多者,并稱“一些人一虧錢就怪量化的臭毛病,以為有量化前A股年年是牛市。”
唐靖人觀點獲得不少量化從業者的認同,有量化私募表示,公司量化私募一直是滿倉,以當前市場主流的指數增強策略為例,策略是純多頭的,沒有空頭頭寸,雖然在市場上是不斷買進賣出,但是組合是長期滿倉的。“不僅如此,量化反轉策略會反向交易,這抑制了市場往一個方向過度上漲或下跌,避免出現暴漲暴跌。”該私募人士指出。
另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國內量化并能夠做到海外秒級高頻,尤其是體量較大的頭部量化換手率基本上在100倍左右,規模較小的3億到5億的量化私募換手率可能較高,但因規模較小,對市場沖擊也不會太大。“我們換手率僅有50倍上下,平均持倉約在8天左右,有的策略甚至長達兩周。”某量化私募人士表示,整個國內來看,T+0交易并非主流交易策略。而且換手率高的產品策略容量有限,一旦規模攀升,量化的換手率就會下降,每個策略都有其容量,不可能無限制調高換手率。
此外,圍繞著量化交易是否帶來極致的市場波動,有公募量化基金經理表示,量化在整個資本市場的交易占比是在上升的,但是量化交易對A股市場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大。
該基金經理進一步指出,量化策略在熊市和牛市里的換手率都是比較穩定的。傳統主動型的基本面策略是順周期的,在牛市里面它會換手比較高,熊市里面換手是比較低的。因此,從技術層面來講就是上漲會放量,下跌會縮量。但是量化策略并非如此,量化策略屬于多策略,它有價值、成長、交易型策略、高頻策略。一般而言,這些策略的目標換手不管熊市牛市都是固定的。
對于不少市場人士對量化的“窮追猛打”,也有觀點認為,市場能兼容任何策略才能成熟,任意策略都有有效期,市場自然會調節,量化等新力量的加入就要迫使其他交易對手改變交易策略,如同交易規則改變,參與者也要修改自己的交易策略一樣,盈虧同源才是永恒。而不是一味地指責。
印花稅減半等政策之下,量化也將調整策略
此次印花稅減半,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也被解讀為更有利于量化發展,原因在于,量化換手率較高,減半印花稅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厚收益。
對此,有量化私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減半印花稅對市場的影響并非僅僅是交易成本的減少,更在于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與提高市場的定價效率。
一方面,流動性的增加使市場價值提高,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提高了市場的定價效率,讓市場上投資標的價格的偏差在短時間內得到糾正,使其價格更接近其內在價值或其標的的內在價值,有助于穩定市場體系。
此外,量化之所以引發更多關注度的原因還在于,印花稅減半與證監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三“箭”齊發利好之后,有券商預估市場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因流動性突然放大而帶來極端風險事件,部分券商暫停了一天網格交易中的量化T0算法服務,隨著市場流動性釋放,不少公司已經接到通知,在29日恢復了這一服務。頭部量化因多是自建系統,所以并不在暫停行列。
有私募從業者指出,印花稅減半首日市場高開低走,未能演繹上一次調整的暴漲,市場走勢是由參與主體合力,最終形成的結果,單方面指責“量化”有失偏頗。當市場的生態和規則發生改變時,交易主體也要重新調整策略,未來一些量化投資基金的策略可能會失效,也要重新迭代升級。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量化,市場又喊你背鍋了!“加強私募量化監管”傳聞再起,實情如何?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量化,市場又喊你背鍋了!“加強私募量化監管”傳聞再起,實情如何?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量化,市场又喊你背锅了!“加强私募量化监管”传闻再起,实情如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国财经名嘴连番高调唱多英伟达 网友:A
- 下一篇: 【每日收评】两市超200股涨超9%!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