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车展大牌云集 德国车企都在扎堆谈论什么?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慕尼黑車展大牌云集 德國車企都在扎堆談論什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財聯社9月6日訊(編輯 馬蘭)德國慕尼黑車展正熱火朝天地召開,全球各大車企齊聚一堂,展示各自最新技術與產品的同時,深入探討了對全球市場和行業未來的看法。
毫無疑問,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上,中國車企大放異彩。參展企業有約41%來自亞洲,其中大部分又是中國企業,比亞迪、小鵬、零跑和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都是車展上炙手可熱的企業之一。
不過,正如德國總統朔爾茨在車展上講得一樣,競爭應該刺激發展,而不是嚇到企業。中國電動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并非是負面影響,而是推動全球產業前進的關鍵力量。
另一方面,中國電動車的快速發展也為德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消費市場,德國的主要汽車供應商在展會上都表達了同樣的訴求,渴望擴大與中國現有伙伴的合作關系,并將歐洲制造的零部件帶到中國。
博世首席執行官Stefan Hartung表示,中國制造商將通過用戶體驗和客戶導向,使得其生產的汽車更適應歐洲市場,這最終對競爭對手和消費者來說都是積極的。
與中國的合作共贏
有人擔心,中國親民的電動汽車價格可能會削弱歐洲當地制造商的競爭力。而今年前7個月中國產電動車在歐洲銷量猛增55%,占到總電動車銷量13%的數據,被認為是這一言論的佐證。
但顯然,歐洲本土的制造商并不這樣想。
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指出,當其與中國客戶交談時,他們通常能拿出相當切實具體的歐洲建廠計劃,這讓雙方的合作更加順利。
另一供應商馬牌輪胎(大陸集團)的首席執行官Nikolai Setzer也表示,中國企業將走向全球并在歐洲建廠。而該公司可以從歐洲的中國客戶那里得到新的訂單,從而推動發展。
汽車行業分析師Ferdinand Dudenhoeffer則強調,中國是電池制造的世界冠軍,而電池成本占到電動汽車整體成本的約40%。在德國設廠的中國電池制造商正在幫助歐洲降低電動車成本,德國政府不應該失去來自中國的重要助力。
汽車制造商雷諾首席執行官Luca de Meo將來自中國的競爭看做自己追趕的動力。他表示,中國電動汽車非常有競爭力,雷諾需要快速趕上。
另一方面,寶馬首席財務官Walter Mertl表示,盡管價格戰和需求低迷影響了公司在華業務,但該公司今年仍預計將在中國銷售更多汽車。他補充稱,寶馬上半年在華業務增長了3.7%,高于中國市場整體的增長速度,而這一增長還將持續下去。
歐洲的發展大計
回顧歐洲本土,能源轉型和碳中和政策的不斷影響下,歐洲車企正面臨歷史轉折點,如何脫碳向電也是本屆慕尼黑車展的熱點話題之一。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在車展上表示,大眾已經準備好回應歐洲的2035年計劃,將在截止日期前逐步取消化石燃料汽車的銷售,同時擴大其電動汽車陣容。
他還透露,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大眾已經能夠在電池層面降低50%的成本,從而使自己的電動汽車更具競爭力。他自信稱,大眾擁有制造高質量汽車的經驗,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降低成本。
然而,另一汽車巨頭梅賽德斯奔馳,其首席執行官Ola Kaellenius卻認為,該公司無法完成到2030年在歐洲僅銷售電動化汽車的目標。
Kaellenius指出,一方面客戶最終決定他們想要的是什么樣子的產品,另一方面全電動化銷售需要基礎設施的支持。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今年來大幅增長,但到2030年可能還無法準備好全電動銷售。
截至目前,德國這一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只有9萬個公共充電點,但其目標是到2030年達到 100萬個。另據德國聯邦機動車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德國道路上約有120萬輛純電動汽車,遠低于其到2030年擁有1500萬輛的目標。
不過,發展都是跬步之積。大眾汽車的董事會成員周一透露,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之前安裝4萬個快速充電樁,目前已經安裝完了一半。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慕尼黑車展大牌云集 德國車企都在扎堆談論什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慕尼黑車展大牌云集 德國車企都在扎堆談論什么?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慕尼黑车展大牌云集 德国车企都在扎堆谈论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正抓紧制定实施资本
- 下一篇: 不排除任何选项!日本当局终于在日元跌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