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熏了上千年,怎么就造成了大气污染?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據報道,四川兩縣城區禁止私熏臘肉,并指定多個熏制點集中熏制,聲稱是“為了應對大氣污染”。
消息一出,非但沒有贏得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反倒引來各方質疑,輿論一片嘩然。
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個點:其一,熏臘肉能有多大危害,熏了上千年,怎么就造成了大氣污染?其二,就算有危害,集中熏制就能減少危害嗎?其三,到指定集中熏制點熏制,需要收取加工費或材料費,還必須買他家的肉才給熏,這是不是在搞“龍王賣傘”?
話雖粗糙,但反映出來的治理思路卻是關鍵。
首先,治理大氣污染是很重要。但是,從熏臘肉治起,有沒有數據支撐,有沒有理論依據?
其次,制定政策的時候,一沒有設法讓人信服,二沒有提出任何補償方案,有沒有考慮過群眾的接受度和滿意度?
最后,瓜田李下,人為制造出了“壟斷”盈利空間,要如何平衡并保持清廉公正?
大氣污染和熏臘肉這件事到底有沒有關聯,有多大的關聯——各地地方主政和環保部門能說明白嗎?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次要來源是什么,心里有沒有一點數?有沒有腳踏實地做過調研?有沒有對解決方案分步試點?全力防治三大污染,為藍天、碧水、凈土而“戰”,但這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
在沒有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情況下,很容易干出一些打著大氣污染治理旗號卻影響民生的“一刀切”行為。嚴禁用煤導致民眾過冬取暖難、嚴禁養豬而不顧農民生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期進駐五省,防的就是這類“一刀切”。治理大氣污染不是為了數據好看的表演,同樣是為了民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退一萬步說吧,就算禁止私熏臘肉的兩地在治理其他大氣污染源方面都做得很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只能從臘肉熏制方面下手——但這就是正確的做法?我們來看看重慶。
“腌臘制品熏制期間,在城區內設置 8個免費集中環保規范熏制點。分別是水東門公交站旁、紅河苑農貿市場旁、永青便民市場內、萱花居委會后面萱花廣場、老川東鐵橋旁、興龍苑小區旁、棗園路老教委院壩內、同心苑原菜市場旁。請廣大市民自覺到免費集中環保規范熏制點熏制。”
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環保”,一個是“免費”。最好,還要加上一個“便民”。要有理有據,還要讓老百姓有支持你的動力。
確保“環保”,做到“免費”,就足以打消老百姓的疑慮,摘除瓜田李下的嫌疑。老百姓不怕你“搞環保”,怕的是“錢交了,麻煩多了,卻還是不環保”。讀懂這些,才知道四川兩縣政策思路的問題到底出自哪里。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腊肉熏了上千年,怎么就造成了大气污染?丨九派时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辅警招录包上岸?警方辟谣:无“捷径”可走
- 下一篇: 零钱通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