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到底要不要摘抄“好词好句”?
原標(biāo)題:孩子閱讀到底要不要摘抄“好詞好句”?
摘抄“好詞好句”,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閱讀的時候最喜歡布置的任務(wù)。希望他們能夠?qū)W以致用,積累好詞好句、幫助閱讀理解,把摘抄的內(nèi)容運用在作文里。
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對于“摘抄”保持一個懷疑的態(tài)度:有人覺得摘抄是機械化操作,知識不會往腦子里過;有人認(rèn)為摘抄拉低了孩子的閱讀效率,孩子根本不會沉浸于閱讀……
那么孩子在閱讀時,要不要摘抄“好詞好句”?摘抄到底有沒有用?
在親讀會家長共讀《柳林風(fēng)聲》這本書時,付海亮老師就這一現(xiàn)象和家長們進(jìn)行了討論與分享。
01
什么是好詞好句?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
什么是“好詞好句”?
真的有所謂的“好詞好句”嗎?
我們總以為多用幾個形容詞,多用幾種修辭手法,多用成語就是好文章,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字:
掃
撣
登
拿
提
刷
單看這幾個詞,并不屬于常規(guī)認(rèn)可的“好詞好句”。因為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講,這就是幾個無關(guān)痛癢的動詞而已。但是當(dāng)我們把這幾個字放入句子之中:
整個上午,鼴鼠都在勤奮的干活兒,為他小小的家屋做春季大掃除。他先用掃帚掃,再用撣子撣,然后登上梯子、椅子什么的,拿著刷子。提著灰桶,灰漿桶刷墻,直干到灰塵,嗆了鼻子啊,嗆了嗓子,迷了眼,全身烏黑的毛,毛皮濺滿了白灰漿,腰也酸了,臂也痛了。(《柳林風(fēng)聲》段落節(jié)選)
可能對于很多家長來講,這段話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其實這段話寫得很有意思,剛剛的幾個動詞在這段話中全部都出現(xiàn)了,形成了一個連動句。
再比如說《柳林風(fēng)聲》這本書中,關(guān)于河的描述:
他漫無目的地閑逛著,忽然來到一條水流豐盈的大河邊,他覺得真是快樂絕頂了。他這輩子還從沒見過一條河哩。
這只光光滑滑、蜿蜿蜒蜒、身軀龐大的動物,不停地追逐,輕輕地歡笑。它每抓住什么, 就咯咯地笑,把它們?nèi)拥魰r,又哈哈大笑,轉(zhuǎn)過來又撲向新的玩伴。它們掙扎著甩開了它,可到底還是被它逮住,抓牢了。它渾身顫動,晶光閃閃,沸沸揚揚,吐著旋渦,冒著泡沫,喋喋不休地嘮叨個沒完。
這景象,簡直把鼴鼠看呆了,他心馳神迷,像著了魔似的。(《柳林風(fēng)聲》段落節(jié)選)
看這段話,寫得很美,但如果非要孩子找一些“好詞好句”,那他們可能就會過度去關(guān)注一些AABB AABC ABCC類型的詞語,亦或是擬人句、擬聲詞等等。這些雖然是讓這段話更美的原因,但卻不是重點。那重點到底是什么呢?重點是:
第一,這是鼴鼠第一次見到一條河,他看待這條河充滿了驚奇感,而作者用語言文字把這種驚奇感給描述了出來,這是了不得的功夫;
第二,河、鼴鼠和作者是融為一體的,是有生命的。作者在描述河的時候,他說“這只光光滑滑、蜿蜿蜒蜒,身軀龐大的動物”,因為鼴鼠是第一次看見河,他以為這是動物,他不知道這是一條河。所以作者賦予了它生命,然后將之和自己的生命、和鼴鼠的生命融為一體。他寫的時候,就像是在寫一個真正的生命一樣。
第三,結(jié)合前后文去看這段話,我們就會知道這條河和整個故事都是有關(guān)系的。當(dāng)我們要判斷一段話是不是好,要從整體上去看:它和上下文有沒有關(guān)系?它和這篇文章或是小說、故事有沒有關(guān)系?它是多余的、還是錦上添花,我們要整體上去看。這樣子,一個段落,一句話,一個詞,就有了他的生命。
第四,如果我們再去深究就會發(fā)現(xiàn),這條河其實是以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的一條河為原型進(jìn)行創(chuàng)造的。它和作者的生命,有著深刻的連結(jié)。作者滿含深情地去書寫了這條河,這條河就像作者的玩伴、兄弟姐妹一樣。所以表面上是在寫鼴鼠與河,其實是在寫作者和河,是人和河的關(guān)系,這就是為什么這段話描述得相當(dāng)精彩。
一個詞是不是“好詞”,一個句子是不是“好句”,一定要放在具體的語境中,有準(zhǔn)確生動的表達(dá)。我們從整體上去看,它是好的,它才叫好。所以當(dāng)我們單獨拿出來任何一個詞或一個句子,是很難斷定的。
02
抄寫好詞好句到底有沒有用?
如果說摘抄好草句沒有任何作用,那肯定也是不對的,是片面的。
對于一些熱愛閱讀的孩子來說,讀書動筆墨是一種享受,通過摘抄積累,他們也確實能寫出好的句子。因為這些孩子已經(jīng)有了對語言的敏感度,所以他們很清楚自己喜歡什么樣語言,以及什么樣的語言可以被稱之為好的語言。
但對于大多數(shù)的不熱愛閱讀和文學(xué)的孩子來說,摘抄好詞好句真的有用嗎?
首先這部分孩子很難分清什么是好詞好句,正如上文所說,這是需要建立在“背景之下,整體之上”來判斷的。
第二,這部分孩子抄寫好句,大多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格式化的摘抄。比如說這個AABB類型的成語、擬聲詞,老師經(jīng)常講到,他就會覺得這些詞語是好詞語;另外,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或者是反問設(shè)問夸張……只要是用了修辭手法,他就會覺得是好句子。
這種時候,所謂的“好詞好句”就被格式化了。如果孩子在寫作的時候刻意地使用修辭,那么他的文章是不自然的,讀起來就不舒服。好的語言,好的文章,應(yīng)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有生命力的,而不是用好詞好句組裝而成的。
第三,孩子是有逆反心理的,當(dāng)摘抄好詞好句變成了被布置的任務(wù),是強制性要求的,不是他自己想要的。那么他就會抗拒摘抄,抗拒摘抄的結(jié)果是抗拒閱讀。
第四,孩子帶著抗拒的心理去做這件事,本身就和摘抄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隔閡,更別談去記憶和理解這些所謂的好詞好句。不去記憶和理解,那摘抄完全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讀書摘抄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強求,可以引導(dǎo)孩子主動去做這件事,但不要強迫他們。
當(dāng)閱讀和無效的任務(wù)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孩子的抗拒就不只是這個任務(wù),甚至?xí)﹂喿x本身深惡痛絕。我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小時候因為被逼著讀書,做好詞好句的摘抄,必須寫讀后感……這些孩子、長大了的成年人,他們因而很討厭閱讀,再難喜歡上閱讀,這讓想要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xí)慣和閱讀能力的大人適得其反了。
父母和老師,不要做兒童閱讀興趣的殺手。閱讀應(yīng)該是一輩子要干的事,家長們不用過分強迫孩子讀完書之后要做摘抄,只要孩子愿意一直閱讀,有大量的積累,就夠了。
03
如何報名家長共讀?
1.關(guān)注親讀會,了解活動資訊
2.掃碼立即報名,參與共讀
3.報名后,添加老師進(jìn)群共讀
責(zé)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孩子阅读到底要不要摘抄“好词好句”?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C发布VIVE FOCUS 3等系列
- 下一篇: 支付宝来分期怎么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