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揭秘: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原標題:夏朝都亡了,商朝頻繁遷都究竟躲誰?考古揭秘: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史記·殷本紀》記載了商朝頻繁遷都的情況,以商湯滅亡夏朝為分界線,前段搬家8次,后段遷都5次。
為什么會如此頻繁的搬家呢?前段8次搬家,或許是商人的無奈之舉。
當時,天下共主的是夏王朝,商人只是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夏王桀既殘暴又流氓,總以各種借口侵占諸侯國領土、搶奪諸侯國糧食、霸占諸侯國美女。商人就是受害者之一,所以只能通過經常搬家,以躲開夏王朝的蹂躪。
但鳴條之戰后,商軍徹底消滅夏軍,商湯建立了商王朝,沒有了夏王朝的欺負,商朝還是遷都5次,到底因為什么?是因為學者們認為的洪澇災害么?
水患之說并未找到確切證據
商朝建立后頻繁遷都的原因,“水患之說”受眾最多。原因主要是從古至今很多學者都秉持這個觀點。
首先,《蔡傳尚書》有記載,商朝第十三個君主祖乙遷都到耿地(今河南溫縣),常受洪水破壞,民不聊生,所以當盤庚當了皇帝,就一心想要遷都,準備遷到殷地(今河南安陽)。
其次,清朝的詩書奇才戴鈞衡在研究商朝歷史后,也認為盤庚遷都的原因是水災。水災導致河流崩塌,水患造成農田被淹,百姓賴以生存的地方成為一片澤國,難以生活。
直到現代,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洪水是罪魁禍首。
為什么從古至今,那么多專業人士都認可水患之說?
原因也可以理解,商朝的都城都分布在黃河流域,依托黃河之水進行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但水火無情,黃河的變化并不是人為能夠干預的,即便再努力,洪澇災害面前,只能選擇逃避。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黃河之說遭受了質疑。
質疑的理由,有兩條:一是沒有相關歷史記載,《史記》等歷史文獻,對商朝遷都事宜都有記載,但造成遷都的重量級洪水卻沒有任何記錄。
專家研究歷史認為,自大禹時期開始,歷朝歷代對重大自然災害的記錄很重視,按道理,政治制度完備的商朝不應該缺位。
二是史書記載盤庚遷都,受到了民眾的反對。不禁要問,洪水面前,逃命才是最重要的,民眾為什么要反對呢,他們不怕死么?只能證明,洪水不是遷都的主要原因。
結合考古研究,專家否定了商朝是因為洪水災害頻繁遷都的說法。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遷都呢?
多種原因致使商朝五次遷都
或許商朝遷都的原因,是政治原因、經濟原因或者自然災害的綜合影響,也可能僅僅因為其中一個。學者們根據歷史研究,分別推斷5次遷都的原因。
第一次是仲丁從毫(今商丘)遷都至隞(今鄭州),原因是少數民族侵擾。根據《史記》記載,仲丁期間,商朝東邊的夷人部落逐漸強大,經常出兵侵擾商朝,商朝在戰爭中決定遷都,以求自保。
第二次是河亶甲從隞遷都至相(今內黃),原因是內憂外患雙重疊加。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河亶甲執政時商朝國力衰退,個別諸侯國起兵造反,加上東邊的夷人部落又來侵擾,只能遷都。
第三次是祖乙從相遷都至耿,第四次是南庚從耿遷都至奄(今山東曲阜),均是因為王室政變,叔侄、兄弟反目,爭奪王位。為什么這樣推斷?緣由是商朝的祖制被破壞了。
從商朝500多年的歷史來看,王位的繼承順序是固定的,兄終弟及、再傳兒子,但在祖乙和南庚時,出現了偏差。
祖乙是河亶甲的侄子,他要想從叔叔手中拿到王位,必然遭到朝廷上下反對,所以只有宮廷政變才會有如此結果。
而南庚更奇特,他是從堂兄祖丁手里接任的王位,如果不搶,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來執政。
祖乙和南庚的王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就想把政治中心搬移至原有封地,免得遭受反擊、橫生變故。
第五次是盤庚從奄遷都至殷,目的是穩定政權、維護皇權。當盤庚接任王位后,他發現周圍全是上一輩的功臣貴族,這些人在當地深根固蒂,處處掣肘王權的運用。
因此,盤庚也使用了很多解決辦法,都收效甚微。最后才想到遷都這一招,來瓦解貴族們織起的權力網。
穩居殷都助推商朝走向成熟
遷都后的殷商,國家治理更順暢,經濟發展更快速,加上殷地的土地本就更肥沃,商朝迎來了史上最快速、最鼎盛的發展時期。考古發現,很多寶貴歷史發明就是這個時期的商朝出現的。
比如,商朝是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河南安陽挖出了殷都,出土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商人發明的甲骨文是自然文字和象形文字的結合體,但對于人類深入解歷史,已經是相當寶貴的財富了。
還比如,商朝也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代表。殷都出土的很多青銅器制作精美,工藝復雜,讓今天的人們都嘆為觀止,比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
還比如,商朝是最早完善天文歷法的朝代。在夏朝《夏小歷》的基礎上,商朝使用陰陽合歷加以調整,讓天文歷法更加完備,也是中國設置閏月的開端。
綜上所述,商朝作為中國第一個有記載的朝代,其發展還處于游牧向農業過渡階段,出現頻繁遷都的現象,是整體社會缺乏穩定性的集中體現。
經過歷史研究,商朝遷都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澇災害,而是政治斗爭、邊境爭端、內部叛亂等各種因素的綜合結果。
遷都在當時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既躲避了外敵入侵、又穩固了內部政權,造就了一個有創造活力的朝代,為我們今天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揭秘:商朝避的并非洪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为什么大学都是强制住宿?四点原因告
- 下一篇: 吴佩慈富豪男友涉恶被审判,6年生4胎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