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劳力者或CEO、CTO各得其所,足矣
昨天在手機上看到了“清華學生借鑒百度技術自主研發手機框計算”的新聞,又是“計算”,很容易就與“云計算”聯系起來了,挺有興趣了解一下中國百度的“框計算”。畢竟我之前只是知道這么一個名詞,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了研發、應用,真厲害!
看完了手機上的文字內容,腦袋好像沒有獲得關于“框計算”的什么有效相關信息。看來得自己搜一搜了,百度就在我們身邊,呵…在電腦上百度一下,首條搜索結果就直接鏈接到百度“框計算”的主頁面了。仍然是先了解一下概念性的東西,好在有“百度技術創新大會——‘框計算’發布會”的視頻可以看,這比單單從字面上了解“框計算”直觀多了。
關于“框計算”的看后感不在這里表述,我想說一說自己看了百度CEO李彥宏與CTO李一男在發布會上發表演講時我看到的不同之處(剛才吃了晚飯在路上與舍友談起看視頻這事,他與我同感)。
在這里我把CEO看成勞心者,CTO為勞力者,雖然中國古代的老子說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一論斷,但在這里我個人絕對不是說勞力者比不上勞心者!相反,我更敬佩技術高深、品質高尚的CTO,或許這才是我能夠向往的,而且有那么一點點可能性可以達到的。
之所以我看了兩位不同身份、職位的演講者的視頻之后有這么一種看法,原因有下:
1、李彥宏演講時間為23分鐘,李一男為16分鐘;
2、問題不在時間的長短,在于CEO在整場演講中在臺上來回走著沒到過演講臺,完全不看稿。而CTO一直站在演講臺,應該是照著稿子演講;
3、CEO在臺上互動性很強地一個個例子講解“框計算”的未來應用,CTO在演講臺后直白性地闡述相對比較呆板的技術問題;
4、CEO聲音洪亮,絲毫不怯場(要是連李彥宏都怯場的話,百度能發展得這么強大嗎?),而CTO相對比較低聲一點,似乎有點怯場的樣子。
其實,這樣的比較完完全全不能得出孰優孰劣!之所以我會看到有上面的差別,很大程度上跟兩者的身份、職位、關注方面有必然的關系。同時也跟個人能力、個性有關系,也就是常說的“職業素養”吧。當然這一比較也是由我個人當時的價值觀念所使然。
這種比較并不能說明什么,在什么職位上肯定得有相應的思維、付出和收獲,不可簡簡單單地比較之。在更高的位置,肩上擔負的也就越重。其實,平時跟其他專業的同學有意無意比起什么時,我也比較喜歡用“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觀點來看待這一些。只要我們確定好自己的發展方向并為此付出努力,彼此追求各得其所并實現自身價值,足矣!
雖然說過多的、不必要的、不恰當的比較(就像上面我所做的比較,汗…)難免會給自身或對方帶來煩擾,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仍是不知不覺地會進行這一操作(就像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真不該。人,還真的是矛盾的集合體!
?
由此想到的一點相關事實:
事實上,勞心者、勞力者是古代老子相對于統治階級、低層勞動階級而言的。在那個時候這確實很明顯地不公平。然而就算是現在,農民們辛辛苦苦地耕種而收獲的糧食,低價賣給采購人,而一些糧食采購商們卻約定囤積起來再抬高價格。例如天價般的大蒜、綠豆,大概一部分的中國暴發戶就是這樣產生的吧。這里面存在不公平,但也沒辦法,由國家相關部門依據法律來處理吧。
并不是說農民的辛苦付出不值得,相反,他們絕對是在做貢獻的,無論是否出于無奈,正是農民養活了中國10多億人口。需要要強調的是,農民的的確確應該獲得國家更多的補貼、保障以及得到社會人們更大程度的理解、關注。
?
對“框計算”稍微了解了一下,很震撼百度提出“框計算”這一學術上、應用上的理念,用從百度“框計算”頁面中看到的一位專家的話來講,“中國互聯網行業需要有一個由中國人自己提出的技術理念來指引方向”,百度對于“框計算”的口號是“框廣天地,創新無限”。于是我又想起前些天的熱點——騰訊,就創新來說,用百度的創新和騰訊的“山寨”相比,孰優孰劣?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haolloyin/36216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劳心者、劳力者或CEO、CTO各得其所,足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翻译:Asp.net中多彩下拉框的实现
- 下一篇: 梦到做床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