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还能“消失”?我们用减压书包做了个测试
這二三十年來,有一種學生的負擔越變越重——它就是學生每天都要背的書包。據說,有一種黑科技能減輕它,被稱作“減壓書包”,這種產品能行嗎?我們聯系到了安踏兒童,為我們提供實驗設備,給它們來一次實測檢驗!
對于這類產品,首先我們需要弄清:什么是減壓?
只要學過初中物理就能明白,書包對你的壓力來自它的重力,是不可能平白無故消失的,所以靠設計來減輕壓力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事,除非在背包底部加上兩個推進器。
當然了,你完全可以通過合理規劃需要攜帶的課本、書籍,直接減輕書包重量,這是減壓的最好辦法。
大家可能會說:你當我想帶那么多書么?好多時候學生們也是身不由己,最終還是需要借助于書包的設計來科學減壓。這里的減壓,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操作。
一種是最簡單的,增加受力面積,減小壓強,從而緩解肩部的疲勞。
減壓書包測試
目前大多數減壓書包都會把肩帶做寬,可惜,人的肩寬是有限的。
但是,過多的鎖扣會導致穿戴過程變得繁瑣,背在身上也感覺比較緊繃。
減壓書包測試
另一種思路則聚焦背包時最吃力的情景:
由于行走時人體的自然起伏,導致背包與肩部并不能一直在豎直方向上保持平衡,背包會在失重與超重的狀態不斷循環,肩部受到的壓強也不斷地變化。
這個由下到上的起伏過程,肩膀不得不克服背包的重力做功,這才是導致肩部疲勞不適的罪魁禍首。
我們相信大家可能都會有背著包追公交或者跑步的時候,背后那一顛一顛的感覺往往比正常行走時更加不適,背包也好像更沉了,這就是問題所在。
所以,新型的減壓技術都把維持肩部壓強的平衡,使得背包與人體處于近似平衡的狀態——作為了自己的目標。
那這一類減壓書包究竟能不能像它們宣稱的那樣起到明顯的減壓效果呢?
我們從網上購買了四款銷量較好的減壓書包,分別命名為小紅、小藍、小黑和小方。準備給它們來一次專業檢測,橫向比較它們的減壓作用。
我們在北京找遍了實驗室,結果要么是做不了相關測試,要么是臨近春節已經放假,看來想在開學前完成這期內容是不可能的。
關鍵時刻,我們合作過的安踏兒童,表示愿意提供實驗室給我們,只是這個實驗室位于2000公里外的福建廈門。
當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五了,我們自己奔波就不提了,主要是感謝安踏兒童的老師,在已經放假的情況下,加班幫我們測試。
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
測試的過程是這樣的,我們準備了6.5kg負重的書本,應該和當下學生的書包差不多重。然后將分布式壓力測試儀固定好,并將傳感器放置在肩部。
之后背好背包,在測試臺上,分別測試快走(5km/h)和小跑(7.5km/h)時肩部壓強的周期性變化。
在快走的場景下,小方的雙肩壓強相當穩定,幾乎維持在15kPa;小紅表現也很出色,從15kPa到20kPa有小幅浮動;小藍次之,在15到25kPa間搖擺;小黑的表現就有些羞于啟齒了,浮動范圍在25到35kPa,偶爾還沖上了40kPa。
時速加快到7.5千米,小方、小紅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壓強浮動,主要分布在15到28kPa之間;小藍緊跟其后;小黑還是墊底,而且創下了50kPa的記錄。
所以實測證明,使用這類減壓設計的書包,確實有一定的減壓效果。不過,不同款式的減壓書包,效果差別還是有些大的,推薦家長們在選購的時候,還是盡量去選擇國內有知名度、有品質保障的品牌。
安踏兒童的技術人員給我們講解了有效減壓設計用到的具體技術,當然是以他們的產品為例,他們把這項技術稱為:雙螺旋彈簧減壓技術2.0。
把整個背包拆開后,我們終于能一窺這減震減壓結構的原理了。
首先,書包的內部設置有夾層,和用以固定夾層的彈力帶,目的是使背包的中心穩固,減少內部的晃動。
第二點,也是最關鍵的,小藍、小黑雖然也有彈簧結構,但本身是單彈簧,能夠化解拉伸,卻無法化解回彈,以至于跑步時,小黑總有砸到肩膀的感覺,反而更不舒適。
安踏兒童采用了雙螺旋彈簧設計。彈簧上的承重模塊與肩帶相連接,當背包負重時,背包下沉,承重模塊上移,壓縮頂部的彈簧,當運動幅度變大或者負重變大使得頂部彈簧形變到一定程度時,底部彈簧受到拉伸產生形變。
在背著包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在背包的彈簧結構中相互轉化,此時若把背包視為一個整體,它不會產生劇烈的上下浮動,與肩部幾乎處于靜止狀態,雙肩處的壓強得到穩定,從而提升舒適感。這就是減壓的真相。
還真沒說錯,后來安踏兒童的工程師透露給我們,這個設計的靈感真就來源于汽車的減震器結構。安踏兩根背帶更加獨立的設計,我們覺得類似汽車的扭力梁懸架。而小藍和小黑在背帶上部仍然是硬性連接,更類似鋼板彈簧懸架,兩者仍然有高下之別。
這就是關于減壓背包的真相了。減壓的性能優劣源自廠家對細節設計的追求,我們也期待他們的研究能更加精進,更多的減輕學生開學要背上的負擔。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力还能“消失”?我们用减压书包做了个测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穿越火线X》恶评不断!网友:还不如去玩
 - 下一篇: 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惹祸:司机驾驶中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