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艺术节如何将京剧和川剧结合?四川文旅厅答封面新闻
原標題:中國京劇藝術節如何將京劇和川劇結合?四川文旅廳答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行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袁藝在會上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表示,本屆京劇節將組織5臺四川省及部分省外川劇精品劇目和折子戲專場集中展演,還將在部分景區、社區等設折子戲專場,加強京劇和川劇的交流互鑒。以交流為契機,相互借鑒,推動川劇縱深發展,吸取其他戲種的優點,探索多元化的類型創作,推動一批精品創作。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袁藝。
袁藝介紹,京劇被譽為“國粹”,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中占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川劇是我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戲曲劇種之一,傳統積淀深厚,聲腔藝術豐富,表演魅力獨特,數百年來植根于巴蜀大地的沃土,滋養著巴蜀人民的精神,賡續著巴蜀文化的血脈。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劇目等方面關系密切。“借助本屆京劇節,通過同臺展演,多方面多渠道宣傳推廣川劇文化,讓更多人熱愛傳統川劇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她表示,本屆京劇藝術節將面向廣大群眾推出較大比例的惠民票,還將舉辦系列京劇主題研討會、惠民公益演出、京劇名家名角走進成都景區快閃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特色活動。充分調動參加大戲展演的外省院團與四川省內川劇院團等演出力量,到蜀園蜀音閣、悅來茶園、十陵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安仁古鎮、海窩子古鎮、西來古鎮、竹藝村、平樂古鎮、五鳳溪古鎮、洛帶古鎮、中鐵鷺島藝術城等熱門景區、街區、公園、社區舉辦折子戲公益演出專場,貼近居民生活,進一步豐富節日惠民活動內容,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質,更廣泛地傳播京劇藝術,營造節日氛圍。
四川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脈悠長、山川秀美,三星堆、金沙遺址、古蜀道、九寨溝、大熊貓已成為四川享譽全國與世界的名片。“自古文宗出西蜀”,李白、杜甫、蘇東坡、李商隱、楊慎、陳子昂等無論是出生還是旅居四川的文人大家都創作留下了大量寄情于蜀中山水,飽含對人生、情感深刻感悟的不朽之作,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
“四川也是戲曲大省,自古就有蜀戲冠天下的美譽。上世紀80年代,四川以‘振興川劇’拉開了全國戲曲振興的大幕,川劇《變臉》《易膽大》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劇目涌現出來。”袁藝表示,近年來,在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支持下,四川文化和旅游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川劇《草鞋縣令》、四川揚琴《蜀道》分別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第十九屆群星獎。
袁藝表示,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四川成都舉辦,將京劇和川劇結合起來,機遇難得、意義深遠。京劇和川劇的同臺綻放,能進一步加強京劇與地方戲的交流互鑒,從藝術上踐行“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文化使命。
(圖據文旅部)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京剧艺术节如何将京剧和川剧结合?四川文旅厅答封面新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犯罪的世界史》上线!翻历史旧账,看犯罪
- 下一篇: 没有它,怎么开启2024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