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连通性测试
使用ping測試網絡連通性
ping的實現原理
ping實際上時基于ICMP協議開發的應用程序,它是在計算機的各種操作系統或網絡設備上廣泛使用的檢測網絡連通性的常用工具。通過使用ping命令,用戶可以檢查指定地址的主機或設備是否可達,測試網絡連接是否出現故障。
ping命令的輸出
上圖演示了ping命令的實際輸出效果,以ping baidu.com 為例。
在本例中顯示的數據有:字節 時間 TTL(生存時間)
字節: 相應數據包的大小
時間: 相應的時間
TTL: 生存時間。
(該TTL的值代表從開始響應那個路由器開始算,經過多跳后到達本機還剩下的生存時間值,一般目的主機設定TTL的值為64)ping中的TTL=目的主機TTL-路由跳轉數
在最后幾行中,輸出了ping過程報文的統計信息,主要包括報文發送個數,接收個數,丟包率,行程返回時間。
使用Tracert檢測網絡連通性
tracert的實現原理
通過使用tracert命令,用戶可以查看報文從源設備傳送到目的設備所經過的路由器,當網絡出現故障時,可以通過該命令分析出現故障的網絡節點。
上圖演示了在RTA上執行tracert 192.168.3.1命令的工作過程。
1)源設備RTA對目的設備的某個較大端口發送一個TTL為1的UDP報文
2)由于網路設備管理IP報文時,每經過一跳路由器,TTL就會減1,因此,當報文到達RTB后,TTL=0,RTB于是回應了一個TTL超時的ICMP報文,該報文含有第一跳RTB的IP地址,這樣源設備就得到了第一跳路由器RTB的IP地址
3)接著源設備又重新發送一個TTL=2的UDP報文給目的主機,經過RTB后,TTL=1,當到達RTC時,TTL=0.由于RTC是目的地,RTC將回應RTA一個端口不可達的ICMP消息,RTA收到該消息后,將會知道已經跟蹤到了目的地,因此,停止向外發送報文。
4)如果源主機到目的主機有多跳,那么此過程將不斷地進行,知道最終到達目的設備,然后源設備就獲得了它到目的設備所有路由器的地址,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路由器默認是無法ping的,會顯示請求超時。
tracert命令的輸出
由上圖所示,我們跟蹤baidu.com,輸入tracert baidu.com,總共跟蹤到了18個路由器,說明當前主機到目的主機一共需要經過18個路由器,其中有6個路由器是無法獲取其IP地址的。
總結
- 上一篇: python做网络测试工具一
- 下一篇: 常见的网络状态检测及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