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总分升序再用计算机降序,怎样用升序降序给EXCEL排名
怎樣用升序降序給EXCEL排名
(2008-12-14 16:35:01)
標簽:
電腦
單元格
數據清單
h2
if
教育
在用Excel制作相關的數據表格時,我們可以利用其強大的排序功能,瀏覽、查詢、統計相關的數字。下面,我們以圖1所示的“員工基本情況登記表”為例,來全面體驗一番Excel的排序功能。
一、快速排序
如果我們希望對員工資料按某列屬性(如“工齡”由長到短)進行排列,可以這樣操作:選中“工齡”列任意一個單元格(如I3),然后按一下“常用”工具欄上的“降序排序”按鈕即可(參見圖1)。
小提示:①如果按“常用”工具欄上的“升序排序”按鈕,則將“工齡”由短到長進行排序。②如果排序的對象是中文字符,則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序。③如果排序的對象是西文字符,則按“西文字母”順序排序。
二、多條件排序
如果我們需要按“學歷、工齡、職稱”對數據進行排序,可以這樣操作:選中數據表格中任意一個單元格,執行“數據→排序”命令,打開“排序”對話框(圖2),將“主要關鍵詞、次要關鍵詞、第三關鍵詞”分別設置為“學歷、工齡、職稱”,并設置好排序方式(“升序”或“降序”),再按下“確定”按鈕就行了。
三、按筆劃排序
對“姓名”進行排序時,國人喜歡按“姓氏筆劃”來進行:選中姓名列任意一個單元格,執行“數據→排序”命令,打開“排序”對話框(參見圖2),單擊其中的“選項”按鈕,打開“排序選項”對話框(圖3),選中其中的“筆劃排序”選項,確定返回到“排序”對話框,再按下“確定”按鈕即可。
小提示:如果需要按某行屬性對數據進行排序,我們只要在上述“排序選項”對話框中選中“按行排序”選項即可。
四、自定義排序
當我們對“職稱”列進行排序時,無論是按“拼音”還是“筆劃”,都不符合我們的要求。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自定義序列來進行排序:
先把相應的職稱序列按需要排序的順序輸入到相應的單元格區域(如N2至N18)中(圖4);執行“工具→選項”命令,打開“選項”對話框(圖5),切換到“自定義序列”標簽下,在“從單元格中導入序列”右側的方框中輸入“$N$2:$N$18”(也可以用鼠標選擇輸入),然后單擊“導入”按鈕,將相應的序列導入到系統中,確定返回。
小提示:序列導入后,原來N2至N18區域中輸入的數據可以刪除,導入的序列在其他Excel文檔中均可直接使用。
選中“職稱”列任意一個單元格,執行“數據→排序”命令,打開“排序”對話框,單擊其中的“選項”按鈕,打開“排序選項”對話框(參見圖3),按“自定義排序次序”選項右側的下拉按鈕,在隨后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中上述“導入”的序列,確定返回到“排序”對話框,再按下“確定”按鈕即可。[NEXT]
五、用函數進行排序
有時,我們對某些數值列(如“工齡、工資”等)進行排序時,不希望打亂表格原有數據的順序,而只需要得到一個排列名次。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函數來實現(以“工齡”為例):在“工齡”右側插入一個空白列(J列),用于保存次序(圖6),然后選中J2單元格,輸入公式:=RANK(I2,$I$2:$I$101),然后再次選中J2單元格,將鼠標移至該單元格右下角成“細十字線狀”時(這種狀態,我們通常稱之為“填充柄”狀態),按住左鍵向下拖拉至最后一條數據為止,次序即刻顯示出來(圖6)。
小提示:若要升序排序,可在公式最后增加一個“非零”參數,如將上述公式改為:=RANK(I2,$I$2:$I$101,1)。
六、讓序號不參與排序
當我們對數據表進行排序操作后,通常位于第一列的序號也被打亂了,如何不讓這個“序號”列參與排序呢?我們在“序號”列右側插入一個空白列(B列),將“序號”列與數據表隔開。用上述方法對右側的數據區域進行排序時,“序號”列就不參與排序了。
小提示:插入的空列會影響表格的打印效果,我們可以將其隱藏起來:選中B列(即插入的空列),右擊鼠標,再選擇“隱藏”選項即可。
高效辦公Excel排序方法
排序是數據處理中的經常性工作,Excel排序有序數計算(類似成績統計中的名次)和數據重排兩類。本文以幾個車間的產值和名稱為例,介紹Excel
2000/XP的數據排序方法。
一、數值排序
1.RANK函數
RANK函數是Excel計算序數的主要工具,它的語法為:RANK
(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為參與計算的數字或含有數字的單元格,ref是對參與計算的數字單元格區域的絕對引用,order是用來說明排序方式的數字(如果order為零或省略,則以降序方式給出結果,反之按升序方式)。
例如E2、E3、E4單元格存放一季度的總產值,計算各車間產值排名的方法是:在F2單元格內輸入公式“=RANK(E2,$E$2:
$E$4)”,敲回車即可計算出鑄造車間的產值排名是2。再將F2中的公式復制到剪貼板,選中F3、 F4單元格按Ctrl
V,就能計算出其余兩個車間的產值排名為3和1。如果B1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RANK(E2,$E$2:$E$4,1)”,則計算出的序數按升序方式排列,即2、1和3。
需要注意的是:相同數值用RANK函數計算得到的序數(名次)相同,但會導致后續數字的序數空缺。假如上例中F2單元格存放的數值與
F3相同,則按本法計算出的排名分別是3、3和1(降序時)。
2.COUNTIF函數
COUNTIF函數可以統計某一區域中符合條件的單元格數目,它的語法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為參與統計的單元格區域,criteria是以數字、表達式或文本形式定義的條件。其中數字可以直接寫入,表達式和文本必須加引號。
仍以上述為例,F2單元格內輸入的公式為“=COUNTIF($E$2:$E$4,
">"&E2) 1”。計算各車間產值排名的方法同上,結果也完全相同,2、
1和3。
此公式的計算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根據E2單元格內的數值,在連接符&的作用下產生一個邏輯表達式,即“>176.7”、“>167.3”等。
COUNTIF函數計算出引用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單元格數量,該結果加一即可得到該數值的名次。很顯然,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是降序排列的名次,對重復數據計算得到的結果與RANK函數相同
3.IF函數
Excel自身帶有排序功能,可使數據以降序或升序方式重新排列。如果將它與IF函數結合,可以計算出沒有空缺的排名。上例中E2、E3、
E4單元格的產值排序為例,具體做法是:選中E2單元格,根據排序需要,單擊Excel工具欄中的“降序排序”或“升序排序”按鈕,即可使工作表中的所有數據按要求重新排列。
中004-5-31 15:43:05
假如數據是按產值由大到小(降序)排列的,而您又想賦予每個車間從1到n(n為自然數)的排名。可以在G2單元格中輸入1,然后在G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E3=E2,
G3,G3 1)”,只要將公式復制到G4等單元格,就可以計算出其他車間的產值排名。
二、文本排序
選舉等場合需要按姓氏筆劃為文本排序, Excel提供了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您要將數據表按車間名稱的筆劃排序,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選中排序關鍵字所在列(或行)的首個單元格(如A1),單擊Excel“數據”菜單下的“排序”命令,再單擊其中的“選項”按鈕。選中“排序選項”對話框“方法”下的“筆畫排序”,再根據數據排列方向選擇“按行排序”或“按列排序”,“確定”后回到“排序”對話框。如果您的數據帶有標題行(如“單位”之類),則應選中“有標題行”(反之不選),然后打開“主要關鍵字”下拉列表,選擇其中的“單位”,選中排序方式(“升序”或“降序”)后“確定”,表中的所有數據就會據此重新排列。
此法稍加變通即可用于“第一名”、“第二名”等文本排序,請讀者自行摸索。
三、自定義排序
如果您要求Excel按照“金工車間”、“鑄造車間”和“維修車間”的特定順序重排工作表數據,前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就無能為力了。這類問題可以用定義排序規則的方法解決:首先單擊Excel“工具”菜單下的“選項”命令,打開“選項”對話框中的“自定義序列”選項卡。選中左邊“自定義序列”下的“新序列”,光標就會在右邊的“輸入序列”框內閃動,您就可以輸入“金工車間”、
“鑄造車間”等自定義序列了,輸入的每個序列之
間要用英文逗號分隔,或者每輸入一個序列就敲回車。如果序列已經存在于工作表中,可以選中序列所在的單元格區域單擊“導入”,這些序列就會被自動加入“輸入序列”框。無論采用以上哪種方法,單擊“添加”按鈕即可將序列放入“自定義序列”中備用。
使用排序規則排序的具體方法與筆劃排序很相似,只是您要打開“排序選項”對話框中的“自定義排序次序”下拉列表,選中前面定義的排序規則,其他選項保持不動。回到“排序”對話框后根據需要選擇“升序”或“降序”,“確定”后即可完成數據的自定義排序。
需要說明的是:
顯示在“自定義序列”選項卡中的序列(如一、二、三等),均可按以上方法參與排序,請讀者注意Excel提供的自定義序列類型
例如數據當中有“局長”、“處長”、“科長”、“科員”并按當前順序排序時,Excel的現有排序功能就無法直接實現了。這時我們可以使用自定義排序來實現。具體做法是:在“工具”菜單選擇“選項”,選擇“自定義序列”,點“添加”按鈕,在右邊輸入序列中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輸入排序序列,或選中相應單元格后點擊“導入”按鈕。這樣會在左邊的自定義序列加入你剛才輸入的序列,再在排序對話框選項中選擇自定義序列就能夠按相應的順序排序了。
Excel數據排序很簡單四種方法
把成績錄入完后,使用“自動求和”功能計算出每個人的總分,并單擊“數據”
→排序,以“總分”為主“關鍵字”按“降序”排列。接著在H1單元格輸入“名次”二字(如圖1)。
一、 序列填充法
1.在H2單元格中輸入1,然后把鼠指針指向H2單元格的四框上單擊,讓H2單元格為選中狀態,或者單擊一下其它任意單元格,再返回來單擊H2單元格(不然接下來的填充→序列為灰色不可用)。
2.查出總共多少人。
3.單擊“編輯”→填充→序列(如圖2),在打開的“序列”對話框中,“序列產生在”項選“列”;“類型”項選“等差序列”;步長值1;終止值輸入總人數12;最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如圖3)。
二、 托選填充法
1.左鍵拖選法:
在H2單元格中輸入1,H3單元格中輸入2,然后用鼠標把H2和H3單元格拖選上(如圖4),接著把鼠標指針指向H3單元格右下角,當鼠標指針變成黑色實線加號時,按住左鍵向下拖動到H13單元格后放手。
2.右鍵拖選法:
在H2單元格中輸入1,把鼠標指針指向H2單元格右下角,當鼠標指針變成黑色實線加號時,按住右鍵向下拖動到H13單元格后放手,這時屏幕上會彈出一個快捷菜單(如圖5),左鍵單擊“以序列方式填充”(也可以單擊“序列”項,再按照序列填充法完成)。
[NEXT]
三、 函數判斷法
1.排位函數RANK():
在H2單元格輸入公式:=RANK(G2,G:G),接著把鼠標指針指向H2單元格右下角,當鼠標指針變成黑色實線加號時,按住左鍵向下拖動將公式向下復制到H13單格后放手(如圖6)。
RANK函數是返回一個數值在一組數值中的排位。數值的排位是與數據清單中其他數值的相對大小(如果數據清單已經排過序了,則數值的排位就是它當前的位置)。其語法為:RANK(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為需要找到排位的數,ref為包含一組數的數組或引用(ref中的非數值型數據將被忽略),order為一指明排位方式的數,order為0或省略時按降序排位,order不為0時按升序排位。
這個公式中number是指G2單元格中的431分;ref指的是G列這些分數;order省略沒有。也就是說公式的最終意思是按照降序計算G2單元格中的431分在G列這組分數中所排的位置。
如果RANK 函數中ref
所引用的區域中有重復數,則函數返回相同的排位數,但重復數的存在將影響后續數值的排位。也就是說如果分數相同名次相同,隨后的名次將空缺。如這里400出現兩次,其排位為4,而395分的排位為6(沒有排位為5的數值)。
2.條件函數IF():
在H2單元格直接輸入1,在H3單元格輸入公式: =IF(G3=G2,H2,H2 1)
接著把鼠標指針指向H3單元格右下角,當鼠標指針變成黑色實線加號時,按住左鍵向下拖動將公式向下復制到H13單格后放手(如圖7)。
IF函數用于執行真假值判斷后,根據邏輯測試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的結果,因此`函數也稱之為條件函數。可以使用函數 IF
對數值和公式進行條件檢測。它的語法為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其中Logical_test表示計算結果為 TRUE 或 FALSE
的任意值或表達式。此參數可使用任何比較運算符。Value_if_true顯示在logical_test 為 TRUE
時返回的值,Value_if_true 也可以是其他公式。Value_if_false 顯示在logical_test 為 FALSE
時返回的值。Value_if_false
也可以是其他公式。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個參數logical_test返回的結果為真的話,則執行第二個參數Value_if_true的結果,否則執行第三個參數Value_if_false的結果。
IF函數可以嵌套七層,用 value_if_false 及 value_if_true
參數可以構造復雜的檢測條件。這個公式中logical_test是G3=G2,
value_if_true是H2,value_if_false是H2
1。意思是G3單元格中的分數與G2單元格中的分數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顯示H2單元格值,也就是我們填入的1,如果不同,則顯示H2
1,也就是2。
用這種方法排的名次不會出現空缺,相同分數的排名仍然相同。
四、公式法
在H2單元格直接輸入1,在H3單元格輸入公式:=H2+(G3
公式“=H2+(G3
公式中“=”為賦值命令,其作用是將計算結果填在這個單元格內,“H2”是我們先手工輸入的1;“+”為加法運算;(G3
這種直接使用公式法同使用IF函數一樣,名次不會出現空缺,相同分數的排名仍然相同。
Excel 2003數據處理三則
一、讓數據顯示不同顏色
在學生成績分析表中,如果想讓總分大于等于500分的分數以藍色顯示,小于500分的分數以紅色顯示。操作的步驟如下:首先,選中總分所在列,執行“格式→條件格式”,在彈出的“條件格式”對話框中,將第一個框中設為“單元格數值”、第二個框中設為“大于或等于”,然后在第三個框中輸入500,單擊[格式]按鈕,在“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將“字體”的顏色設置為藍色,然后再單擊[添加]按鈕,并以同樣方法設置小于500,字體設置為紅色,最后單擊[確定]按鈕。
這時候,只要你的總分大于或等于500分,就會以藍色數字顯示,否則以紅色顯示。
二、將成績合理排序
如果需要將學生成績按著學生的總分進行從高到低排序,當遇到總分一樣的則按姓氏排序。操作步驟如下:先選中所有的數據列,選擇“數據→排序”,然后在彈出“排序”窗口的“主要關鍵字”下拉列表中選擇“總分”,并選中“遞減”單選框,在“次要關鍵字”
下拉列表中選擇“姓名”,最后單擊[確定]按鈕。
三、控制數據類型
在輸入工作表的時候,需要在單元格中只輸入整數而不能輸入小數,或者只能輸入日期型的數據。幸好Excel
2003具有自動判斷、即時分析并彈出警告的功能。先選擇某些特定單元格,然后選擇“數據→有效性”,在“數據有效性”對話框中,選擇“設置”選項卡,然后在“允許”框中選擇特定的數據類型,當然還要給這個類型加上一些特定的要求,如整數必須是介于某一數之間等等(如圖3所示)。另外你可以選擇“出錯警告”選項卡,設置輸入類型出錯后以什么方式出現警告提示信息(如圖4所示)。如果不設置就會以默認的方式打開警告窗口。怎么樣,現在處處有提示了吧,當你輸入信息類型錯誤或者不符合某些要求時就會警告了。
排序
通過排序,可以根據某特定列的內容來重排數據清單中的行。例如,假設一包含銷售數據的數據清單有銷售員、單位數量和訂單日期等列。我們可以用“排序”命令按銷售員重排數據清單、從高到低組織單位數量或從早到晚排好訂單日期。
當選擇“排序”命令后,Microsoft Excel
會利用該列和我們指定的排序次序,或利用自定義排序次序來重新排列行、列或單個的單元格。除非另有指定,否則Microsoft Excel
會根據我們選擇的“主要關鍵字”列的內容以升序順序(最低到最高)對行作排序。當對數據排序時, Microsoft
Excel會遵循以下的原則:
如果我們由某一列來作排序,那么在該列上有完全相同項的行將保持它們的原始次序。
在排序列中有空白單元格的行會被放置在排序的數據清單的最后。
隱藏行不會被移動,除非它們是分級顯示的一部分。
排序選項如選定的列、順序
(遞增或遞減)和方向(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等,在最后一次排序后便會被保存下來,直到我們修改它們或修改選定區域或列標記為止。
如果我們按一列以上作排序,主要列中有完全相同項的行會根據我們指定的第二列作排序。第二列中有完全相同項的行會根據我們指定的第三列作排序。
提示:排序操作不僅僅適用于數據庫,對于我們在工作表中的任意選定范圍,我們都可以執行排序操作。
12.3.1 按列排序
按照某一選定列排序的操作步驟如下:
(1) 執行“數據”菜單上的“排序”命令,出現一個如圖12-6所示的對話框。
(3)
在“主要關鍵字”列表框中,選定重排數據清單的主要列,在本例中我們選定“地區”。選定“遞增”或“遞減”選項按鈕以指定該列值的排序次序,在本例中選定“遞增”。若要由一列以上來作排序,在“次要關鍵字”和“第三關鍵字”框中,選定您想用作排序的附加列。對于每一列再選定“遞增”或“遞減”選項按鈕。如果在數據清單中的第一行包含列標記,在“當前數據清單”框中選定“有標題行”選項按鈕,以使該行排除在排序之外,或選定“沒有標題行”使該行也被排序。
(4) 按下“確定”按鈕。我們就可以看到排序后的結果,如圖12-7所示。
注意:不管是用列或用行排序,當數據庫內的單元格引用到其他單元格內作數據時,有可能因排序的關系,使公式的引用地址錯誤,
從而使數據庫內的數據不正確。
12.3.2 多列排序
雖然在Excel數據清單中可以包含最多25
列,但實際上“排序”命令一次只能按3列來排序。若要按4或更多列將數據清單排序,我們可以通過重復執行排序命令來達到這一效果。
首先,按三個最不重要的列來排序,然后繼續按三個最重要的列來排序。例如,要按列 A、B、C、D 和 E 的順序來排序數據清單,則首先按列
C、D 和E 來排序,然后再按列 A 和 B 來排序。
在要想排序的數據清單中選定單元格或區域。選擇“數據”菜單上的“排序”命令,出現排序對話框。在“主要關鍵字”、“次要關鍵字”和“第三關鍵字”框中選定三個最不重要的列。對于選定的每一列指定排序次序。為適合我們的數據清單,可以選定“有標題行”選項按鈕,或選定“沒有標題行”選項按鈕。按下“確定”按鈕。按照數據的重要性,重新對數據排序,直到得到滿意的結果。
12.3.3 使用工具排序
對數據排序時,我們除了能夠使用“排序”命令外,還可以利用工具欄上的兩個排序按鈕“”和“”。其中A到Z代表遞增,Z到A代表遞減。
使用工具排序的步驟如下:
(1)選取要排序的范圍。
(2)在遞增或遞減按鈕上單擊,即可完成排序工作。
12.3.4 排序數據順序的恢復
若要使數據庫內的數據,在經過多次排序后,仍能恢復原來的排列的次序,
可以在數據庫內加上一個空白列,并加入記錄編號,最后用此欄排序,就可使數據排列的次序恢復原狀。加入記錄號的操作步驟如下:
(1)
在數據庫中的最左邊增加一個空白列。在其第一個單元格中鍵入“序號”。在下方的單元格內鍵入“1”,然后在“1”下方的單元格內鍵入“2”。
(2) 選取存放1和2的單元格。將鼠標移到單元格選擇框的右下角,使鼠標指針便成“十”字型。
(3) 拖動鼠標到數據庫的最后一個記錄,然后放開鼠標鍵,我們就會看到一個記錄序列,如圖12-8所示。
巧用excel為學生考試成績排名
見圖,表格中學號和姓名等是用計算機錄入并打印出來,老師只是手寫填上考試成績和排名,然后讓打字員錄入表格中。當然我也看到或聽說過其他學校的學生成績統計分數排名表。它是對學生成績進行升序或降序的排列表。這在office/9.sHTML'
target='_blank'
class='article'>Excel中是比較簡單的。這種排序表的好處是前幾名"優生"和后幾名"差生"一目了然。真正起到了"鼓勵"和"鞭策"的作用。本人不擅長office,也不知道其他學校是否用計算機對圖中在不改動學號順序和對應姓名關系的前提下,完成"名次"項填寫。
筆者經過反復摸索。總結出自認為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方法和步驟如下:
1.
錄入完分數后,對學號、姓名和分數進行多個字段排序。方法是以分數為主排序,鼠標點擊第一個分數按住向左下拖動選定前三列后,點擊降序按鈕,排出了高分到低分的分數排序。
2. 在名次列中從上到下輸入1……10,最簡單的方法是輸入1后右擊鼠標按住向下拖動至10,選定序列方式填充即可。
3.
以學號為主排序,即恢復原來的學號排序。鼠標點擊學號列第一個(不是一號)按住向右下拖動至名次列最后選定前四列后,點擊升序按鈕,還原學號排序。
這樣就完成了圖表中的第一次考試成績和名次的錄入。如果要完成以后幾次考試成績和名次的錄入工作,可把前次考試成績和名次兩列隱藏起來后,按上述方法錄入完后,取消隱藏即可。
分享:
喜歡
0
贈金筆
加載中,請稍候......
評論加載中,請稍候...
發評論
登錄名: 密碼: 找回密碼 注冊記住登錄狀態
昵???稱:
發評論
以上網友發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先用总分升序再用计算机降序,怎样用升序降序给EXCEL排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edhat Enterprise Li
- 下一篇: c语言 char* 参数,深入理解c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