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考研经历,从普通一所大学考研到清华有多难?
本來在頭條上面只是偶爾刷刷新聞的,但是今天看到這個題目,有感而發,覺得有必要把我自己的考研經歷和大家一起分享下的。通過這次也不算失敗的考研經歷(最后調劑到一所很不錯的985),我自己得出了一個結論——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我本科是在福建省的XX大學計算機學院就讀的,現在雖然已經算是一本了,但是我剛考進去的那時候還是一個二本的學校,算是一所比較普通的學校。然后13年考研報考的是北京大學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雖然在計算機專業考研的難度上,清華大學的難度可能會比北京大學的難度高一點,但是結合我本人的考研經歷應該可以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了,大家也當做一個參考。
題主的題目是:“我是一所普通二本的大二學生,想考研,考清華,很多人都覺得我異想天開,難道就這么難?”,在我剛開始把北京大學當做我的考研目標的時候我也有這個顧慮,每次別人問我要考哪個學校的時候,我都會想一下(看看和這人熟不熟,免得被笑話。。。)要不要告訴他我考的是北京大學。但是我還是一直堅持把北京大學當做了我的考研目標,雖然最后與北京大學失之交臂。
上圖是我考研的成績,可能在其他的專業看來這個成績并不是高,但是在計算機專業這個成績已經足以進入北京大學的復試了。最后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面試不夠理想、或者可能是自己的大學比較差(跟我一起面試的同學大多數都是211以上的學校),結果我被刷了。上圖顯示我考研的專業名次是11,但是其實這個專業也差不多只招11人左右,北京大學的保研名額是百分九十左右,超高的保研率(清華大學應該也差不多)留給考研的學生的名額其實很少了。但是即使能夠成功的進入到復試,1:1.5的復試比例也有很高的淘汰率。所以如果普通學校的學生要考上Top2學校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初試成績,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能夠順利的進入到復試的環節,同時自己也要有比較強的實力,在復試的時候才能在本身學校有劣勢的情況下成功被錄取。同時運氣也非常的重要,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考研大年和小年之說,我考的那年就是北大計算機的大年,本來想著如果計算機沒有考上的話也可以調劑下北大軟院,結果北大軟院的人數也爆滿,我連調劑北大軟院的機會都沒有了。
回到我之前說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慨呢?我覺得是我自己沒有認清自己的實力,然后憑著我自己的一腔熱血報考了北大,所以最后才失敗了。如果我能用這個成績去考其他的學校,考上的機會會大大的增加。最后雖然沒有考上,但是我還是很懷戀自己當初為這個目標不懈努力的樣子。
寫的比較匆忙,最后總結下我的觀點: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仔細的評估下自己的實力,慎重地選擇
追隨自己的內心,如果真的想考就報吧!現在還年輕,沒事
為自己的目標負責,好好努力,即使最后失敗了,也是好樣的,畢竟曾經努力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清华大学计算机考研经历,从普通一所大学考研到清华有多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富士康计算机类笔试题,富士康笔试题目及答
- 下一篇: opencv今犹在,不见当年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