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音角度看湖南泸溪方言的归属
瀘溪縣處于湘語和西南官話之間的過渡地帶,對于瀘溪方言的歸屬,學術界分歧很大。
文章從聲、韻、調(diào)三方面入手,把瀘溪方言與西南官話及湘語進行比較,最終得出結論:瀘溪方言是一種帶有濃郁西南官話特色的湘方言。
?
首先先講講我們?yōu)o溪話中有這樣一個規(guī)律:a->o->ou->ai->a,形成一個環(huán)。分別舉例如下:
a->o:麻、馬、巴
o->ou:磨
ou->ai:樓、后、瘦、口
ai->a:菜、柴、在(自在)
?
想學點兒瀘溪湘話請點擊:http://tieba.baidu.com/p/1964158467
?
?
塞娘(虱子)
——第一個字有人講就是“虱”字。我沒考證過,不發(fā)表意見。
角兒(小鳥)
——這個字應該是“雀”。
“雀”字在瀘溪話中有兩種發(fā)音:ziao、ciao。如果你覺得這兩個音很難得拼攏來,那么請你聽聽老人家的口音,和jiao、qiao還是有區(qū)別的,只是我們書讀得多了,被普通話影響了,發(fā)不來這兩個音了。
改(狗)
——這個字就是“狗”。
符合樓上講到的ou->ai規(guī)律。
火公子(蝦)
——第一個字就是“蝦”。
符合樓上講到的a->o規(guī)律。
也許你會奇怪,既然是a->o,那為什么不是xio音?。其實xia只是普通話的讀音而已,在唐宋時期,這個字是近似ha的音,對應到瀘溪話,就變成了ho(huo)音。而普通話里j、q、x開頭的字,很多都是由古代的g、k、h對應變化來的。如果你會粵語,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粵語里沒有j、q、x,都是g、k、h或者z、c、s。
旁海(螃蟹) ??
——就是“螃蟹”。在我的方言中又讀作“盤敢”。
“蟹”在唐宋時期,是近似hai的音,瀘溪話保留了古代的讀音,是很值得我們驕傲的。
普通話先變成xiai,但是這個音很難得拼出來,于是就簡化成了xie音。
如果你去過四川,就會發(fā)現(xiàn)某些地方就有xiai這種音
?
?
樓雨(下雨)
——第一個字是“落”。
符合o->ou規(guī)律。
出日臺(出太陽)
——最后一個字是“頭”。
符合ou->ai規(guī)律。
出風(吹風)
——第一個字就是“吹”。
這個解釋起來比較復雜,涉及到專業(yè)術語,我就不多扯了。跟倒一路變的還有水、錘、槌等等
吼(火)
——就是“火”。
符合o->ou規(guī)律。
樓隨(下雪)
——落雪
森森(星星)
——就是“星星”。
魚亮(月亮)
——就是“月亮”。
數(shù)(水)
——就是“水”。上面已講。
候(河)
——就是“河”。
符合o->ou規(guī)律。
也許你會奇怪,普通話明明是he,為什么會符合o->ou?要注意,我們不能以普通話為標準來衡量其他方言。很早的時候“哥”“鍋”這兩個字音是有區(qū)別的。后來瀘溪話合并成一個音了,而普通話沒有合并。我們以瀘溪話的角度來看,就是o->ou規(guī)律。
七(溪)
——就是“溪”。
普通話讀xi是不規(guī)則變化。
貼(天)
——就是“天”。
瀘溪話還有這樣一條規(guī)律:an->a、ian->ie、uan->ueüan->üe,分別舉例如下:
an->a:三、鏟、板、慢、盞
ian->ie:天、件、淺、變、面
uan->ue:斷、酸、鉆、寬、換
üan->üe:勸、遠
對面剛(對岸)
——最后一個字是“江”。
這個詞在武溪時代經(jīng)常講。因為武溪被峒河分開,隨時會要到河對面去。進入白沙時代后,很少聽到這個詞了。至于為什么是“江”,因為“江”的古音近似gang,可以參考粵語。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zryc/p/666174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语音角度看湖南泸溪方言的归属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结束后台命令,linux 终端
- 下一篇: 数据可视化图表之面积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