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嗤张宗昌,代表性作品选
張宗昌督辦山東時向清末狀元王壽彭學寫詩,還出版《效坤詩鈔》。其中很多還耳熟能詳,可見藝術的東西生命力之頑強。
凡是能夠跟藝術沾點邊的東西往往都是相通的。
如果用詩仙李白來類比相聲界的于謙,那么張宗昌完全可以憑借其作品類比學術界的郭德綱。 
    
    
   《效坤詩鈔》中張宗昌的幾首詩: 
    
    《俺也寫個大風歌》:“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仿劉邦 《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笑劉邦》: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奶奶的是罵人話) 
    
    《天上閃電》:“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李白是酒鬼,張宗昌是煙鬼,大家的想象都奇特,讀者何必厚此薄彼?) 
    
    《游蓬萊閣》:“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舅子”也是罵人的話,顛倒過來說,意思就是,誰怕喝多誰是舅子;李白是酒鬼,張宗昌也是,……這下沒得說了吧) 
    
    《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葉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童心未泯的人,不見得很可恨;不知為何?他對大明湖的大好景色熟視無睹,卻像一個玩童,唯獨對湖里的蛤蟆感興趣,蛤蟆成了他這個大頑童眼中大明湖的象征) 
    
    《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下雪》: “什么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啊篩石灰。” 
    
   張宗昌的詩為什么在當時影響大,并且還能流傳后世呢?除了他是軍閥名人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的詩匪氣十足,非常另類,幽默感特強,有喜劇效果,讓你不樂都不行。 
    
 從百度百科看到,張宗昌還是山東大學的前校長。
主持組建山東大學并曾自任校長
張宗昌在濟南期間最重要的文化功績是主持合并組建了新的山東大學。當時,他有意聘請王壽彭出任山東教育廳長,整頓山東教育。但王壽彭也不是那么好請的。張宗昌三次才將王壽彭請出山,接到濟南,聘其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
原山東大學堂(后曾先后改名山東高等學堂、山東高等學校)于1914年停辦。王壽彭任山東教育廳長后,首先在濟的六個專門學校的基礎上重新申辦“省立山東大學”,在濟南東郊籌備建校。與此同時,張宗昌和王壽彭在山東省范圍內大辦洋學。1926年,在張宗昌的命令下,山東6個公立專門學校合并,在濟南建省立山東大學,自此歷史上正式有了“山東大學”的名號。當年8月5日王壽彭到職視事,掛出校牌,9月5日舉行開學典禮,王壽彭在會上發表了“讀圣賢書、做圣賢事”的訓詞,“山大”即正式開課。
學校設文、法、工、農、醫5個學院,計有中國哲學、國文學、法律、政治經濟、商學、機械、機織、應用化學、采礦、農學、林學、蠶學、醫學13個系,并有附屬中學。校設評議會,院設教務會,系設教授會,定期研究教學、人事、經費等問題。大學部有教師320人,其中教授200人,除專業課外,并開設選修課,學生畢業授學士學位。而張宗昌對予山東大學的投入是很舍得的。山東教育廳當時每月撥給山大25000元,教職工的待遇是:校長月薪400元,系主任及教授月薪300元至360元,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的數目。
但是,好景不長,學校開學的第二年,王壽彭便因教學理念保守,被逼辭職。其后,張宗昌曾內定著名學者辜鴻銘為校長,以接替王壽彭。但辜鴻銘當時已是病情危急,不久即去世,未能到任。由張宗昌親自掛名校長。再過一年,到了1928年,國民北伐軍進抵山東,奉系軍閥敗逃。日本帝國主義借口保護僑民出兵濟南,制造了震驚中外“五、三”慘案。在動亂中,學校經費無著,隨即停辦。
出版了歷史上印刷最好的《十三經》
除了寫詩和扶持教育,張宗昌還主持印刷出版過《十三經》,據看過張版《十三經》的印刷業人士說,那是歷史上印刷和裝幀最好的《十三經》。
據考證,其印刷出版《十三經》和當時名士楊度有關。20世紀20年代,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聘楊度為總參議,楊度與其感情甚洽。張宗昌曾向張作霖保楊度為教育總長,因楊宇霆反對而未實現。其時張宗昌在山東提倡復古,為朋友計,楊度力勸張宗昌要多做好事,并建議他重刻《十三經》。張有的是錢,一聽之下,立即照辦,指令找一部好版,限時完成。楊度代張宗昌寫了一篇序文,寫成后由張宗昌用薄紙蒙在原稿上,一筆一筆地摹寫,算“督辦親筆”,刻入書中。《欽定春秋左傳讀本》為張宗昌所出《十三經》中之一種。在開篇的《重印十三經序》中。此序最后署名即為“中華民國十四年十二月督辦山東軍務兼省長張宗昌”。
序中都寫了些什么呢?
“教科成編,而六經微,旁行為書,而國文廢。國勢不張,文化亦靡能自信,致今日廢經說,倡惟人是從良族悲也。反之者又蔑棄儒先傳注,糅雜外教,附會新異,張瞽說以便其私,則侮經之禍亦廢經等。今且無暇與廢經者辯,而亟欲存經,并無暇與侮經者辯,而亟欲為經存注。抱殘守缺無使散佚,于今日以待后學存中國耳。豈徒與陋儒時髦爭是非哉。宗昌蒞魯,飭各學校增課讀經,而講師寥落,尋常讀本坊間以艱于購覓,習尚變而舊籍湮毀棄,且更甚于秦火。失今不圖異日出嚴屋壁之藏容可冀乎。因檢圖書館所存前清定文誠公撫魯時校刊之十三經板,重付楮印,分發各校,俾師生講讀。有所遵循書中校正尚鮮脫誤,注解悉采通行,取便誦習。俾識途軌,至于經義閎深,傳注浩博,漢宋師法具存,清儒考證尤密,好學深思者任自為之,而非可恃此以自畫也。清季發捻初平,圖書半毀,當局者已汲汲于此,今之事變更亟于前。齊魯多儒,秦漢之際諸經賴之以傳。孔鮒付勝之流風尚有未沫之乎。蓋跋予望之矣。”
此序言文采非常,且夾有時事之深思,對社會發展之遠慮,絕非一般人所能為。可能為楊度代筆之作。但此序非手寫上版,而是清以后線裝書最為常用的宋體字,故張宗昌摹寫之原貌無法得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代诗嗤张宗昌,代表性作品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求一个正整数是哪几个正整数相加的和,这些
- 下一篇: Linux 统计文件行数,字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