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太爱说话的“话痨”竟然会给身边人带来这么多不良影响!
原標題:言多必失!太愛說話的“話癆”竟然會給身邊人帶來這么多不良影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么一種人,平時不說話還好,一開口說話他們的嘴巴就滔滔不絕,似乎總有說不完的事情。也許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有趣吧,但長期以往真是難免會有點受不了……這其實是人之常情!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一個“話癆”確實很容易給身邊人帶去這些不良影響……
鬼谷子說:“言多必敗,言多必失”。
這個道理話癆型的人,永遠都不會懂。他們一到辦公室,看到有人就開始沒完沒了說個不停。他們不分場合和時間,什么事情都能聊上半天。所說的事情要么是八卦,要么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毫無營養可言。
他們的存在會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導致你在工作中分心,效率低下,從而產生沮喪和虛度光陰的情緒。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我們可以結交外向型人格的人,但不要靠近一個話嘮的人。
①話嘮對集中注意力的干擾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注意力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由于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有限,人就要選擇性地接受外界刺激,使得能夠對這些刺激進行精細的加工,人的意識的這種屬性就是注意力。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受環境影響,比如我們走在熱鬧的集市,就容易被身邊的嘈雜聲所干擾。集中注意力是我們完成任務的關鍵能力之一。然而,當我們與話嘮在一起時,由于他們不斷地說話,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例如,在工作場所中,當我們正致力于完成一項重要任務時,身邊的話嘮可能會不停地向我們傾訴個人瑣事。這種情況會極大地干擾我們的心流體驗,使我們難以保持高度專注。這里再強調一次,我們要拒絕的是工作中的“話嘮”,而不是生活中的“話嘮”,工作中的“話嘮”只會影響團隊工作效率。
遠離話多的人,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我認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話多的人保持距離,我們有機會獨立思考和發展自己的觀點。沒有外界的干擾和影響,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并根據自己的目標進行決策和行動。獨立思考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遠離話多的人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相對安靜和獨立的思考環境。
②話嘮與情緒疲勞的關聯
心理學上如此解釋情緒疲勞:
情緒性疲勞是指人長期從事一些單調、機械的工作活動,伴隨著肌體生化方面的變化,中樞局部神經細胞由于持續緊張而出現抑制,致使人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情和興趣明顯降低,直至產生厭倦情緒。
與話多的人交往,往往會導致噪音干擾和心理疲勞。大量的言語和信息輸入可能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并且對注意力和專注力構成了威脅。我們的大腦需要有時間整理和處理信息,而與話多的人頻繁交流會導致我們無法集中精力思考和休息。長時間的噪音干擾和心理疲勞可能引發壓力和焦慮,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礙于人情世故的因素,即使我們內心厭惡而疲憊,也不得不小心應付。不斷流淌的話語可能會使我們感到疲憊和心理壓力增加。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會面臨情緒疲勞和心理健康問題。
③話嘮與人際關系的影響
一個人在人際關系中的表現,主要源于他的生活經驗和所處環境的形成。與不同的人相處,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獲得了不一樣的相處體驗。與話嘮相處久了,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在與他人建立深層連接方面遇到困難。話嘮的特點是過分側重于自己的發言,并很少傾聽他人。這樣的交流方式會使他們難以真正與別人產生情感共鳴,甚至可能導致別人遠離他們。
因此,與話嘮相處時,我們可能會感到與他們的關系變得膚淺和缺乏互動的樂趣。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無法限制一個人說話的權利,盡管一個人有嘮叨不完的話,我們除了忍受,沒有其他別的辦法去改變他,因為那是他與生俱來的一種性格。
或許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話多,其實就是自己一種自私的表現,人的交往中,他們很多時候會剝奪別人說話的利,做任何事情他們都會以自己說出來痛快為首要,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在無形中傷害到了別人的身心。
這樣的生活中,我們會說這種話多的人心直口快,直腸子等等,但是對于這樣的人,我們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是很浮躁做人做事不承認,不成熟。
由于話多這個性格,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把話說在前面,把事做在后面,很多時候不會給自己和別人留下任何的余地,最終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言多必失!太爱说话的“话痨”竟然会给身边人带来这么多不良影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繁花》的腔调,从哪里来?
- 下一篇: 心理|惊觉时间飞逝、满怀期盼、感受亲情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