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一花开五叶”|陈湘波对传统艺术创新表达的思考
生活在深圳這個技術快速迭代、消費豐富多彩的城市,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工筆畫家,其作品會有什么新意?
陳湘波用“一花開五葉”給出一份答案,他用不同于傳統的技法、數字媒介、流行話語、衍生文創等手段和方式,開啟了新的藝術創作故事,并且在今年初舉辦的“一花開五葉——陳湘波藝術展”上呈現給觀眾。
▲吉龍報祥101×185厘米紙本設色 2024年
深圳這個城市孕育了無限新的可能,城市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以往的藝術品欣賞摹寫、藏家的結構,甚至是展示和購藏藝術品的方式。所有的新變,都影響了陳湘波藝術創作的變化,在立場上他從來都不是傳統國畫風格流派的衛道士,通過與社會的互動和個人經驗的結合,試圖創造數字時代新的圖像符號來定義自我,并且一直和新技術緊密鏈接,自我規劃也隨時代更新。
▲回眸49×77厘米絹本設色 2009年
“一花開五葉”,既是他求變的發愿,也是其創新的禪機。
顏色在當下的世界中,已經不再是紅橙黃綠的感性定義,而是被以“電子色”來理性命名,印刷中的色卡和科技領域的電子成像,其實所有顏色都用數字標識,被批量生產和復制,以滿足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和工業化運用。標準化的電子色,構建了我們當下的數字世界,理性和抽象取代了我們對“墨分五色”的感性體驗。
傳統繪畫中,色彩是光的面孔,畫家離不開天色天光,畫室都需要有一扇天窗來感知自然的力量。
而現實和傳統對于陳湘波來說,都是創作的來源和資源。他用敦煌的色塊重新定義了“啵啵兔”的顏色矩陣,也能用水墨鋪陳深圳城市建設的進程和景觀,他對取景框里風景的性質和敏感度,是“搜盡奇峰打草稿”在城市蝶變中新的寫生方式。
▲龍年潮玩- 啵啵龍(陶瓷款)2024年
陳湘波重視傳統筆墨和繪畫細節,也關注中國傳統工筆畫與現代數字技術、空間美學的結合,其推出的“圖層”——《觀·荷》新媒體裝置作品,既有傳統工筆的功夫躍然紙上,投影機呈現出的荷花盛放也是藝術家運用新媒體技術的理解和表達。他和傳統意義上的國畫家有很多不同,包括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對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方式等,他能用筆墨在宣紙上構圖,也能接受Ipad、Photoshop在作品創作中應用,噴繪、刻字機、綜合材料這些手段,都是他愿意嘗試并積極探索的方法。“三礬九染”和“數字虛擬現實”毫不違和地出現在他的展廳中,潤物無聲地成為“五葉”之一。
我理解的“一花開五葉”,其實是不同的思維“圖層”,是陳湘波藝術創作和塑造的方法,“媒介劑”也是他廣泛應用的材料,“網絡化”則是這個60歲的藝術家的觀念結構和思維模式。他在創作中對于新技術的應用和興趣遠遠大于舊方法,而在學理上則去追尋“一花五葉”這禪機的來源。展廳中五個部分的呈現,既能夠滿足這個時代觀看方式的多元需求,也能在“拈花微笑”的禪機中讓觀眾的情緒價值最大化。
本質上,陳湘波創造了一種國畫家展覽的新模式——紙本設色+屏幕科技+潮玩文創,創造一種新的自然,革新了進入展廳的觀眾們的視覺經驗。他在全新的“現實”中尋找“真實”,通過宣紙、絹本、投影、屏幕、3D、潮玩等,重新“定義”人和世界的關系。陳湘波打破了媒介的局限,這些方法對應了當下世界被電子色構建的現實,也滿足了圖層疊加、滲透、含混的需求,絹本工筆和影像作品,是將虛擬和真實進行雜糅和互換,潮玩的矩陣則是賽博世界“復制”和“粘貼”的成果,他探求現實和虛擬的閾值,也思考虛擬和現實的關系。
我們經常用60、70、80這樣的年代方法來定義一代藝術家的風格,在陳湘波的創作里,我們其實能感受到時代令人驚奇的跨度:他既有“廢紙三千”之后的筆墨功夫,也有“四兩千斤”的對新媒體和潮流藝術的理解能力。
▲龍年潮玩- 啵啵龍(陶瓷款) 2024年
藝術家作為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對當下社會商業、消費、流行的理解和體認,都映照在陳湘波這個獨特的個體中——作為美術館的館長,他也愿意投入當代媒體的鏈接,樂于和品牌合作,板磚酒、新中式服裝,都已經成功落地;制作NFT緊隨時代熱點,一年一瑞獸的生肖作品和有獎明信片也持之以恒地呈現在大家面前;他既是思辨型的知識分子,也能保持六邊形戰士的特立獨行和精神自足。
在我看來,陳湘波擺脫了傳統國畫家沉重的包袱,在更真實的視野中構建藝術理想,全球信息的同步、電子色、網絡化、時尚消費、設計互聯,這些迫近的現實,深刻地嵌入了他的創作,構建了這個“一花五葉”的美好時刻。
▲ 荔枝香薰禮盒
藝術家簡介
陳湘波,1963年生,湖南邵陽人,一級美術師(技術二級),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深圳市慈善會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發起人,2022年央視春晚主視覺形象“瑞虎”設計者,2023年央視春晚吉祥物“兔圓圓”總設計。
現為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文聯副主席,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主要專業領域有美術館營運和策展、中國畫創作與研究,美術教育。其中在美術館的營運和策展、關山月藝術研究和中國畫工筆畫創作方面具有開拓性的貢獻。
出版個人專著7部,主編各類文集、畫集100余部,在美國、匈牙利、中國香港以及內地舉辦個人畫展10余次。600余幅美術作品被收錄于各類出版物,近百幅作品被包括中國美術館在內的國內外多個專業機構收藏。
(供圖:陳湘波)
2024年5月23日《中國文化報》
D01版刊發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特別報道
《為什么是“一花開五葉”》
↓ ↓ ↓ ↓ ↓ ↓ ↓ ↓ ↓
責編:陳陳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什么是“一花开五叶”|陈湘波对传统艺术创新表达的思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巧合还是故意?杨幂新剧举行开播发布
- 下一篇: 原创:已被焚毁160年的圆明园,是否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