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战初现 产品从单个智能走向互联
2014智能家居:平臺戰初現 產品從單個智能走向互聯
????????????
搜狐IT文/范蓉
2014年初,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公司Nest之后,智能家居的概念開始引爆全球。一時之間,無數的智能家居公司和創業團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以智能為定義的硬件產品開始流行,從小到路由器、攝像頭、插座、燈泡、門鎖、窗簾,大到冰箱、空調、電視機、空氣凈化器等都擁有了智能的功能。這些家電的硬件產品連接WIFI后,即有了“大腦”,人們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家里的所有電器產品,甚至這些智能家居產品可以自動記錄用戶的行為,為你提供服務。
智能家居產品的遍地開花和一批以互聯網思維方式進入的企業帶動了智能家居行業的初期發展。自去年年中開始,不同類型的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開始引起國內外關注,在國外,Misfit和Pebble手表、Jawbone UP24手環能夠與Nest恒溫器進行數據互通;在國內,小米與美的,海爾與魅族的聯姻,讓兩家的產品都可實現數據共享和對接。對于智能家居的終極目標,即不同品牌的產品都可以互相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開始進行了嘗試,即智能家居企業開打生態之戰,無論是谷歌和蘋果,還是京東、阿里、百度、騰訊都試圖將平臺的概念放大。
一 行業:生態圈興起
智能家居平臺之爭初現,以電商為代表的京東、阿里;BAT的公司為代表的百度和騰訊;以硬件品牌商為代表的聯想、海爾、小米、三星等都開始打造自身的生態系統。
國外公司代表:谷歌、蘋果、三星
谷歌收購智能溫控器制造商Nest后,谷歌表示將在未來用戶家庭中包含越來越多的聯網設備。蘋果雖然沒有發布智能家居產品,但已開始偷偷布局,蘋果CEO庫克曾透露,在去年為止已收購24家智能家居的企業,蘋果除了完善自身的產品體系,包括iPhone、iPad、Apple TV到計劃之中的iWatch、iTV外,由于其具有強有力的號召力,推出MFi認證,讓一批硬件公司的產品與蘋果的設備互連。目前,包括飛利浦、iHome、Withings、Kwikset、Honeywell、iDevices,國內公司海爾海信等已通MFi認證,即與iOS設備完全兼容。
而三星去年收購了美國物聯網平臺開發企業SmartThings,除了發布一系列智能家居產品,還宣布為這些智能設備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
國內公司代表:京東、阿里、騰訊、百度、小米、海爾、聯想
國內平臺公司也開始模仿蘋果,通過自身產品市場的占有率或平臺影響力來吸引更多的智能家居企業加入自己的陣營。例如,已銷售6080萬臺手機的小米、占據全球大家電市場10.2%的海爾,都試圖通過資源換市場。無論是小米與美的的聯姻,還是海爾U+智能家居平臺已吸引到魅族、極路由等一批手機和創業公司的加盟,打造自身的生態系統。
京東在2014年除了投資智能家居企業Broadlink、發布了JD 計劃和京東智能云,并推出了可操控不同智能硬件設備的“超級App”,通過3C銷售渠道,及軟件平臺召吸引合作伙伴。
騰訊、百度、阿里除了為硬件公司提供云服務和數據合作外,也在布局硬件產品,包括阿里的天貓盒子,百度的血壓儀,騰訊的微信相框等產品。
海爾將全線產品智能化升級的同時,開始推出ISee mini智能投影、智能路由器、空氣盒子等能吸引更多流量的產品外,與U+平臺的40多家企業推出了如GE智慧照明、藍信康血壓計、土曼智能手表、Risco安防套裝、Power-tech智能插座、Picooc體脂儀等第三方產品。
從這些平臺公司的動作來看,智能家居已從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演變為一個聯盟和另外一個聯盟,一個平臺和另外一個平臺之間的競爭。
二 產品:互聯互通和多種控制方式
1.不同品牌之間互聯互通
各平臺商都統一接口,為的是讓不同智能硬件產品能夠互聯互通,數據共享。首先從云數據的對接來看,無論是阿里、百度還是騰訊云,都可以實行對接。其次,同一品牌的產品之間可以獲取數據,例如小米手機、手環、路由器;海爾電視、冰箱、洗衣機等都可以實現互聯互通。目前,大家都在解決不同品牌之間互聯互通的問題。騰訊表示已實現人與設備的連接,目前手機QQ已經增加了“我的設備”的頁卡,可以對添加的設備進行管理,接入的設備涵蓋電視、空調、空氣凈化器、插座、燈、窗簾軌、攝像頭、體重秤、血壓儀等。
無論是小米、海爾,還是京東、百度、騰訊,都表示統一接口,建立開放平臺,讓更多不同類型和不同品牌的產品實現互聯互通。但這一目標仍然難以在競品之間實現。
2.手機之外的多種控制方式開始出現
目前,絕大多數的智能家居產品都和手機互連,通過手機App來對設備進行控制和查看狀態,手機成為智能家居產品的最佳控制終端,或許考慮到安全性,目前智能家居產品已出現了觸控、語音、手勢等多種控制方式。例如,洗衣機、凈化器等現在都出現了支持觸摸控制的產品,語音控制則更多體現在電視、智能音箱等產品上,而手勢控制在水杯、空調、音響上都有應用,至于獨立的遙控器指的并不是家電自帶的遙控器,而是獨立的硬件按鍵,這樣的獨立遙控器優勢在于通用性強,可以控制各種家電,且不需要手機一樣開機解鎖打開App一系列動作。
3.智能硬件價格開始走低但高端產品仍然昂貴
隨著小米、樂視、魅族等一批互聯網對智能硬件的滲透,無論是電視,還是路由器、空氣凈化器,都開始以百元、千元以下的產品出現。但這些產品僅是較為簡單或低端的智能產品。
如果用戶選擇較為知名的智能家居產品,如飛利浦Hue智能燈泡、Honeywell空氣凈化器等,包括門窗傳感器、電源、智能設備等等,購買全套的智能設備和方案,對于用戶來說動則十幾萬到上百萬的價格仍然造價不菲。
4.偽智能功能
除了智能硬件之外,智能家居的關鍵是將目前智能產品提供給用戶的單一、割裂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整合,通過軟件支持、數據交互、云端交互實現強大功能,為用戶的生活帶來方便,改變其生活。但目前智能家居產品并不是圍繞家居,而是圍繞安防、燈光等控制,或是基于家居的產品,大部分只是簡單的加入語音、遠程等簡單的控制,并未形成真正意義的智能。目前,更多的智能產品仍是叫好不叫座,品牌參差不齊也導致產品質量和智能功能千差萬別。
三、單個價格戰VS一條龍服務
為傳統家居產品提供智能WIFI模塊也是各平臺商為擴大合作伙伴的方式之一。小米表示,22元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為傳統家電解決智能難題,并表示一年之內成本降低15元,2年內降至10元。據一位家電企業向搜狐IT透露,京東已將這一方案降至10元,不排除小米將價格進一步拉低。
而百度則是為傳統廠商提供性價比更高的軟件,百度相關負責人表示,“燈泡加上一個WIFI模塊,讓它可以連網,通過手機來控制,這種操作用戶是否買賬?從打開燈泡再通過手機解鎖,最后打開運用,還不如直接打開開關。”據悉,百度這套智能家庭軟件平臺能降低整體智能硬件的成本。
騰訊表示,其QQ物聯平臺目前支持WIFI、藍牙、GSM、ZigBee、Z-Wave等多種連接方式,從底層和芯片廠商、設備廠商及系統廠商進行合作,直接將SDK寫入到智能設備中去,降低了合作伙伴的開發成本和用戶的學習成本,手機發現硬件、識別硬件、連接硬件都變得異常簡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平台战初现 产品从单个智能走向互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植入“电商基因” 传统产业搭上网络快车[
- 下一篇: 网络招聘“草莽时代”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