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该禁止清明节烧纸吗?北京阿姨面对劝阻称:一年到头就这点念想
清明節,對國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祭祀先祖,或許是一種割舍不斷地情感表達,它,絕不是迷信那么簡單,民俗,是文化的魂,是群眾的信仰嗎,不應該被輕易否定。
近日,發生在北京街頭的一幕,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和熱議。話說,阿姨清明節在路口燒紙,工作人員一再勸阻,阿姨,也怕惹事,但一年到頭就這點念想!
聽了這樣的話,不少網友表示有些感傷。雖然官方一直在提倡用鮮花等新形式表達哀思,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只有用傳統方法,尤其是燒紙的方式才能表達出自己的虔誠和對先祖的尊敬,才能有祭祀的感覺,才會更加心安。
所以,這就出現了很多基層工作人員與堅持傳統習俗群眾之間的矛盾。
話說,4月2日,畫面中的北京街頭夜色已濃,街上也已經很靜。然而,還有工作人員在定點值守。拍攝者才視頻中說:這么多人守著不讓燒紙。
這時候,一位準備給先人燒紙的阿姨出現在路口。工作人員見狀因為職責而上前勸阻。
一位對蹲在地上就要燒紙的阿姨說:“你這是要出來燒紙是吧?”
阿姨一個字回應“對”,男子繼續說:但是他(工作人員)守著你,你燒得了嗎?
阿姨表示別人可以燒的,但被懟“不可以”。接著,男子對一位女工作人員說:你的責任就是勸,勸不了也沒辦法。
女工作人員說:我勸了之后,萬一起火了我沒責任!
男子說,老百姓難,因為老百姓還要保留點念想。這下說到了阿姨的心坎里,阿姨說:本來也不想燒,咱也怕惹事。出事。你說怎么辦呢?你說,這一年到頭,咱就這一點事,這點念想……
網友感到這樣的情形很令人唏噓,更讓人感覺到不知該如何評價。不過,有關方面還是比較積極的,據稱,北京部分區域擺放了供群眾燒紙的那種大鐵桶,周圍還擺放擺放了滅火器。有的還擺放了消防用水。
這一操作,確實讓人感到暖心。對此,個人想說,堵不如疏,禁止不如規范。讓老百姓改變自己的習俗,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強求和強制,都不是最和諧的辦法。畢竟,強人所難,是很傷害情感的事。
畢竟,就祭祀祖先這件事,群眾沒有任何惡意,他只是表達自己的某種念想,連這點要求都不能滿足他們,確實有些讓人感到有些壓抑了。在這方面,用那么多人值守禁止燒紙,不如去做更多規范和引導,并能尊重和滿足群眾習俗的工作。這樣,既能起到防火作用,有讓一切變得更加和諧。
清明節,祭祀祖先是國人超越現實的一種虔誠和精神需求,也是國人習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將這一切當作迷信而打擊和取締,更不該苛刻地去否定和改變群眾的信仰和追求信仰的方式。
話說,繼往開來,“繼往”才能“開來”,“繼往”或許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的過去,不要認為所有的顛覆都是進步和壯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该禁止清明节烧纸吗?北京阿姨面对劝阻称:一年到头就这点念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古人开party有多嗨?天下第一行
- 下一篇: 原创:流量与争议并存?客观看曹云金、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