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达科技还未上市就业绩“变脸”?
原標題:騰達科技還未上市就業績“變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萬點研究
12月4日,IPO企業騰達科技官網顯示,“根據當前原材料及市場行情,我司決定于12月4日進行全部產品價格下調”。
需要指出的是,騰達科技9月公布的注冊稿顯示,公司預計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97%至22.9%。
那么,這次產品價格下調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另外,騰達科技業績下滑的背景下,募投項目新增產能能否消化?募投項目關于“發行人未來三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按照20.00%測算。”的假設前提是否還合理?騰達科技是否還符合主板“經營業績穩定”的要求?
此外,騰達科技實控人曾卷入一起官員受賄案,受到監察委批評教育。
調價通知摘要,數據來源:騰達科技官網
01 曾經的預計被“打臉”
騰達科技主要從事不銹鋼緊固件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申報稿顯示,騰達科技是全球不銹鋼緊固件行業主要生產廠商之一。緊固件是用于各種零部件連接和緊固的元件的總稱,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建材、電力能源、五金制品、機械設備、石油石化的軌道交通等眾多領域。根據形態和用途的不同,公司主要產品類型包括螺栓、螺母、螺桿和墊圈等。
2022年7月,騰達科技公布首份IPO申報稿。之后由于全面注冊制,騰達科技主板IPO平移至深交所,并于2023年6月20日IPO上會。
彼時騰達科技上會稿的報告期為2020年至2022年。報告期內,騰達科技的業績十分“漂亮”,其營業收入由10.82億元增至21.87億元,歸母凈利潤由0.52億元增至1.35億元。
盡管,騰達科技根據要求披露了報告期后業績預計,但從之后的文件來看,這份預計被“打臉”。
騰達科技在上會稿中預計,公司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5400萬元至6000萬元,同比下降5.71%至15.14%;公司預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5200萬元至5800萬元,同比下降5.12%至14.94%。對此,騰達科技表示,原因包括2023年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單價和原材料采購價格較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下降,導致公司業績下降。
事實上,騰達科技IPO過會后公布的注冊稿顯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37.38萬元和4338.14萬元,同比下降28.69%和29.04%,明顯低于上會稿15.14%和14.94%的最低預計。
預計業績與實際業績對比,數據來源:上會稿和注冊稿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官網顯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規定,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應當符合相關板塊定位。其中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那么,凈利潤下跌近三成的騰達科技能否滿足“經營業績穩定”的要求?
另外深交所官網顯示,騰達科技此次主板IPO預計融資金額為8.49億元,其中第二大募投項目為2.5億元的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這里有兩個“看點”:
①騰達科技今年9月22日公布的注冊稿顯示,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中公司流動資金需求測算,騰達科技使用的假設為“未來三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按照20.00%測算”,并表示是“出于測算的謹慎性”。
但該注冊稿顯示,騰達科技預計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3億元至14億元,同比下降16.97%至22.9%,關于2023年全年則沒有預計。在此背景下,還使用“20.00%”的假設是否合理。以此計算出來的營運資金缺口有多大的參考價值?
公司流動資金需求測算,數據來源:今年9月22日公布的注冊稿
②假如騰達科技所說的未來三年3.1億元的營運資金缺口合理。那么,騰達科技為何要在2021年和2022年現金分紅1.05億元?要知道,騰達科技2021年和2022年歸母凈利潤合計也才2.43億元。
近期,福華化學終止IPO。此前,福華化學IPO受到市場廣泛質疑。原因主要是,福華化學IPO前大額現金分紅后,卻欲募資“補血”。
那么,騰達科技在有數億營運資金缺口的背景下,現金分紅上億,是否會被市場質疑?
02 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跌幅更大
將注冊稿和上會稿的數據進行交叉計算可知,騰達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79億元至4.79億元,相較2022年第三季度的6.06億元,同比下降21.05%至37.55%。
而騰達科技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同比跌幅為14.67%。換句來說,哪怕按騰達科技預計最好情況,其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跌幅也會更大。
騰達科技主營業務收入以外銷為主,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其外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97%、77.66%、82.49%和82.93%。其中外銷收入第一大國均為德國,占外銷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48%、37.72%、41.59%、45.26% 。
值得一提的是,有官方媒體11月24日報道稱,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錄得同比下跌,分析認為這一跡象可能是歐洲最大經濟體陷入衰退的前兆。具體數據顯示,經價格調整后,德國2023年第三季度GDP同比下降0.8%,與初值一致,算上第二季度下跌的0.4%,這一數據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受外部需求減弱和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影響,德國龐大的制造業基礎面臨巨大壓力。德國央行發布的月度經濟報告預測,今年第四季度GDP將再次環比小幅下降。
那么,在此背景下,騰達科技受到多大的影響?
從客戶角度來看,騰達科技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戶均為德國的伍爾特集團(WURTH GROUP),占騰達科技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34%、24.08%、17.19%、18.5%,金額分別為2.2億元、3.85億元、3.76億元、1.71億元。
資料顯示,伍爾特集團在全球8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核心產品超過125,000種,是全球緊固件行業最大的企業之一,2022 年銷售額為200億歐元,約合1,481億元人民幣。伍爾特中國官網顯示,伍爾特集團于1994年進入中國,順應本土化發展和數字化浪潮,大力發展多渠道戰略,穩步加速中國市場拓展。
有意思的是,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顯示,伍爾特集團為騰達科技主要境外貿易商客戶。另外該回復顯示,“貿易商與發行人屬于合作的同時又競爭的業務關系,因此外銷貿易商均拒絕透露其終端客戶信息并明確拒絕訪談其終端客戶。”
那么,騰達科技與第一大客戶是否有競爭關系?騰達科技未來與貿易商競爭會如何?
另外,騰達科技12月4日宣布產品價格下調的原因之一“市場行情”是否與競爭有關。受此影響,騰達科技的毛利率和業績將會如何變化?
競爭關系摘要,數據來源: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
03 募投項目新增產能能否消化?
騰達科技除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外,其還有3個募投項目,其中不銹鋼緊固件生產及智能倉儲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為2.51億元,新增產能包括不銹鋼螺栓產能2.5萬噸/年;不銹鋼緊固件擴產及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11億元,新增產能包括不銹鋼螺栓產能2434噸/年,螺母產能5575噸/年。
即不銹鋼螺栓產能新增2.74萬噸/年,螺母新增產能5575噸/年。
產能利用率來看,騰達科技2023年上半年螺栓雖然產能利用率由去年的93.48%提升至95.34%,但銷量卻由去年同期的2.22萬噸下降至2.09萬噸;騰達科技2023年上半年螺母產能利用率則由去年同期的105.9%下降至85.41%,銷量也由9617.72噸下降至7224.95噸。
另外,騰達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05%至37.55%。那么,騰達科技募投項目新增產能能否消化?并且,募投項目新增固定資產未來會有折舊,那么這部分又會有多大的影響?
產能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和注冊稿
從股權結構來看,騰達科技實際控制人為陳佩君。其直接持有公司7100萬股,占公司現有總股本的比例為47.33%。
注冊稿顯示,陳佩君曾于2021年4月根據本溪市溪湖區監察委辦案人員要求,以浙江騰龍精線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協助調查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劉偉受賄案件。劉偉案已不公開審理完畢并作出生效判決。
2022年5月12日本溪市溪湖區監察委終結對陳佩君的調查,根據《監察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以及遼寧省紀委監委意見,本溪市溪湖區監察委對陳佩君作出批評教育的最終處理意見。
中紀委2022年1月的公告顯示,經查,遼寧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劉偉喪失理想信念,無視黨紀國法,對抗組織審查;違規收受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職務晉升、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財物。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告顯示,劉偉曾在2004年8月至2013年12月任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臨時黨委)、總經理、董事。
那么,這個劉偉是否為騰達科技注冊稿中的“劉偉”,以及陳佩君為何被批評教育,其具體做了什么?
劉偉任職摘要,數據來源:中紀委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腾达科技还未上市就业绩“变脸”?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长安:“好人徐宾”还是“坏人徐宾”
- 下一篇: 24FallAlevel实考申请更有优势